分享

乔羽,这个老头,我敬仰

 奉啸敏 2022-06-21 发布于湖南

于我们凡夫俗子来说,他在那遥远的地方,也在那高高的山岗。

这个老头与我没有交集,但他那强大的气强令我臣服,让我敬仰!

2022年619日晚,乔羽先生在北京病逝,享年95岁。

这个老头是个词作家。他的作品太多了。

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是听着他写的词长大的。

《让我们荡起双桨》在我的小学时代曾给了我无限的激励和向往。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红领巾迎着太阳 阳光洒在海面上”, 那种绿树红墙的景致,那种红领巾荡桨的快乐,那种凉爽的风迎面吹来的感觉实在太美妙了。

歌词引得我们那种盼着快快长大的心理,实在是奇妙。

此后,《小英雄哪吒》的“是他就是他,少年英雄小哪吒”和《大风车》的“大风车吱呀吱哟哟地转,这里的风景呀真好看”的语句,离我的少年时代有点远,不过那种旋律也是相当的熟悉。

再大一些,接触到了《思念》、《夕阳红》、《人说山西好风光》、《说聊斋》、《爱我中华》等歌曲。在感叹旋律之美的背后,也自然会关注到词作者。

有时不禁会问,这个作词的人,会有什么样的经历,能写出这么多风格不同,意境有别的作品呢?

《难忘今宵》是每年春晚结束时的必唱歌曲,那句“明年春来再相邀,青山在,人未老 ”总是让人感觉充满了希望,那句“共祝愿,祖国好”也非常契合我们祝愿祖国强大的心愿。

多年后,重新再听那首《我的祖国》,心里也有很多感触。特别是听刀郎改编版的《我的祖国》,在宏大气势的背后,对家乡对祖国的那种细腻的思念,更让人心有凄凄然。

有人问乔羽,开篇为什么是“一条大河波浪宽”,而不是万里长江波浪宽?

这个老头的回答是,祖国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每个人的脑海里,家乡都有一条河。

这样的歌词最能触及我们听众心底那种有关乡愁的忧伤。

家乡确实有一条河,河里两岸确实有稻花香。

听说过一个故事。

席慕蓉在香港一所大学演讲,问及大陆学生有没有一首情感共鸣的歌曲,底下的听众自发地唱起了《我的祖国》。

看到那个视频的当时,老奉非常感动,非常震撼。

这个老头的词很平和,把很多常见于说教的主旨化为意象和情感娓娓道来。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敌人来了,迎接他的有猎枪”,就有这个味道。

若说高产,似乎有许许多多的词作人能达到乔老爷子这个层面的要求,但要说在高产的情况下还能保持高质量,那恐怕在词坛里再也找不到像乔羽这样的大家了。

这个老头一直在探寻着“平白如话”而又意境深远的歌词创作。

他写的词大多都是生活的真情流露,几乎没有冠冕堂皇的东西,正是这种接地气的写作风格也让乔羽的作品获得了人民大众的喜爱。

他曾将其自己的写作风格概括为“五寓”写作法,即:寓深刻于浅显,寓隐深于明朗,寓曲折于直率,寓文于野,寓雅于俗。

有人把乔羽和庄奴、黄霑并称为词坛三杰。

2004年,香港著名词人黄霑老爷子仙去;

2016年,曾写出《甜蜜蜜》、《小城故事》的台湾词人庄奴辞世;

至此,华语乐坛“词坛三杰”中的最后一位,也离开了。

老奉对这个词坛三杰不怎么认可。

还有一位老头也很可爱,也有很多高质量的作品。

那就是201621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的阎肃。

阎肃的代表作包括歌剧《党的女儿》,歌曲《红梅赞》、《敢问路在何方》、京剧《红岩》、《红色娘子军》等。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这句唱词一直在老奉的心头流淌。

就算是四杰吧,我还是认为,乔老爷子排在第一。

也有人认为香港的林夕和台湾的方文山在词作上的成就和造诣都很高。

也许吧。

不过,与前面的四杰相比较,这两位在词作上要走的路还很远,特别是与乔羽相比,不唱风花雪月,不以莺歌燕舞为重,以生活的本真为主,能紧扣时代的主流,还能脍炙人口,非常难得。

乔羽,这个老头,我敬仰!

2022-6-2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