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集邮龙岩市:陈云衡集邮,我在读小学三年级时就喜欢上了,那时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邻居有一位爱好集邮的哥哥,一天我到他家玩,他拿出他的集邮 本给我看。我马上就被那花花绿绿、图案精美的邮票吸引住了。他把重复的、多余的信销票送给我十几枚,我高兴极了。在他的影响下,我也开始集 邮了。那时的小学生主要是收集信销票。在邻居哥哥的指导下,学会了将从信封上剪下邮票用水泡洗干净;也懂得了,邮票要成套的收集,还要贴在 本子上。但家里的信件毕竟少,邮票来源少,邮票的枚数增加很慢,同学间的交换也不多。一次路过一个垃圾箱,偶然看到里面有几个信封,上面贴 着我没有的邮票,高兴万分,马上捡起来。还能不能找到一些?于是我翻看一下垃圾箱,果真还找到有。以后,有机会我就到垃圾箱翻看,总能找到 一点,尤其是机关单位、单位宿舍附近的垃圾箱总会找到一些贴有新邮或正是我套票中缺少一枚票的实寄封,高兴的不得了,兴冲冲地拿回家给邻居 哥哥看。可惜的是,那时不懂实寄封比信销票更有价值,都是撕下邮票,洗净晾干,贴在本子上。当时喜欢集邮的同学还不少,大家相互间也会进行 交换,有了共同的爱好,相互间的关系也越来越亲热。记得上了初中,手上有点零钱,学校传达室也会代卖一些新邮票,我也会买一些自己喜欢的新 邮。不过,那时我的集邮本(其实是软皮笔记本)里也只有可怜巴巴吧的300来枚邮票,不少套票缺了一、二枚高面积的邮票,比如《梅兰芳舞台 艺术》、《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二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集邮的人少了,但找邮票成了我的习惯,只要看到谁的信件上有贴有邮票,就向他讨 ,那时也收集了不少文革票(都是信销票)。只是大部分不成套。接着上山下乡,干农活根本没兴趣玩邮票。知青招工到建筑公司后,因被安排搞后 勤,在公司的办公室看到一个设计员爱玩邮票,又勾起了我的兴趣,将以往收集的邮票重新整理了一番,并与那位设计员交换邮票。只可惜,这些信 销票在我龙岩师专读书时,大部分被2周岁的儿子一张一张从集邮本撕下送给亲戚或邻居的孩子。比较像样地玩邮票是1978年到龙岩师专读书后 ,每天班上都能收到好几封信。班上只有我喜欢集邮,同学们都愿意把收到信后把邮票送给我,与我认识的其他班的同学也会帮我找邮票。1980 年《集邮》杂志复刊,我上回永定,将省下的钱订了第三期以后的《集邮》杂志。直到2019年,我才没再续订《集邮》杂志了,因觉得内容有点 枯燥,可观赏性、知识性比不上以前的《集邮》。参加工作当上老师后,收集信销票更容易了。那时候的通讯工具主要是信件,电话都极少。每天邮 递员都会有一大叠信件送到学校,学校就安排图书馆管理员兼管信件、报刊的接收发送工作。我和图书管理员熟悉,每天就到他那儿看,有哪位老师 或学生收到信封上有新邮,就去找那位老师或学生讨。我教的班级的学生知道我爱好集邮后也会主动地把收到邮票送给我。后来,我参加永定集邮协 会,参加永定文化馆举办的小型邮展,这时我才真正地体会到集邮的魅力。在学校,还有一位老教师也爱好集邮,当时的校长也曾是集邮爱好者。当 那位老教师提出举办一次学生邮展,校长满口答应,先后举办过两次。1988年元旦,在校团委的主办下,举办了学校第二届邮展。这次邮展因为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办得较为成功。在第一届邮展的影响下,喜欢集邮的学生多了,参展人数也多了,邮品也较为丰富了。两次邮展都得到了永定邮 电局和永定县集邮协会的大力支持。他们提供展框、贴片、护邮袋和奖品,也刻制了一枚纪念戳。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丰富了校园生活。可惜, 升学的压力太大,再加上举办邮展花费的人力、精力和财力较大以后就没有在举办邮展了。随着收入的增加,通讯工具的现代化,写信的人几乎没了 ,信销票也难找了,且高面值的信销票很难找到,只得购买新票了。从1981年,《红楼梦十二金钗》邮票发行,我开始买新邮,就没有停下了。 很后悔的的是,当时《红楼梦十二金钗》小型张5元,没人买,柜员拼命叫我买,我犹豫好久最终没买。当时我的月工资48元,一家4口,开支大 ,几乎没有余钱,有时还要向隔壁的食杂店售货员借个5元、十元的,就没买,现在回想很后悔。退休后,空闲时间多了,与邮友的交往也多了,对 集邮更为痴迷了,集邮知识也增长不少。在龙岩市邮友影响下,开始玩封,也开始了解邮展规则。2017年,在龙岩市集邮协会的鼓励、推荐和支 持下,我第一次参加福建省邮展,得到了一框邮集银奖。这给我的鼓励很大,更增添了我集邮的兴趣,更加积极收地集各种邮品,购买各种集邮工具 。学习如何选题、选邮品、编邮集。2019和2021两次参加省邮展,都获得一框邮集镀银奖。自己感到收获还是满满的。在此感谢邮友的鼓励 和支持!集邮陪我度过了漫长的岁月,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每当备课辛苦了,或遇到一些烦恼事,翻翻自己的集邮本,看看那些图案精美、颜色缤 纷的各种邮票,心情马上好起来。当感到孤单、寂寞、无聊时,就把邮品按类进行编排,做成贴片,自我欣赏,其乐无穷。感谢集邮活动给我带来的快乐,尤其是老年后的快乐,我还在继续集邮,集邮的快乐也将继续伴随着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