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的兄弟姐妹后来都怎么样了?

 李安宸 2022-06-21 发布于山东
朱元璋上面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然而这五个和朱元璋和血缘关系的亲人在生前却并没有得到朱元璋的照拂,准确的说应该是朱元璋还没有来得及照拂的时候,他们就已经纷纷离开了人世。

朱元璋生于1328年,是濠州人,其父朱世珍,娶妻陈氏。朱元璋是他们的第六个孩子,上面还有长子朱重五、次子朱重六、三子朱重七、长女朱氏、次女朱佛女。人丁倒还兴旺,但是朱家和所有当时的贫苦人家一样温饱问题都很难解决,朱家一直在淮河流域躲避税款。
这样的一个家庭,要是有人告诉朱世珍,他的儿子会成为皇帝,打死他,他都不可能会相信的,除非太阳能从西边升起。朱元璋很小的时候就给地主刘德家放牛,1343年,濠州开始大旱,紧接着就是蝗灾和瘟疫,死亡笼罩着濠州,这对本就被赋税压得喘不动的人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朱家在这场灾难里也没有幸免,朱世珍和妻子陈氏以及长子朱重五在半个月的时间里相继去世。朱元璋和两个哥哥来不及悲痛,就不得不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即朱家没有钱置办棺材,更没有地用来埋葬亲人。
朱元璋跑到地主刘德家借地,却被刘德赶了出来,后来还是邻居刘继祖出手帮助,腾出来了一块地让朱元璋将亲人赶紧安葬。这之后,朱家四分五裂,各自开始了自己的生活,朱元璋在万般无奈之下去了皇觉寺出家做了和尚,不过这个和尚做的也并不舒坦,每日仍旧是干苦力,伺候老和尚。等到了寺里穷的时候,朱元璋又被赶了出去,美其名曰外出化缘,这一外出就是三年,三年时间里朱元璋见证了人世间的所有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见识增多,心也变得坚硬如铁。

1348年,朱元璋回到皇觉寺,而这个时候外面的世界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换了模样,1351年,红巾军起义愈演愈烈。而朱元璋的发小汤和写信给朱元璋邀请他参加起义军,一起投奔郭子兴。不久,25岁的朱元璋成为起义军的一员。
从军后的朱元璋很快脱颖而出,当了小小的头目,并娶了郭子兴的养女,也就是后来的马皇后。不久,朱元璋回到家乡募兵,乡亲邻里不少人都选择跟随朱元璋起兵,后来朱元璋的大嫂和侄子朱文正以及二姐夫李贞和外甥李文忠投奔朱元璋。
这几人正是朱元璋仅剩的亲人,他的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都已经去世,只有大哥的儿子朱文正和二姐的儿子李文忠和他有血缘关系。这两个人都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朱文正最终因为怨恨朱元璋赏罚不均而想要投靠张士诚,叔侄二人生分,朱文正郁郁而终。

朱元璋称帝后,开始追封自己的亲人,其中朱世珍被尊为皇帝,谥为淳皇帝,陈氏为淳皇后。
《明史·卷一百十六·列传第四》:仁祖,四子。长南昌王,次盱眙王,次临淮王,次太祖,俱陈太后生。南昌王二子,长山阳王,无后,次文正。
朱元璋的大哥朱重五改名为朱兴隆,被追封为南昌王,长子早逝,次子朱文正的儿子朱友谦被封为靖江王,并世袭。朱元璋的大嫂不知道什么时候去世。
朱元璋的二哥朱重六改名为朱兴盛,育有一子朱旺早逝,朱兴盛在朱元璋起兵的时候就已经去世了,被追封为盱眙王,而朱旺被追封为昭信王,朱元璋的二嫂没有记载,应该去世的也很早。
朱元璋的三哥朱重七该名为朱兴祖,去世的也很早,并没有留下子嗣,被追封为临淮王。

朱元璋的大姐被追封为太原长公主,在朱元璋很小的时候就嫁给了王七一,但朱氏并没有生子,去世的也比较早。
朱元璋的二姐被追封为曹国长公主,她比朱元璋大11岁,后嫁给李贞,生子李文忠。不过,她去世的也很早,早在1351年就去世了。朱元璋起兵后,李贞带着李文忠投奔了朱元璋,早年,李贞对朱元璋就很好,因此,朱元璋对这个姐夫和外甥也非常好。李文忠一度被朱元璋收为养子并改姓朱,后来李文忠立下大功,被封为曹国公。1384年去世后,被追封为岐阳王,其子继承曹国公的爵位。
参考文献:张廷玉《明史》;
商传《明太祖朱元璋(上)》;
朱元璋《御制皇陵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