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朝晖​ | 我骄傲我是河南人

 大河文学 2022-06-21 发布于河南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神舟十四载人火箭的成功发射,使所有河南人都激动不已,同时也使河南人倍感骄傲和自豪。因为此次一飞冲天的三名宇航员,除了蔡旭哲不是河南人外,陈冬和杨洋二人,全是名符其实的河南人。想想也是,在面积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在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中、在十四亿炎黄子孙之内,选拔岀三个能得心应手的掌控神舟十四的精英已非易事;而三个精英中,就有两个来自河南,更是难能可贵。对于全体河南人来说,这该是多么大的幸运和殊荣啊!
这段时间,不管在什么地方,一谈及刚发射不久的神舟十四,只要有河南人在场,他们一定会抑制不住内心的自豪,眉飞色舞地介绍:“陈冬和刘洋都是俺河南人。别看刘洋是女的,本领高强着哩!这可是她第二次上空间站工作了。牛吧?真的很牛!真的是太给俺河南人长脸了!”
“ 河南人的骄傲和自豪,是有充分的底气的。陈冬和刘洋二人,只是让河南出彩的一个方面。还有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大河南的闪光点。”“怎么,你们不相信?不信就听我从头到尾、从古到今给你们喷喷俺河南。”
河南省位于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一黄河的中下游。因河南省的大部分区域都在黄河南边,故称河南。河南还有“中州”、“中原”之称,省域面积16.7万平方公里,位居全国第17位。现有常住人口9900多万,是仅次于广东和山东的第三人口大省。河南省是全国三个产粮大省之一,单是每年的小麦产量,就占全国的20%以上。工业总产值2021年居省份排名第五;省旅游业2021年总收入6079亿元。河南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说,所以河南历来就是朝代更选时期的兵家争锋之地。
史册记载,河南还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从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建都于河南,至清王朝土崩瓦解的4000余年间,河南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域长达3000年之久。先后有二十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中国历史上的八大古都,河南独占其四。悠久而厚重的历史积淀,给河南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地下文物拥有量,居全国之首,地上文物全国位列第二。单经国务院核实挂牌保护的文物单位就有189处之多。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不难发现,很多对中国历史、文化有巨大影响的人物,诸如商鞅、吕不韦、郭嘉、司马懿、杜甫、韩愈、白居易、李商隐、上官婉儿、刘禹锡、岳飞等,都是河南人。
在当代战争岁月里,河南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献岀生命的英雄、烈士数不胜数。人们印象最深的,影响力最大的风云人物有吉鸿昌、杨靖宇、高敬亭、彭雪枫、许世友等。他们也都是中国革命事业中座标级的英雄豪杰,当然也是河南人的骄傲与自豪。
河南还有闻名中外的十大名山,它们分别是登封境内的嵩山、洛阳栾川的老君山、焦作修武的云台山、信阳的鸡公山、驻马店遂平的嵖岈山、洛阳嵩县的白云山、济源市的王屋山、辉县的万仙山、鲁山境内的石人山、淇县的云梦山。这十大名山,或是道教圣地,终年信徒慕名而至顶礼膜拜;或是景观隆区,四季游客纷至沓来探幽览胜。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于此登临者不尽其数,也留下了璀璨的诗词或墨宝。他们或赞山峰的巍峨;或颂林木的蓊郁;或惊峽谷的l幽深;或叹绝壁的险峻。唐代诗人王维,在游览嵩山后曾写有《归嵩山作》:“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嵩山当时的险要与奇伟,于王维的诗中可见一斑。明代诗人李衮游老君山时,曾留下赞美道教圣地的名句:“烟横万里凝观海,雪拥千峰欲到天。”宋代诗人袁瑨对白云山的美艳情有独钟,游览之后,曾挥笔写下“白云山上白云居,袅袅丹梯万仞。君自磨厓寻胜迹,何须服食检方书。”的优美诗篇。河南鲁山境内的石人山,自然景观超凡脱俗名声远播,曾吸引宋代诗人梅尧臣前来一游。游后留诗于此:“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境独行迷。”从诗中我们不难看出石人山的多变态势和峻秀的美,以致于使独入幽境的梅诗人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回归路径……
这些文化精品,无疑给河南的十大名山增添了如许魅力和神韵。
河南古代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在中国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豫剧《花木兰》中“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这句唱词,更是女人们引以为豪不时吟诵的名言警句。但河南现代所涌现的巾帼英杰,更是河南的红色传承,教育激励着一代又代接班人发奋图强。她们的英雄事迹,可谓感天地泣鬼神。随手翻阅书刊杂志,便能看到她们昔日的风采:刘志敏,曾任闽赣军区政治组织部长,在战斗中被俘,后英勇就义;银金花,长沙会战中,曾手刃七名日军,身上伤痕累累,后不引功自傲,一直隐居民间;吴素珍、杨美田、智清印等人的非凡经历,都堪永载册史,受后人膜拜敬仰。
河南省还有许多有着光荣历史的城市,在创建新中国的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不开或缺的巨大作用。特别是省会郑州,更是名驰中外。二七铁路大罢工的壮举,就在郑州发起。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中,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一次,从此以后,全国的工人运动便风起云涌,像条条澎湃的洪流,一浪高过一浪,不断冲刷着旧中国日益腐朽的根基。为新中国的到来,扫荡着所有的障碍。
现在的河南,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中国两大铁路干线,京广和陇海铁路、两人大高速公路干线,京珠和连霍公路都交汇于此。
河南的民航事业也发展迅速,目前已建成郑州、洛阳、南阳三个民用机场,可通达世界各地,为世界各国人民的社会活动,带来了极大便捷。
中国是闻名世界的基建狂魔,但在河南完工并交付使用的世界级工程就有三门峡水利发电站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南水北调穿黄工程等。这些工程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既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又改造了生态环境,同时也是河南对外的形象明片。
至于说到河南引以为荣的旅游景点,则更是星罗棋布,目不暇接。什么龙门石窟、登封少林寺、黑龙潭大峽谷、云台山红石峡、洛阳白马寺、神农山一线天、济源小背沟、开封潘杨湖、武陟嘉应观、林县红旗渠、辉县南太行等等,真是异彩纷呈、各有千秋。
行笔至此,本人实有意犹未尽是感慨。因为河南堪可称颂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历史在前进,河南在发展。就让河南省会郑州高入云天的福塔,为河南人祝福吧!河南的明天必然会更加光辉灿烂,前途似锦;河南人的将来肯定是兴旺发达,吉星高照。


作者简介

张朝晖,河南省焦作孟州人,焦作诗词协会会员,曾在济源工作。爱好摄影、绘画、书法、戏曲、游泳、旅游、读书等有益活动。多有诗作发表。  

卢新芳 :一枝一叶总关情

李绪凯 :游那些年小镇感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