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博观约取的城市观察者,UP君可不止操心成都,最近一则南昌市拆除BRT站台的消息,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要知道,成都除了在如火如荼修地铁之外,也在大力发展BRT。BRT为何在这些城市水土不服?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BRT?这些城市或许能给成都提供借鉴。 ![]() 今年3月份至5月份,南昌市对南莲路、井冈山大道上的多个路中式BRT站台进行了拆除。
其实,这不是南昌第一次拆BRT站台了。早在2019年,为了给地铁4号线建设让路,运行了6年的南昌首个BRT站台 —— 青山路公交专用站台就被拆除。 从留言看得出,多年实践下来 通行效果不尽如人意,民怨很大 ![]() ![]() 造成道路拥堵,乘客乘坐不便 是最主要的原因: ![]() ![]() ![]() ![]() 无独有偶,另一个城市,郑州也对BRT站台动手了。跟南昌一样,BRT主要建造在老城区,不是为高架桥让路,就是因为地铁施工,或者在道路综合改造提升中被优化掉;站台位置恢复成为快车道,或直接改为绿化带;BRT专用道也被取消,转为快车道,快速公交和普通公交一样,停靠在路两侧的常规站台。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网友留言中,我们发现了一股清流,拥有独立路权和高架的厦门、成都公交,被网友多次点赞: ![]() ![]() ![]() ![]() 早在2007年,厦门顺应跨岛战略发展需求,按照预留 “ 高架轻轨 ” 的条件迅速启动BRT,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在岛内闹市区建设高架桥,岛外新开发地段则设置快速公交行车专用道,保证了快速公交拥有全程封闭的专有路权,克服了城市公交最难解决的与其他车辆及行人相互干扰的弊端,并利用20多条BRT链接线,将城市主要客流集散点有效串联,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UP君恰好体验过厦门BRT,那么厦门跟成都有何异同呢? ![]() 值得一提的是,地铁和BRT是同一家公司,均属厦门轨道交通,后来厦门地铁线路的规划建设,也充分参考了BRT的线路,两者相辅相成。
跟成都BRT2元的一票制不同,厦门的BRT按里程收费,采用的是类似于地铁的阶梯票价,发车时间也是精确到分钟。 从前面说的厦门北站出发,乘坐地铁1号线到鼓浪屿对面的镇海路站需要7元,厦门北站乘坐BRT快1线到附近的第一码头需要4元。相对来说,BRT快速公交比地铁更实惠。从时间来看,地铁全程需要50分钟,BRT全程1个小时左右,相差不多。 高架有个好处就是风景好,不得不承认,厦门空中公交在视觉享受上显然更胜一筹,可以在半空中一路欣赏城市风景以及无敌海景。内陆的成都,这个真不能比,各位UPer别打我! 由于厦门BRT是专用高架,只允许上公交车,深夜停运后,整个高架也处于闲置状态。当然成都的BRT晚上停运后的专用车道,也是不允许社会车辆进入的,但旁边的车道可没闲着。而且因为厦门BRT只有双向单车道,长距离的封闭线路会带来救援上的困难,成都基本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实际上跟厦门比,成都一点都不露怯。2013年5月31日6点,成都快速公交首发,距今已经足足开行了9年。线路也从最初的环,发展到如今的环+射,从刚开始的2条线,发展到现在的13条线,日均载客量从15万人次增至45万人次,快速公交网络总里程达到347公里,成为与地铁线路媲美的高效绿色出行方式。 ![]() UP君日常坐公交也比较偏爱BRT,主流线路基本都坐过,或许我们可以结合全国的BRT经验,探讨一下成都BRT该怎么建。 厦门的高效与南昌、郑州的拥堵,一再地向我们提示,BRT没有快车道和专用站台,是没有灵魂的。 所谓的快车道,可以是高架桥,也可以是独立的专用道,比如备受好评的东轴K6线,虽然高架段占比少,但独立的专用道,跑起来飞快啊。
而剑南大道的地面部分则显示了专用站台的优越性,不得不说,主道确实比辅道部分快不少,但到了绕城口子上,跟社会车辆混杂在一起的快速公交,基本是龟速前进了。 南昌和郑州的BRT主要建在老城区,又因道路狭窄,车流量大,容易造成拥堵,没丝毫效果。成都很聪明的一点,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基本都在二环以外建BRT,唯一的例外就是K4有一段经过了海椒市,这种车流人流密集的老城区,速度嘛,大家可以猜到。 所以UP君建议,BRT还是尽量选择道路宽敞的地方,老城区BRT不要盲目上,没有条件硬要建设反而会南辕北辙,而且二环以内,地铁站点的密度还是不错的,确实没必要。 二圈层对BRT的呼声一直比较高,K3线、K15到新都区、K5线到温江、K6、K19到龙泉,K11线延伸至天府新区。 而且这些线路基本都避开了目前开通的地铁线,对空白区域进行了弥补,基本覆盖中心城区,有效提升了二环路周边以及温江区、新都区、龙泉驿区、高新区软件园等片区的通勤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公交还在研究开行至洛带(K7)、青白江(K8)的快速公交。众所周知,这两个地方的居民,早就盼地铁盼到脖子都伸长了。既然地铁4号线东延线,还有市域铁路一时半会指望不上,开行BRT,显然是个比较现实的选择,毕竟不是所有地方都有条件修地铁的,BRT可以说是地铁的一种平替。 在上周的稿件成都重点拥堵区域系列观察⑥:成龙&驿都大道,拥堵路上的难兄难弟,不少网友提到成龙路拥堵就是因为红绿灯多。所以建议BRT的时候,尽量选择高架或者快速路,或者在确定线路后改建,通过增加高架、下穿和立交,减少红绿灯,提升速度。 这里不得不提K19,能选在成龙路上开快速公交,还是需要一点勇气哦,它的北段则在青龙场狭窄的小街上穿梭,车速感人。 ![]() ![]() - UPCHENGDU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