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丽萍的诗

 置身于宁静 2022-06-21 发布于浙江

Image


Image

【曾丽萍简介】

曾丽萍,笔名如风。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诗选刊》、《飞天》、《诗潮》、《安徽文学》、《四川文学》、《延河》、《西部》、《西北军事文学》、《绿风诗刊》等多种报刊。部分作品入选《中国散文诗人》、《2014中国年度散文诗》、《中国年度优秀散文诗》、《2014年度诗歌》、《中国,流泪的五月》、《新疆新世纪汉语诗歌精品选》、《新疆新世纪汉语散文精品选》等多种选本。作品曾获“伊力特”杯全国诗歌大奖赛二等奖、“伊帕尔汗”杯全国诗歌大奖赛三等奖。系新疆作协会员、兵团作协会员、中外散文诗协会理事。


【曾丽萍的诗】

这人生,我要慢慢享用

那么多的车辆,和来来往往的人

还有,慌慌张张的日子

急匆匆从身边滑过

他们都在追赶自己明天

拥挤、冷漠是城市的表情

那么多的日子

那么多的岁月

像一阵风呼啸而过

说走就走了

我的童年,我的青春年少

都在来不及规划时就走了

匆忙的像一场山里的雨

一些花苞在骤雨中枯萎

一些新绿在风雨后抽芽

匆匆忙忙中

一些温暖过我的人走散了

一些疼痛渐渐麻木了

在风尘仆仆的往事里

我发现我两手空空

这往后的日子

我要放慢我的脚步

放慢生活的节奏

田园生活、诗意、静静阅读

养几盆花草两尾小鱼

都是我所需要的

还有 背着包上路

路上的一些风景一些故事

或者一个透明的笑容

也是我所需要的

这日子就像秋天的里熟透的紫葡萄

我要一粒一粒慢慢的品尝

这日子,我要缓缓的过

这人生,我要慢慢享用

幸福的土房子

我想成为你,幸福的土房子——

像是谁遗落在荒野的一朵向日葵,
你独自孤独着,独自空旷着
千年不死的胡杨忠心耿耿的守护着你,
走也走不到边的梭梭林为你遮蔽滚滚黄沙。
大片的红柳和粉红的铃铛刺让戈壁有了爱情的颜色,
紫色的野花也不用担心会有人把她当成野草除去,
野兔、黄羊、骆驼和你门前的黑马把这里当成伊甸园。

这个六月的早晨,
天空是蔚蓝色的,云彩是粉红色的
太阳刚刚睁开明亮的眼睛,
南边的天山也精神抖擞的苏醒了,
一切是那么安详。

其实不必面朝大海的,
也不必等到春暖花开的。
土房子,你不知道你有多幸福
你不知道一个满身灰尘的旅人,
多想成为你——
一朵盛开在甘家湖的向日葵。

如此,就可以很好的过冬了

土豆,萝卜、大白菜

大米,白面,葵花油

几只土鸡,几斤熏马肉

还有慢慢挑选的一堆书籍

当我准备好这些,是不是

就可以很好的过冬了

北方的冬天

总是早早的,天就黑了

晚晚的,天才大亮

如此,我也要早早的睡下

晚晚的起床。

我甚至不介意再微微胖一些。

这多么的好!

今年的秋天比往年漫长。

几场天气预报中的雪

走着走着就失联了。

几个天气预报有雪的早晨

我拉开窗帘,所看见的人间

和昨天没有什么不同。

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在期待一场雪

如此,就可以很好的过冬了。

时光,疾速划过和布克赛尔的黑夜

——“让我再看你一眼

星空和黑夜”

和布克赛尔。夜。十二点。

是该回去了,远处的灯火一直在张望

可是,是风

是草原上的风,让两个孤独的孩子

忘了归途

已经没有更多的时间赐予我们

和布克赛尔的夜晚,多么短暂!

时光,正疾速划过夜空

在这广阔的人间

这场由来已久的相遇

与准噶尔古城有关

与江格尔史诗有关

如果一切都是虚拟

早晨的这场雨,是虚拟的

路上凌乱的落叶,是虚拟的

秋天,是虚拟的

那些燃烧,是虚拟的

灰烬,是虚拟的

老树桩上两只还乡的麻雀是虚拟的

这人间,也是

在远方,遥望着远方

一场不温不火的秋雨过后

秋天,就被早黄的白桦树高高的举在枝头

赛尔山深处的牧场一夜之间就变得消瘦起来

大地,写满了辽阔的忧伤

一只雄鹰俯下身打量这渐渐荒芜的人间

忽地落在一根发白的拴马桩上,望了望远方

又振翅飞入云端

一间被转场牧人遗落的夏窝子

在远方,孤独地望着远方

秋风辞

该安宁了……

那个血腥的春天,多么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倒春寒!

一股寒流在西域大地漫延。

乌鲁木齐:是谁还伫立在沙依巴克公园北街的深秋里

翻阅一座城市的悲伤?

而夏天,天山脚下的野罂粟依然那么红那么鲜艳

我不敢赞美你,就像我不愿说出的莎车之殇

就像我不愿诅咒我的边疆我的家乡。

秋风吹过,时光的碎片覆盖了大地的伤痕

一切,似乎平静了。

无所不在的主啊

让秋风吹走一切哀伤吧

让即将到来的一场大雪掩埋遍野的罪恶……

沉默不语的群山、大地和浩瀚的沙漠啊

我知道——

你们,比人类承受的更多!

我在这里,盛开

江南的三月 不是我的春天

那些花儿都已盛开

我的春天还未从冰雪中苏醒

我在这里在赛里木湖畔 在远方 盛开

离喧嚣很远

离天空很近

你的跋山涉水 与我无关

你的一路风尘

也与我无关

我在透明的阳光下盛开

在清冷的月光下盛开

在高处的草原 自由自在地

盛开 盛开 盛开

你看见 或者看不见

我都在这里 盛开

前世 今生

我只做赛里木湖生生世世的情人

只在这里 盛开 盛开

遇见

是一片深海,还是

一道沉默的堤岸?

你的到来如同你的消失。

窗外,汗腾格里峰沉睡于群山

云层坐满山巅。

三树青杏在夏塔七月的微凉里

等待成熟。

雪山下,我想向风中所有的野花问好。

这万物的人间,无穷的远方

在夏塔古道,都与你我有关。

他们说——

你遇见的月亮都是因你而生

你遇见的人都是为你而来。

月光下

哒哒的马蹄声告诉我

这世间

无论哪一条路,我们都不会

走在重逢的路上。

我们,该以怎样的姿态走近

起身,抑或

端坐不动?

如果你在雪停之后

来看我,我该以怎样的姿态

迎接你

如此静默,如此温柔

我写满天空的思绪,借这场雪扑向你的怀抱。

我积攒半生的冰雪,在你巍峨的山峰缓缓着落。

可是,你我之间,隔着长长的一段路

要用多么漫长的光阴才能抵达彼此。

风一程,雪一程

我们,该以怎样的姿态走近?

当我在昏黄的灯光下为你写诗

夜,不再黑暗。


无处躲藏的黑夜中的光亮


——兼谈曾丽萍的组诗《时光,疾速划过和布克赛尔的夜空》

郁 笛

秋日高阳,落叶繁华。在漫无边际的南疆平原上,在微乎其微的小地方皮恰克松地,犹如我在这个人生的中年所见到的景象,一切都是平静的,饱满而宽阔。在整个秋天里,我几乎望不见大地的沧桑和苦难,我遇见的,是这片土地的平复和包容、舒展与坦荡。其实,在更多的时候,我们还真的无法走进一片土地繁复的历史深处,而所有的努力,也只能是我们在不断地、一点点地靠近她的内心而已。我想,曾丽萍的组诗《时光,疾速驶过和布克赛尔的夜空》,大抵就是在这样的情境里完成的吧。这些诗行在和布克赛尔的夜空掠过,也在诗人的内心里疾速划过。
这些年来,曾丽萍的诗歌大多是关涉心灵和记忆的低语,关涉生命和青春的回眸,还鲜有这样一个地域来命名。而和布克赛尔何其有幸,这一次,尽管她在诗人的笔下,呈现的是一个夜晚的颜色,却拥有一抹无处躲藏的黑夜中的光亮,在和布克赛尔寂静的夜空里划过。
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呢?《在远方,遥望着远方》这首诗,基本回答了这个问题。这是一个永远的远方,我们已经没有了故乡,没有可以让灵魂驻足歇息的家园。漂泊者的眼睛里,每一个远方,都没有抵达,只是一次又一次的远行。就像曾丽萍在诗中写道的那样:“大地,写满了辽阔的忧伤”。我们遭遇的这个世界,我们栖身的这一片土地,早已经先于我们“写满了辽阔的忧伤”。就像“ 一只雄鹰俯下身打量这渐渐荒芜的人间”一样,在万物的边疆,正如一首歌中唱的那样,我们只剩下了孤单地站在这舞台。而此刻,无论是对于一个女人或者对于一个诗人而言,除了孤单的命运,我们无依无靠。接下来,当我读到曾丽萍写下的“在远方,孤独地望着远方”的时候,这个在幽暗夜色里,独自承受命运的女人,便有了合理的解释。
而黑夜里的光亮,总是无处躲藏的。就像我们命运里无法赎回的孤单和尊严一样,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一抹黑夜里的光亮,或许并不唯一,也不会是我们全部的命运,重要的是,在和布克赛尔的夜空里,在你凝神瞩目的一个夜晚,这一抹光亮如此耀眼。这些黑夜,因为诗人“短暂的远方”而变得弥足珍贵,也因为一道别人不易察觉的“光亮”的到来,而深刻进诗人的记忆之中。我愿意相信,这是一道触及了诗人灵魂的光,这是一个覆盖着诗人命运的黑夜,在远方的远方,你无处躲藏。
和布克赛尔是一部史诗,拥有足够漫长的人类史遗迹,也有着惊心动魄的卫拉特法典所构筑的游牧民族和征服的故事。废弃的宫阙,残破的城墙上,时光才是她最好的注脚。只是,在诗人到来的这个夜晚,我们还无法顾及到那些大时代和历史的关怀,那沉陷在尘土里的宏大叙事,或许还需要一些另外的时光来撬动。我在曾丽萍的诗歌中遇见到的,是一次基于这种陷落和浩淼中的,一次“微小的别离”。一首小诗里的秘密飞翔:那将要飞上云端的/是星空下关于准噶尔古城的一个秘密。/恍惚的。清晰的。/突然而至的/由来已久的。/短暂的。恒久的。/一个秘密。《那将要飞上云端的》
是呀,这些短暂而又恒久的秘密,“是星空下关于准噶尔古城的一个秘密” 的使命。没有人可以窥见诗人将要或者已经经历过的这一场“别离”,但是经由这些决绝而巧妙的诗意表达,诗人成功地完成了一次内心的“嘱托”,无论是那个作为情感依托的准噶尔古城,还是那个飞上了“云端”的人,这一场秘密的突然而至又由来已久。作为一首保守了秘密的诗歌,这首小诗成功地完成了自己别离,充盈着诗人丰富的情感和诗意的情怀。或许这是一次伤感的别离。然而在我看来,又何尝不是一次人生的远行?每一个人的生命里,都会珍藏着这样一些“秘密的飞行”,而诗意地抵达,才是我们的生命得以完美和值得回味的唯一理由。
经由曾丽萍的诗歌,我在遥远的南疆秋日里,再一次感受和重温着和布克赛尔的秋天,那些草原、古城,和旷远的夜晚。我想过曾经踏勘过的那一片辽阔土地,在这些时光里,疾速划过的和布克赛尔的夜空。有多少个夜晚,我们经历过的绚丽和喧哗,都已经在时光里沉寂了。我想说,如果只剩下了这些远方,这些掩埋在心底的秘密的飞翔,其实一切还为时未晚。
曾丽萍的诗歌是明亮的,她以黑夜为背景,炫目而不奢华。她用诗行咀嚼生命里的苦难,用一个人的坚守,完成了自己缓慢的书写。她的书写没有足够强大的“规模”和数量“堆积”,而更像是一片孤寂的荒野,沉着而冷峻。当然她还需要一些更热烈的迸发,更深切的挖掘。
这个秋天,我偏居于南疆一隅已经有大半年的时间了,乡间风物,简朴粗制,眼睛已经变得很笨拙了。有幸读到了曾丽萍的这一组诗,顿使眼目一新。惟愿我的这些胡言乱语,不会使曾丽萍和她的诗歌受到一丁点儿的伤害。
2014年10月17日17点11分匆匆于南疆巴楚皮千克松地


Image

ImageImage 新汉诗·理想主义旗帜 ImageImage

执行主编∣沙丽娜

责任编辑∣ 海灵草

美编设计| 上官蓉 西门雪

编推| 晓笛 七悦 汪沙沛 Ruby 萱 涩苹果

转载请标明转自公众号——新汉诗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