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二节%E3%80%80大气受热过程
2022-06-21 | 阅:  转:  |  分享 
  
随堂练习一、选择题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1~2题: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A.①—②—③ B.①—④
—②C.②—③—④ D.③—④—②解析:1.B第1题,近地面大气增温的过程是①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地面增温后又以②地
面辐射的形式将热量传递给大气,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增温。解析:2.B第2题,近地面大气的直接、主要热源是②地面辐射。2.近地
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其影响因素是箭头()A.① B.② C.③ D.④3.以下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解析
:C白天晴朗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微弱,气温较高;夜晚晴朗时,大气的保温作用差,地面损失的热量多,气温较低,故昼夜皆晴时温
差较大。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大气受热的过程大致可以用下图
表示。读图,回答4~5题:4.人们通常说的大气的“温室效应”主要是和哪个过程相关()A.①和② B.②和③C.③和④
D.②和④解析:4.C第4题,图中①为太阳辐射,②为经过大气削弱后的太阳辐射,③为地面长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大气的“温室效
应”,是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5.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A.②增
强,③减弱 B.②减弱,③增强C.③增强,④减弱 D.②减弱,④增强解析:5.D第5题,多云的天气,白天云层的反射作用强,到
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②减弱;夜晚,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强,④增强。二、非选择题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白天的云层对太阳
辐射的作用主要是作用,大气的削弱作用中能改变太阳辐射方向的还有作用。太阳辐射通过大气的作用直接成为大气的能
量。?解析:第(1)题,白天的云层对太阳辐射的作用主要是反射作用,大气的削弱作用中能改变太阳辐射方向的还有散射作用。太阳辐射通过
大气的吸收作用直接成为大气的能量。答案:(1)反射散射吸收(2)白天、夜晚云层对地面的共同作用是补偿损失的热量,原
因是云层对地面有作用。?(3)深秋夜晚,天空有云时无霜冻,原因是。?解析:第(2)题,白天
、夜晚云层对地面的共同作用是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原因是云层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第(3)题,深秋夜晚,天空有云时无霜冻,原因是天空
有云,特别是浓密的低云时,大气逆辐射增强,云层对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少,使夜间气温不至于过低。答案:(2)地面
辐射保温(3)天空有云,特别是浓密的低云时,大气逆辐射增强,云层对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使夜间气温不至于过低点击进入课后练
习地理地理第二节大气受热过程学习目标1.人地协调观:应用大气受热状况原理,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2.综合思维:了解太
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的性质,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3.区域认知:结合不同地区的地面特征、大
气状况,分析大气受热过程的差异。4.地理实践力:不同天气的状况下,在室外观察大气受热状况的差异。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并解释相关现象。素养目标课标要求自主学习导学探究随堂练习自主学习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结合教材P73~P7
6相关知识,完成以下内容:1.反射作用(1)含义:大气中的和较大颗粒的,能将投射在其上的太阳辐射的一
部分,又反射回宇宙空间。(2)特点:没有性,反射光呈。(3)表现:云层越低、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
。云层尘埃选择白色强2.散射作用(1)含义: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到或微小尘埃时,太阳辐射的
一部分便以这些质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弥散。(2)特点:可见光中、波长较,容易被散射。(3)表现:
晴朗的天空呈色。3.吸收作用(1)特点:大气的吸收作用具有。①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
的。②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③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
吸收得很少。空气分子蓝光紫光短蔚蓝选择性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答案:大规模的火山爆发会喷发出大量的火山灰,
火山灰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和散射作用很强,即对太阳辐射具有很强的削弱作用,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思考1]大规模的火山爆
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用大气的削弱作用解释原因。4.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地区差异(1)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
由低纬度向两极。(2)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并不能完全被地面吸收。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的大小,取决于地面的
。递减性质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结合教材P76~P78相关知识,完成以下内容:1.保温过程大气辐射中的
把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作用。大气逆辐射保温[思考2]物体辐射的最强部分波长与物体温度有什么关系?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按照波长分属于什么辐射?答案:物体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均为长波辐射。预习自评判断题(1)太阳辐射是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2)“高处不胜寒”的主要
原因是高海拔处大气稀薄,吸收的太阳辐射少。()(3)海拔越高,太阳辐射越强,大气保温作用越弱。()(4)大气逆
辐射只存在于夜晚。()(5)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因此月球表面的温度高于地球表面。()√×√××导学探
究探究一大气的削弱作用情境诱思情境1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中唱道:“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情境
2在日出之前(黎明)和日落以后(黄昏)的一段时间,天空仍然明亮,处于半光明状态。这段时间,既不是真正的白昼,也不是真正的黑夜,是
昼夜交替的过渡时期。天文学称之为晨昏蒙影。[思考](1)(综合思维)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蓝蓝的”,天上的云层为什么是白色的
?答案:蓝、紫光波长较短,容易被空气分子散射,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云层能反射太阳光,反射因为没有选择性,故反射光呈白色。(
2)(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简析情境2中“晨昏蒙影”形成的原因。答案:这种现象是由大气散射引起的,在日出之前(黎明)和日落以后(
黄昏)的一段时间,太阳光虽然不能直接照射到地面,但可以射到地球的大气层,高层大气能够对太阳起到散射作用,故天空仍然明亮,处于半光明
状态。要点归纳1.反射作用受云层和较大颗粒尘埃的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较明显。如下图:2.散射作用当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遇
到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时,波长较短的蓝光最容易被散射。如下图:3.吸收作用对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如下图:4.反射、散射
、吸收作用的比较—紫外光、红外光臭氧、水汽、二氧化碳有选择性吸收作用阴天、黎明低空呈灰白色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颗
粒较大的尘埃等无选择性晴朗天空呈蔚蓝色波长较短的蓝、紫光空气分子、颗粒微小的尘埃有选择性散射作用夏季多云的白天
,气温不太高各种波长的太阳辐射云层、较大颗粒的尘埃无选择性反射作用形成的自然现象被削弱的辐射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
作用特点作用5.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应用→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多寡(1)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地势高→空气稀薄
→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2)内陆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3)湿润内陆盆地:(如四川盆地)名师点拨大
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随纬度、时间而变化(1)随时间变化(图1)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越短,被大气削弱得越
少,辐射作用越强;反之,被大气削弱得越多,辐射作用越弱。(2)随纬度变化(图2)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
越短,被大气削弱得越少,辐射作用越强;纬度越高,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得越多,辐射作用越弱。素养提升运用大气削弱作用原理,回答(1
)~(2)题:(1)(人地协调观)交通信号“红灯停,绿灯行”的科学依据最可能是()A.红色光线易被散射,穿透力强B.红色
光线不易被散射,穿透力强C.绿色光线易被反射,穿透力强D.绿色光线易被散射,穿透力强思路点拨:第(1)题,红色光线波长较长,
不易被散射,穿透力强,以红灯作为停止的信号更为醒目。答案:(1)B(2)(综合思维)古诗句中有“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日出江花红胜火”。夕阳和旭日都呈橘红色,这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A.反射作用 B.吸收作用 C.折射作用 D.散射作用
思路点拨:第(2)题,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有关。日出、日落前后,太阳辐射通过的大气路径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强,波长较
短的蓝光大都被散射,透射下来的光线中波长较长的红光、橙光较多。答案:(2)D探究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情境诱思由于月球表
面昼夜温差非常大,白昼时温度高达127℃,黑夜时低至-183℃。为适应极端环境,“玉兔号”月球车不得不遵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
作息规律。下图示意“玉兔号”月球车沉睡了一个月夜后首次醒来。专家这样形容它:肩插“太阳翼”,脚踩“风火轮”,身披“黄金甲”,腹中“
秘器”多。“玉兔号”月球车使命大、本领强。[思考](1)(区域认知)月球上的气温变化为什么会如此剧烈?答案:月球上没有大气
层,不能对昼夜温度进行调节。(2)(综合思维)地球、月球与太阳的距离相当,为什么地球上的气温比较稳定呢?答案:地球上有大气层
,白天,大气层削弱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温度上升缓慢;夜晚,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使地面温度下降缓慢。要点归
纳1.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可形象地概括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具体图解如下
:2.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及大气辐射之间的关系3.大气保温作用的应用→分析生产、生活现象(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
暖的影响(2)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提高生产效益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
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地区太阳能的丰歉如: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
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内陆地区——晴天多,阴雨天少,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能丰富。名师点拨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分析昼夜
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及其他下垫面性质分析。素养提升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1)~
(3)题:思路点拨:第(1)题,图中与大气保温作用密切相关的是④大气逆辐射,减少了地面辐射的热量损失,C对;①吸收的太阳辐射少,
对大气影响小,A错;②大气吸收地面辐射,是大气升温的主要直接能量来源,B错;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使地面增温,D错。答案:(1)C
(1)(综合思维)图中与大气保温作用密切相关的是()A.①吸收B.②吸收C.④大气逆辐射 D.③地面吸收
(2)(区域认知)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图中的()A.①吸收 B.地面辐射C.④大气逆辐射 D.太阳辐射思路
点拨:第(2)题,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图中的地面辐射,地面辐射是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来源,B对;①吸收的是太阳辐射,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很少,A、D错;④大气逆辐射是大气释放热量,C错答案:(2)B思路点拨:第(3)题,倡导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主要使图中②吸收减弱,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大气增温减慢,C对;①吸收对大气温度影响小,A错;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不受二氧化碳影响,B错;④大气逆辐射减弱,D错。答案:(3)C(3)(人地协调观)倡导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主要使图中()A.①吸收减弱 B.③地面吸收增强C.②吸收减弱 D.④大气逆辐射增强课堂小结
献花(0)
+1
(本文系在羡智库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