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花,又开了。 每年一入夏, 心里就隐隐有着期待, 期待荷花开满池塘的时刻, 给我又一个清凉净洁的夏天。 ![]() 在中国的每个季节, 都有一朵花来匹配。 有桃花笑春风, 有菊花替落红, 还有梅花立雪中。 而荷花,就是夏日。 与初夏一同含苞, 于盛夏绽放风姿, 又和晚夏携手离开。 于是,夏日赏荷, 就成了颇自然的事。 而一日之中,荷不同影, 明明是浸在池塘中的植物, 却随着日头移动, 变换气质,极有趣味。 ![]() 01 清晨·拍荷影 摄影师说: 拍荷花最好的时间, 就是凌晨6到9点。 这时的阳光照射角度, 是30-60度左右, 最适合运用侧逆光拍摄, 这样的拍摄手法, 也是荷花最容易出片的方式。 原来,荷花也爱美, 恰好,有人发现这种美。 ![]() 荷花是从不缺少观赏者的。 每到仲夏花开的清晨, 你去公园的荷塘边, 总能看到不少人, 男男女女,老老少少, 就那么站在池畔, 无言却深情地欣赏。 每次经过这样的人景合一, 我都会暗暗猜想, 这些人,是在看荷花没错, 可是在荷之外呢? 是不是还有什么, 在这个平凡的清晨, 令他们驻足,出神。 ![]() 那盛放在朝阳下的荷, 还带着未落尽的些许露水, 似脸颊绯红,目光纯净的少女。 没有什么深刻的故事, 只有骨子里的纯净, 好像每个人的青春。 人们说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可是清晨的荷花, 好像还未入这淤泥中, 它是未经尘世渲染的纯洁。 ![]() 它热烈,它欢喜, 它有着对世间万物的向往, 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 很青涩,很幼稚, 却也美,美到令人驻足, 美到让所有过路人, 透过花瓣,看到自己的最好年华。 摄影师用相机拍下清晨荷影, 而我们的早已落幕的青春, 透过这片荷影,再次铺陈在眼前。 荷花不仅是花, 还是一张引人回忆的老照片。 ![]() 02 午间·赏荷清 夏日的午间, 是最为炎热的。 灼灼的夏阳, 能将一切晒得萎靡, 什么心情都没有了。 可若是此时做个“逆行者”, 踏入公园,立在池畔, 才真正理解周敦颐那句: “出淤泥而不染” 满满一塘荷,褪去了青涩, 舒展着粉白的花瓣, 在满塘碧色中,独立,独美。 风一吹过,粉瓣微动, 摇曳的模样,只能用一词形容 ——风情万种。 ![]() 一朵花最有魅力的时刻, 是骄阳之下,暴雨之中, 仍亭亭玉立,不弯不倒, 傲然也温柔,坚定而勇敢。 一个人最有魅力的时刻, 是历经世事变迁, 仍不改善良本色, 知世故而不世故, 历圆滑而弥天真。 ![]() 清晨的荷花很美, 那是因为清晨很美, 有晨露点缀,有光线恰好。 午间的荷花很美, 才是真正的荷花很美, 无论骄阳还是暴雨, 都晒不化,浇不倒的花, 才值得人赞颂千年, 仍不“过气”。 ![]() 03 夜晚·闻荷风 夜晚的荷花, 与白天的不同, 在昏暗的月光之下, 荷花的颜色低调了许多。 但也恰因为如此, 让轮廓与香气, 更加明晰而浓郁。 走在荷塘一侧, 闻着荷风,赏着月色, 仿佛荷花成了陪衬, 月光才是主角。 ![]()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暗夜的来袭, 的确掩盖了荷的一部分美, 却只是从视觉上。 在路过荷塘的每个人的鼻尖, 荷花都留下了痕迹, 那淡淡的清香, 就是荷花的态度 ——可以朦胧,但必须存在。 ![]() 朱自清在写《荷塘月色》时, 全文都在赞颂那夜的美, 却在开篇与结束, 都留下了妻子的倩影: ——“妻在屋里拍着润儿, 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轻轻推门进去, 什么声息也没有, 妻已睡熟好久了。” ![]() 无论是花,还是人, 都各具魅力,各有香气。 无论是在光芒四射, 还是默默引香, 都是一朵花的使命, 也是一个人的风骨。 月亮自然是皎洁的, 在暗夜里发出一束光。 荷花也是月, 是荷塘中的月, 香远益清,就是荷的光。 ![]() 没有人定义花该如何美, 也不会有人定义, 人一定要怎样发光。 只要不妄自菲薄, 只要心有风骨, 就是一束皎洁月色, 是一朵清逸荷花。 这朵荷花, 从青涩懵懂的天真岁月, 走到出泥不染的万种风情, 再到找到自己的意义, 在一切能舒展身姿的地方, 或散发清香,或描摹轮廓。 无论俗尘如何, 无论环境如何, 那颗要开花、要芬芳的心, 从未变过。 ![]() 这才是人们喜欢荷花的根源吧, 因为它有风骨,常芬芳, 它是每个人的影子, 也是所有人的方向。 如荷花一般,去盛放吧。 在这灿烂的夏日, 无惧酷暑,无惧风雨, 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拥有灿烂的一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