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生:正阳走向国际的新名片

 马斯特ston 2022-06-22 发布于广东

记者 李玉荣

在花生产业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世界花生看中国,中国花生看正阳。”可见正阳花生产业的知名效应已飞出驻马店、飞出河南、走向全国,跨越千山万水,漂洋过海享誉全球。

近年来,正阳县花生产业呈现迅猛发展势头,24年蝉联全国花生种植第一大县,常年花生种植面积170万亩以上,占全省花生种植面积的10.3%,产量54万吨,14亿中国人每人每年可以品尝到0.8斤正阳花生。正阳县有85%农民从事花生的生产、加工、经营,被誉为“中国花生之都”。2021年,正阳花生品牌价值达124.35亿元,花生产业综合收入达320亿元,实现品牌价值、产业产值“双百亿”目标。作为全国花生种植第一大县,全国首批、唯一以花生为主导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国家农业科技园(核心区)双园区,正阳准确定位,深耕花生优势产业,科技引领、园区示范、创新驱动、数字赋能,使花生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全产业链”,实现了从1.0时代到3.0时代的转型升级蝶变。

科技引领 花生产业焕发新活力

正阳县地处豫南,人口86万,耕地220万亩,农村人均耕地3.4亩,是河南省人均耕地最多的县,拥有花生、生猪、小麦三张“国字号”名片。正阳有打造“国际农都”出类拔萃的优势和过硬条件。

2012年以前,正阳花生种植是“大而不强,大而不优,大而没有品牌”。为让传统产业赋能升级,实现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正阳县快速“变轨超车”,下好产业振兴先手棋,打好“国际农都”主动仗。围绕姓农、立农、兴农的花生产业,携手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科院院长、中国花生首席专家张新友等6个花生体系的60多位专家学者,在正阳成立首个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建立1个院士工作站、5个博士工作站。先后承办国际花生产业发展大会、全国花生产业论坛等8个全国性大会,为正阳花生产业发展开具良方。

该县按照科学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原则,通过与中国花生首席专家张新友院士团队和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合作,转化花生产业科技成果73项,培育、研发、推广花生新品种16个,研究探索高出地面13厘米起垄种植、测土配方施肥等高产高效无公害栽培集成技术,采取统一供种、统一栽培、统一技术、统一供肥、统一管理、统一回收的“六统一”模式,大幅度提高花生的质量和单产水平,被国家、省花生专家称为“正阳模式”,在全国复制推广。正阳被农业农村部批准为河南省唯一花生良种繁育基地和60万亩全国最大的(花生、小麦)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目前,正阳花生产量和效益均居全国第一。

园区示范 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

2017年,正阳县抢抓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发展机遇,围绕“以农为本”建园宗旨,成功创建了全国唯一以花生为主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使花生种植从田间地头到加工车间,从一家一户到产业集聚,从线下买卖到互联网+,从“一产独大”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该县出台政策,对园区内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建设用地4000多亩,破解土地难题。创新投融资方式,借力“四两拨千斤”撬动社会资金63.2亿元投入产业园建设,同时,7家商业银行为产业集聚区内的131家企业累计贷款11.6亿元。

花生:正阳走向国际的新名片

花生产业园的创建让花生产业实现“新高度”。育出了国内一流的花生标准化生产基地、高度集群的花生食品精深加工基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基地、花生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四个基地”;建成了花生良种繁育中心、花生加工研发中心、花生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花生产业双创孵化中心、花生产品电商物流中心、全球最大的花生文化展览展示传播中心“六个中心”。园区内不但建设了12万多亩的高标准良田、王大塘万亩高油酸花生基地,还建成了“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智慧农业“五大工程”项目,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及原产地可追溯的目标。

花生产业园的创建吸引了君乐宝、鲁花、牧原等一批龙头企业落户正阳,抱团发展,园区内花生加工规模以上企业达40家。全县形成了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龙头的特优一产,以鲁花、君乐宝等为龙头的强劲二产,以正阳渤海花生交易中心、正阳电商服务中心等为载体的新兴三产,催生了正阳县代兴种业、邦农种业等一批大型花生育种企业,培训了上万名新型职业农民。

很多农民把土地流转出去,摇身一变成为产业工人,实现土地流转金和月工资双收入。正阳花生产业发展风生水起。

花生产业园的创建吸引了3家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落户正阳,园区内聚集了6家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5家省级示范合作社、83家市级示范合作社,还有一大批县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遍布全县乡村的从事花生产业的种植大户、新型经营主体和加工企业、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家庭工厂等达3000多家,加工产值预计达100多亿元。正阳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周边县市种植花生超过1600万亩。

经过几年的创新发展,正阳创造了在全国叫得响的新模式、新经验、新速度,特别是花生全产业链扶贫模式,作为全国产业扶贫优秀案例,连续3年在北京会议中心作经验介绍。正阳以花生为主导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全国唯一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创新驱动 推动全产业链深度融合

该县围绕花生全程机械化出台扶持政策,先后投入2亿多元,支持本土企业自主研发及与科研院所合作生产花生机械。在全县建立3个农业机械制造产业园区,花生机械生产企业达38家,获得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24项,年产各种花生机械6万多台,出口到东南亚、南苏丹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该县被命名为河南省首批“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正积极打造机械制造百亿级产业集群。

围绕花生“吃干榨净”等全资源化利用,依托每年花生种植产生约50万吨秸秆,大力发展奶牛、肉牛、肉羊养殖业及秸秆饲料加工业。目前,奶牛、肉牛、肉羊年存栏分别在1.5万头、10万头、50万只以上,培育了乐源牧业等一批大型养殖企业,每年生产数万吨牛奶、牛羊肉等高品质、高价值畜产品。引导花生秸秆收储加工企业成立8个行业协会,采取分散收集、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每年通过协会收集花生秸秆约40万吨,占全县花生秸秆收集量的80%以上,年销售花生秸秆饲料35万吨,产值3.5亿元。

同时,以花生叶为原料开发花生养生茶,以花生壳为原料开发养生枕头,利用花生壳发展食用菌大棚200余座,带动200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致富。花生综合利用率达100%。

花生米、花生油、花生炒货、花生蛋白、花生奶、生物制燃料,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正阳花生效益倍增。研发的200多个以花生为食材的佳品,形成了具有正阳地方特色的“花生宴”,正阳也因此荣获“中国花生美食之乡”称号。

数字赋能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正阳花生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2012年以前,政府引导农民种植达100万亩以上,是花生种植第一大县,1.0时代;2012年至2020年,通过改良品种、起垄种植、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一系列做法,构成了一整套完整的“正阳模式”,实现了大众花生向品牌花生的转变,正阳从花生大县向花生强县跨越,2.0时代;2020年以后,以数字经济赋能农业发展,正阳花生产业迈向3.0时代。

数字赋能下,正阳推行“互联网+花生”电商运营模式。建立全国首家农产品交易中心,连续举办6届“中国·正阳互联网+花生产业高峰论坛”。全县建有1个县级电商综合运营服务中心、19个乡镇电商物流服务站、282个村级电商物流服务点,实现村级电子商务服务全覆盖,电商经营主体达8600多家。因发展农村电商成效显著,正阳县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启动数字乡村建设。作为省级数字乡村示范县,2021年,该县对王大塘万亩高油酸花生良种繁育基地进行提升,新建一座农业监测预警指挥中心,打开手机App轻轻一点,田间的情况就一目了然。

实施花生“保险+期货”。2021年,正阳花生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河南省财政厅、郑州商品交易所联合印发《河南省花生“保险+期货”试点方案》,作为试点,正阳县承保花生8万亩,推动花生保险由“保成本”逐步向“保价格”“保收益”转变。

2021年,正阳县与上海弥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盖瑞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花生研究基地项目,为花生种植生产以及花生制品制造和相关检测提供技术支持;与国内领先的现代农业服务集团丰农控股合作,开展正阳特色农业现代生产技术创新研究;与中信农业、首农集团、祁连牧歌等企业签订协议,率先探索建立起大数据智慧农业技术体系和标杆性示范园区,为花生产业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正阳与这些企业强强联合,聚焦聚力打造'国际农都’的正阳样板。”该县一负责人说,争取3到5年时间,依托花生机械制造产业园,加快科技创新,打造花生机械制造百亿级产业集群;深入实施“院县共建”项目,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发挥中国花生和植物油品牌集群作用,扩大“正阳花生”品牌影响力,实现正阳花生品牌价值达200亿元、花生产业综合收入达500亿元的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