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优越感

 海风中的草帽 2022-06-22 发布于山东

​《绿皮书》中有句经典台词:“优越感只是种心态,并不代表你真的比别人好。”其实,很多人的优越感,就是来源于摆不清自己的位置。他们分不清自己的能力和体制赋予他的权力,把体制和职位赋予他的,错当自己高人一等的资本。但可笑的是,仗着身份感行走社会的人,往往都缺乏真材实料。他们需要不断地借着身份压别人一头,时刻把身份挂在嘴上,以此来显示自己的优越。这种优越感,恰恰暴露了他的不自信和没内涵。罗翔说得好: “所有优越感,都源于无知。”一个人满心满眼都只有自己所见的一小方天地,才会以为自己是宇宙中心,才会沾沾自喜。曾国藩当年从湖南考中进士,到京城做官,也是满身的傲气,看不上别人。他从小耳濡目染的,都是考取功名之后做官发家的地方戏,因此觉得读书做官、谋取富贵是天经地义。直到来到了翰林院之后,他才眼界大开,发现了自己是还多么鄙陋。认真研读明代大儒王阳明的《传习录》,才发现自己与圣贤相比,视野有多狭隘,境界有多低劣;拜访大儒唐鉴之后,才开始明白读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所谓的做官、做大官。至此,曾国藩才彻底放下自己的浮躁和傲慢,开始修身养性。他还给自己立下十二条做人的规矩和课程的标准,比如: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绝不赖床;每天静静地坐半个时辰,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不要出于浮躁状态;每天读十页经书、十页史书;每天要写半小时的字;每个月要写几篇文章......就这样,曾国藩的气质、习惯一天天发生着改变,终于成为晚晴一代大儒。就像稻盛和夫在《活法》一书中写道:“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使它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更高尚。”越是真正高贵的人,越没有所谓的身份感和优越感。愿我们,都能活得通透,看得到真正的海阔天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