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八零后,我的儿时生活在大山里面的农村,村子不大不到一千口人,但是总也不缺玩伴,感觉比我年长的和比我年幼的身边有很多孩子,我们是幸运的可以在村子里面读小学和初中,但是条件特别有限,大部分老师都属于民办教师,因此我们受教育程度是很一般,尽管如此每年也不缺一些特别努力的学子考取大学,大概是因为我们居住的环境的问题吧造就了我们都有一种想冲出大山的坚韧不拔的性格,我们的父母不止一次在叮嘱一定要好好读书,以后才会有出路,这样的言辞让我们的耳朵都起了老茧,因此我们几乎天天就是上课听讲、完成作业、考试练兵、生怕出榜那天看到自己独居榜末,因此我们的童年乃至青年几乎没有涉及自己的兴趣爱好,就是一个规定课程的学习,更不要讲具有培养爱好的设备和器械,最多也就是找根钢管做一个单杠或者拿石头砌一个乒乓球台玩玩,确实寒酸那。后来我也考取了一所自己满意的学校,在学校努力学习刻苦读书顺利拿到了毕业证,毕业后同样找到了一份工作,当参加工作的那一天开始我才发现我在学校刻苦努力学到的东西只是一小部分而已,诺大复杂的现实生活险些把我击垮,后来经过多次调整到一所学校工作,有幸成为一名教师,这个是我计划外的收获,我的成长和阅历告诉我自己从此我的肩膀要多负重了,一时的松懈和一点懈怠都有可能导致下一代走的慢甚至走错路,因此讲我十分赞成国家对教育制度的改革,但制度和现实在许多的学校存在矛盾,很多学校仍然拿国家的制度于不顾一味的追求成绩,当然成绩可以决定一个老师的优劣,同样成绩也可以反应一个学生的优劣,这个我不否定,但是国家在三令五声的倡导我们要逐步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那么现实真正做到了吗?还是国家决策出了问题呢?我想国家决策绝对没有错,现在好多清华北大的优秀人才出国后选择留在国外,你可以想想他们都是中国顶尖的人才哪,他们走了留下我们又拿什么来建设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教育需要培养的是能够为祖国乃至人类做贡献的人才,不是在培养书呆子,更不是在造就盲流子,我们祖国的强大和社会体系的完善需要的是每一个国人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就现在很多学校还存在什么尖子班、火箭班,还说什么这类优秀学生和差等生在一起会受影响,那么我就要问问这些校长,为什么差等生会影响优等生呢,不就是一个素质问题吗?国家让你培养素质你偏偏注重成绩,那差等生能不影响优等生吗?学校乱象为什么频频网报呢?这些校领导和老师你的责任感何在?当然现在的家长动不动就找老师麻烦,让很多老师不敢管理学生,那每一个老师都面对校领导和家长都选择退而却步,我们的国家能强大起来吗?这种教育的恶性循环周而复始才导致了社会乱象的频频发生,乱扔垃圾、抢红灯过马路、乱插队、塞红包、崇尚黑势力等等等等,你每天都在抱怨这些乱象为什么你不想想这些都是由于自己一味的培养成绩不注重素质的结果呢?当然老师这个职业是崇高的同样责任也是重大的,未来学生的素质和兴趣的培养我想应该大于成绩的培养,为什么我们14亿人中间找不到几个可以踢进世界杯的足球队员呢?为什么我们14亿人口就培养不出大于他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呢?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和教育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讲教育工作者们我们的责任重大啊,祖国的兴衰、人民的富强、民族的强大这些大事情的命脉就掌握在我们的手里,是时候醒醒了沉睡的雄狮们。 |
|
来自: 云哥7tz6c7y122 > 《教育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