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城光黄古道的两条走向

 胡成光图书馆 2022-06-22 发布于湖北

        麻城,这个古老的县城,是大别山的枢纽。两条光黄古道经过麻城,这两条古道是古时候连接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中国古代的南北王朝,有时以淮河为界,有时以长江以分。而在长江与淮河之间,有这么一座山脉,名称大别。是的,南北大别,不仅在气候、风土上南北大别,在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人群心中更能感受南北大别、背井离乡。长江以南的客家人,其根都在中原。

        在淮河的上游,有这样一座古城,为古光州城,如今属河南信阳市,古光州城在今潢川县城。这条古道经麻城而到达黄州至汉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麻城的南北大动脉主要有京九铁路,国道106线,大广高速。京九铁路、106国道经麻城市穿过潢川县城。今天的光黄古道已经沉睡了。

        光黄古道,指河南光州至湖北黄州的古驿道,又称汉潢古道。汉指汉口,潢指潢川。


        汉、唐时期,因为都城在长安,所以通过大别山的南北交通主要走义阳三关的三条驿道。信阳城的历史早于光州,建于曹魏时期,而光州城始建于北周。

        北周把与南朝陈国的对峙边界由淮河推向长江,并在光州南部大别山区开辟了一条道路,于江淮分水岭之大界岭置穆陵关,这就是第一条光黄古道。

        这一条光黄古道可能是最古老的,可称它为麻西光黄古道,这条道路的走向是:光州城南门、光山县城、砖桥乡、白雀园乡进新县毛家铺、陡山河、白沙关、陈店、箭厂河、泗店,进入湖北麻城顺河西张店、林店村、青山村(陈家河)进入浮桥河湿地公园晏店村。这里我有一个疑问,古道进入晏店村晏家店(一个古集镇,已经淹没在浮桥河水库里)后,为什么又向东边的大安寺延伸,而不是直接插入中馆驿。是不是当时乌江水流湍急,晏家店这里江面较宽,又没有先进的过渡工具,而无法通过,只有绕道大安寺后再向西南而去。由此说来乌江早在唐代或更早时就已经存来了。到元朝时,乌江因上游泥沙不断冲下来,河底泥沙沉集,慢慢将乌江填平了,只留下了一条深河沟。由此明初从江西筷子巷和互屑坝两个移民地迁移的各姓移民才能在乌江这里落户生根。

        那时,在这一条古道上,有一种行业留下了特别的痕迹,叫推狗头车子的。狗头车子其实是一种运输工具车,又称独轮车,也叫红头车,俗名叫狗头车子。一辆红头车可以装载四、五百斤物资,一人可手推前进。每天,来往在卧牛石道上的独轮车队川流不息,晏家店小小街道上客商云集、人头攒动,满街的货摊,从街头摆到街尾,摊上五颜六色的货物使人眼花缭乱,叫卖声、讨价声、嬉笑声,融成了一首美妙的乐曲。

        第二条光黄古道的历史可能比较近一点,可称为麻东光黄古道。大约是北宋年间所修,这条古道的走向为:光州城南门、光山县城、砖桥乡、白雀园乡、阴山关、沙窝镇、虎头关进入麻城小界岭古称东界岭)、福田河、黄土岗、麻城县城、中馆驿镇、歧亭镇到黄州。

        这条古道进入中馆驿后还有一首路谣:

哭天哭天真哭天,

道士岭上看容颜,

十里凉亭当街过,

抬头望见梅花山。

爬爬奔奔陡坡山,

黄泥巴大路关田畈。

盛家洼好花园,

姑嫂二人开饭店,

油炸豆腐香三塆。

浮桥河是个撮瓢船,

河西岸边渡船塆。

小小麻城县,

大大金家畈。

中驿是个蜂窝地,

青砖城墙高又宽。

商铺酒楼真不少,

赶集的人们闹喧喧。

出了大西门,

再过五里是桃园。

三月桃花开满树,

蜂飞蝶舞在花间……

        古道经麻城到汉口,途径麻城中馆驿、宋埠、歧亭等地,听老人讲,那时有“世上只有三大集——岐亭、宋埠、中馆驿之说”。小商小贩靠狗头车子从本地将木料、柴炭、竹类、药材等推到汉口,又从汉口推回来糖、煤油、布匹、文具及其它生活用品。

        岁月无声,落花有痕。光黄古道历经风雨,饱受沧桑,古道上经古人手凿过的台阶历历在目,石上都留下了当年独轮车日复一日碾压的深深车痕,走在光黄古道上,仿佛还能听到独轮车一路吱扭作响的声音悠悠回荡。

        如今,我们已看不到光黄古道旁一路清溪晶莹曲折的石痕土迹,但接纳千百条溪流的浮桥河水库就在古道旁边。自这里放眼望去,水波粼粼,群山奔涌,白云静美。幽清的山川溪流浸润了杜牧、苏东坡、张耒、杨慎、于成龙等文臣武将的故事。他们在这条古老的光黄古道上南下北归,留下了厚重的文脉和动人故事。

胡成光撰于2022年6月22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