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歌川派的集大成者 — 歌川国贞

 六指猴 2022-06-22 发布于湖北
Image



主编:hello design
编辑:hello



歌川派是19世纪中期席卷幕末江户浮世绘界的最大流派,开山鼻祖是18世纪末的浮世绘画师歌川丰春(1735—1814),门下画师多达150余人。歌川派画师几乎涵盖了浮世绘的所有题材,不仅着眼于画面的靓丽,也与生活紧密相连。


人脉绵延歌川派

歌川丰春原名昌树,绘画生涯后期所专注的手绘浮世绘则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代表作《樱下花魁道中图》极尽奢华,写实入微,明朗的色调和健美的人物充分展示出他的个人风格。歌川丰春对于浮世绘发展的最大贡献在于创立了歌川派,栽培出一批身手不凡的门徒弟子,在各类题材都有不俗的表现。


Image
樱下花魁道中图
歌川丰春
绢本着色
102.3厘米×41.4厘米
18世纪后期
东京 太田纪念美术馆藏

歌川丰春的两位高徒是歌川丰国(1769—1825)和歌川丰广(?—1829),他们成为歌川派引领群伦的画师。歌川丰国出生于江户神明前三岛町的制作人形(即木偶)之家,号一阳斋。1782年(天明二年)拜歌川丰春为师,时年13岁。他以表现理想美的歌舞伎画和美人画受到广泛欢迎。


Image
今样美人合 新制姿见酒杯
歌川丰国
大版锦绘
39.4厘米×27.3厘米
1815—1825
东京 酒井收藏


Image
臯月雨之图
歌川丰国
大版锦绘
39厘米×38.5厘米
19世纪前期
东京 酒井收藏


目前可以确认的歌川丰国最早作品是1786年(天明六年)制作的绘历《年始之男女》和《狂歌太郎冠者》的插图,他的早期制作也基本上是以绘历、狂歌绘本、歌舞伎画等为中心展开的。歌川丰国从宽政二三年(1790—1791)前后开始的美人画逐渐摆脱歌川丰春的风格,在借鉴鸟居清长和喜多川歌麿画风的同时,开始探索自己的风格,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潇洒娇艳的女性美的歌川派样式。


Image
河岸船美人
歌川丰广
大版柱绘
70.2厘米×25.1厘米
18世纪
私人藏


Image
杜鹃美人
歌川丰广
大版柱绘
74.5厘米×24厘米
18世纪
私人藏

歌川派的中兴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歌川丰国培养出的几位得意门生,主要有歌川国政(1773—1810)、歌川国芳(1797—1861)和歌川国贞(1786—1864),加上出自歌川丰广门下的歌川广重(1797—1858)。

歌川国政擅长歌舞伎画,歌川国芳主要描绘以历史故事和武士为主题的浮世绘,歌川广重则是举世闻名的风景画大师。歌川国贞在美人画和歌舞伎画都颇有建树,他一生制作量极为庞大,从20多岁开始到79岁去世为止持续受欢迎,作画期长达50余年,留下了逾万幅作品。


颓废美人

歌川国贞出生于江户本所的经营渡船场之家,十五六岁时拜歌川丰国为师,成为其入门弟子。22岁左右以国贞为名开始发表美人画、小说插图及歌舞伎画等浮世绘。歌川国贞大约从1811年(文化八年)开始以五渡亭为画号,这是他创作的高峰期。与前辈喜多川歌麿、鸟文斋荣之等人的典雅风格不同,更加贴近平民审美趣味。


Image
当世美人合 打扮中的艺伎
歌川国贞
大版锦绘
38.9厘米×26厘米
19世纪前期
东京 静嘉堂文库藏

《当世美人合》是以花魁、艺伎为主题的系列,集中体现出歌川国贞线描的典型风格。《打扮中的艺妓》中的艺伎姿态妖娆,有歌川国贞的大首绘里极少见的弯曲的动作。上方的扇形框内的图案是用包袱布包着的三味线纸箔、火石和火镰,后两者是用来点燃净身出门的篝火,这些道具巧妙地暗示了艺妓急于化妆出行的状态。


Image
东都名所四季之内 两国夜阴光景
歌川国贞
大版锦绘
74.5厘米×36厘米
1853
东京 江户东京博物馆藏

《东都名所四季之内 两国夜阴光景》的独特之处在于画面上的艺伎形象模仿歌舞伎剧中的女形美人,分别对应六位真实的歌舞伎演员,从右到左依次是四世尾上梅幸、五世濑川菊之丞、初世坂东秀歌、七世岩井半四郎、十三世市村羽左卫门、三世岩井粂三郎。


Image
入船帐
歌川国贞
团扇绘版锦绘组物
28.9厘米×17.8厘米
19世纪前期
伦敦 维多利亚博物馆藏
源氏浮世绘

歌川国贞的一大贡献还在于开创了源氏浮世绘的题材。1829年,江户时代大众文学作者柳亭种彦改编、歌川国贞插图的合订本《偐 紫田舍源氏》,以江户时代的风俗替换挪用《源氏物语》中的人物和场景,一上市就成为畅销书,社会各阶层掀起了源氏热潮,甚至对歌舞伎的剧目创作也产生了影响。

皐月即五月,《皐月》的点题之笔是右下角正在给水塘里的鲤鱼喂食的一位女子,水边开满了菖蒲花。菖蒲有香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可防疫驱邪的灵草,端午节有把菖蒲叶和艾捆一起插于檐下的习俗。平民从江户中期开始用悬挂鲤鱼旗代替武具,鲤鱼旗是力量和勇气的象征,寄托父母期盼孩子勇敢坚强的愿望。


Image
源氏十二月之一 皋月
歌川国贞
大版锦绘
73厘米×35厘米1856
京都浮世绘美术馆藏

三联画缩缅绘《源氏上栋之景》由歌川国贞和二代歌川广重(1826—1869)合作,国贞画人物,广重画风景,以当世风源氏绘的形式表现江户时代的风俗。画面左侧背景可见举行仪式时在梁木上朝着鬼门的方向插上驱魔装饰物币串破魔矢,神道教认为东北方向为鬼门,相反方向的西南方为后鬼门,都是万事忌讳的方位。


Image
源氏上栋之景
歌川国贞、二代歌川广重
大版缩缅绘
58厘米×26.5厘米
1864
私人藏

缩缅是用平织工艺织成的绢布,表面有细微的凹凸感,是高级和服的面料。缩缅绘是将拓印好的浮世绘卷在棒子上,反复挤压搓揉,使之产生细密的皱纹,类似缩缅绢布,手感柔软。纸张也因此缩小四分之一左右,色彩更加鲜艳。19世纪末,缩缅绘大量出口到欧洲,广受欢迎。


江户风俗

歌川国贞堪称当时浮世绘界的领袖人物,描写江户仔生活的第一人。他的人气甚至超过葛饰北斋、歌川广重和歌川国芳,可以说是将江户生活以生动的视觉形象传递到现代的浮世绘师。

《星之霜 当世风俗 蚊帐》描绘了夏夜民女用纸捻在蚊帐里熏蚊子的情节,打开的折扇上面还有两条备用的纸捻,蚊帐外面摆放着行灯,席子上还有画着歌舞伎演员像的扇子,周到的细节和人物的认真表情真实生动地反映了江户时代日本平民的生活习俗。

《江户自慢》系列由充满季节感的美人画构成,每幅画面都配置了江户一年中仪式活动的夏秋季景物的画中画。日语自慢即自夸、骄傲、得意,标题的意思就是对江户生活的赞颂。《江户自慢 五百罗汉施饿鬼》一幅将天恩山五百罗汉寺的三匝堂作为画中画。


Image
江户自慢 五百罗汉施饿鬼
歌川国贞
大版锦绘
37.2厘米×25.6厘米
1819—1821
千叶市美术馆藏


Image
星之霜 当世风俗 行灯
歌川国贞
大版锦绘
38.1厘米×26.2厘米
19世纪前期
东京 静嘉堂文库藏


Image
星之霜 当世风俗 蚊帐
歌川国贞
大版锦绘
38.1厘米×26.2厘米
19世纪前期
东京 静嘉堂文库藏


《江户名所百人美女》是歌川国贞在晚年70岁之际完成的百幅系列,也是江户末期艺术和技术皆达到很高水准的浮世绘代表作。纵览这百幅美女图,年龄从十多岁的少女到七旬老妪,涵盖了茶屋侍女、艺伎、游女、料理店老板、贵妇人、女佣等形形色色的身份和职业,而且其中不乏有真实姓名的人物,堪称江户职业图鉴。


Image
江户名所百人美女 人形町
歌川国贞
大版锦绘
36.3厘米×25厘米
1858
波士顿美术馆藏

以《江户名所百人美女 人形町》来说,画面上的美女手持写着寿寿女香的白粉袋子若有所思,白粉是江户时代女性化妆的基本材料。插图里的商铺招牌上写着菊露香,是当时的歌舞伎演员濑川菊之丞经营的化妆品商铺,他是江户后期有代表性的女角扮演者,因此他的化妆品特别有人气。美女梳着岛田发型,和服面料是名贵的京友禅,上面有精致的鹿子染,看上去是高级武士的公主。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