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行业主管部门、自律组织及监管体制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是在中国境内从事汽车(摩托车)整车、零部件及汽车相关行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和团体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依法组成的自律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维护行业整体利益、振兴中国汽车工业为己任,以反映行业愿望与要求、为政府和行业提供双向服务为宗旨,以政策研究、信息服务、标准制定、贸易协调、行业自律、会展服务、国际交流、行业培训等为主要职能,充分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搭建平台等方面的作用。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研究与运营商机前瞻》显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是在中国工业管理体制改革中由机械工业全国性协会、地区性协会、具有重要影响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大中专院校等自愿组成的综合性行业协会组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以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为政府、行业和企业提供服务为宗旨,以反映会员意见、愿望和诉求,维护会员合法权益,振兴机械工业为己任,是联系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协助政府开展行业工作的参谋和助手。
2、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新的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行业的发展,不断推进产业革新,具体情况如下:
序号 | 政策 | 颁发部门 | 颁发时间 | 主要内容 | 1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 | 国务院 | 2012.6 | 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 2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 | 国务院办公厅 | 2014.7 | 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战略取向,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以市场主导和政府扶持相结合,建立长期稳定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体系,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快培育市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 3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 科技部 | 2015.2 | 落实《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实施新能源汽车“纯电驱动”技术转型战略;完善电动汽车“三纵三横”技术体系和新能源汽车研发体系,升级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 | 4 | 《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 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 | 2017.2 | 动力电池产品安全性满足大规模使用需求。新型材料得到广泛应用,智能化生产制造和一致性控制水平显著提高,产品设计和系统集成满足功能安全要求,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生产和使用。 | 5 |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 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 | 2017.4 | 利用企业投入、社会资本、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统筹组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协同攻关,重点围绕动力电池与电池管理系统、电机驱动与电力电子总成、电动汽车智能化技术、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插电/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和纯电动力系统等6个创新链进行任务部署。 | 6 | 《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行动计划》 | 发改委 | 2018.9 | 加强充电技术研究和充电设施产品开发;充分发挥整车、动力电池、充电设备生产、设施运营等企业主体作用,加快技术创新,加强品质管控;促进充电技术创新开发应用,确保充电设备质量优良、环境友好、使用便捷、安全可靠。 | 7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 发改委 | 2019.10 | 逆变控制系统开发制造、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轨道车辆交流牵引传动系统、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等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 | 8 | 《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 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 | 2020.4 | 综合技术进步、规模效应等因素,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 | 9 | 《关于修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决定》 | 工信部 | 2020.6 | 新版本对2017年版本内容进行了完善和改进,明确了2021年-2023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调整了新能源乘用车车型的积分计算方式,明确建立企业传统能源乘用车节能水平与新能源汽车正积分结转的关联机制等。 | 10 |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 国务院 | 2020.10 | 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研究与运营商机前瞻》(W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