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中国山西省的一个县城,这个县城,已经有整整九年,没有出过一个考上清华大学或者北京大学的孩子了。县城里的人都认为,孩子在本地上学,是绝对不会有什么成就了,绝对不可能出好成绩,所以纷纷把孩子转到临县的学校去读书,期盼自己的孩子能在隔壁的县城里,有一个好的成绩,考上一个好的大学。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这么认为,就偏偏有一对夫妻,他们的女儿在读书期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初中的时候,校长经常把班主任叫到校长室里,语重心长地告诉他,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坏消息是,这次考试,你们班是全校的倒数第一,而好消息是,你们班的那个女孩,是全学校的正数第一。 这对夫妻知道自己的女儿成绩好,可他们不跟别的家长一样,怕自己的女儿在本县读书,出不了好成绩。他们相信自己的女儿,更相信自己所在县城的教育,就算隔壁县城早已向他们投来了橄榄枝,可他们还是坚持让女儿留在了本地读书。 高中三年很快过去了,等到高考那一年,无论家长还是孩子,心情无疑都是激动的。他们都希望能有一个好成绩。 等到成绩发下来那一天,他们的女儿考了全县第一名,也就是全县的状元,而且以700多分的总分,顺利拿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这是整整九年来,这个小县城出来的第一个考上清华大学的孩子。 从那以后,人们似乎又相信了本地的教育,在这里读书的孩子们渐渐地多了起来。 这个家不知道是有多良好的基因,还是父母的教育方式真的非常优秀,在女儿考上清华大学之后的短短三年,他们的儿子又一次与全县第一的成绩,顺利考上了清华大学,又一次成为这个县城的状元。 人们都在羡慕这对夫妻,一时间,整个县城的人都对他们议论纷纷。有人说,这对夫妻肯定是老师,非常会教育孩子,也有人说,这对夫妻肯定是大官,非常有能力。可是只有我知道,他们只是普通的农民,丈夫常年在外务工,妻子在家里专职照顾两个孩子,没有任何的工作。 他们的家庭条件并不好,孩子们经常两个星期都吃不到一顿肉,就在高考的时候,母亲打肿脸充胖子,你只是给孩子们买一条鲤鱼,炖上一锅汤,这就算是补营养了。就这伙食,就这条件,还不如普通人家的普通的一顿饭。 可是偏偏就是这样的一个家庭,竟养育出如此优秀的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不仅仅在本地考上了状元,就算到了清华大学,在班上的成绩也依然是名列前茅。 所以说,不是说父母有才,孩子就一定学习好,也并不是说父母有条件,能给孩子一定的物质基础,能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孩子就一定优秀。寒门出贵子,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或许在有的贫穷家庭,孩子因为受够了贫穷,抱着想努力改变命运的心态,他们就会认真地学习,努力的想考出一个好成绩。而在有的条件很好的家庭中,孩子衣食无忧,吃穿不愁,能得到的该得到的都已经得到了,他们已经没有其他想要的东西了,所以自然而然也就不愿意去努力的下辛苦学习了。 大家说对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