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可我家没有,婆媳如母女。 婆婆“三高”,儿媳待婆婆“高上高”。儿媳每次工作回家,进门“妈”的一声,春风扑面,甜了婆婆,甜了家。 儿媳开车带婆婆到南通康复医院“康复”,从未住院的婆婆逢病友就唠叨儿媳孝顺,病友每天见其儿媳来,都翘起拇指。婆婆别提多高兴了。 儿媳和医生加了微信,要了电话,随时关注婆婆“三高”指标的平稳。 婆婆出院后,儿媳把有关药物配合带回,不时地寻问服药效果,不时地问寒问暖。 十几年来,婆媳融融,儿全心事业,孙无虑成长。 每周周末,婆婆总要提前打电话给儿媳,问: 是周六回来,还是周日回来;是中午回来,还是晚上回来。 儿媳三口每次回家,老太婆从早到晚兴奋之至笑开怀,把她种的无害蔬菜,棵棵捡好,叶叶理清,盆盆洗净,让儿媳带去南通。老太婆自产自腌的咸菜咸瓜咸茄子,不用防腐剂,随时炒上一盒供儿媳选用。 碰到新鲜的鱼虾,老太婆精烧精炒,全家尝鲜后,另有一罐让儿媳带回南通。 儿媳特别注重婆婆喝的一种鲜奶,回家必带。如事忙,一周回不了家,就捎上同牌的奶粉让婆婆备用。见婆婆有糖尿病,每次回家都买回低糖水果,低糖糕点,低糖饼干,低糖特色佳品。 “低糖”供大于求,老太婆硬是让我共享。我从不吃零食,相“逼”之下,偶饱口福。 儿媳每次把她妈妈带过来,老太婆热心相迎,热情接待。老两口,夸其女,夸其媳。 孙子见妈妈待爷爷奶奶好,对妈妈很佩服,对爷爷奶奶恭恭敬敬。 婆媳间有唱不完的歌。 编辑/王孝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