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编辑:毛毛虫Claire 定时推文:小助理 ✦ ✦ 前些日子有个小伙伴私信我,说自己这几年的做事情越来越没耐心了。 以前读书时还能够静下心来阅读、做事,但踏入了社会,发现自己无论在哪个方面都越来越不耐烦。 以前能静下心看一本书,现在连稍微长点的一段话都懒得看完? 收到她的投稿之后,我就着手写了这篇文章,因为我发现“不耐烦”这个现象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性特点。 ![]() 👆 在海边徒步时拍下的美景 希望大家耐着性子跟我一起看完这篇文章 也能拥有一个好心情 曾经有科学家做过一项关于“英国人耐心时限”的研究,结果发现: 如果网页的打开时间超过1分钟,七成人开始不耐烦; 打电话时的平均忍耐极限是5分4秒; 等餐时间如果超过8分38秒,便会冒火; 和朋友见面迟到超过10分1秒,对方会很愤怒; 白天没耐心吃早饭,晚上睡觉没耐心“戒手机”; 上班没耐心听别人的诉求,下班没耐心去运动锻炼。 外卖超时一分钟还没到,绝对不能忍; 滴滴司机堵在路上,抄起电话就催; 在电影院看电影,没等片尾字幕播完,就着急出影院。 甚至有时候当我们面对亲密的人时,也越来越容易感觉到不耐烦、嫌弃、烦躁、爱发脾气。 比如,辅导孩子学习的时候,稍有点磨蹭就会对他大吼大叫; 比如,对另一半一旦不能察觉自己的需求时,就会易怒吵架; 这些“等不及”、“嫌麻烦”的背后,一方面是为了高效、为了节省时间;而另一方面,是我们正在失去耐心。 而且我发现,“不耐烦”的人很容易走进死胡同。 因为生活中的大部分事情好像都不能顺从他们的心意。 于是,焦虑、毛躁、各种不顺意的负面情绪占满了他们的大脑。 如果外界再稍微刺激一下,可以说是“一触即炸”。 如此循环,就会越来越疲惫。 ![]() ![]() 那么怎样找到你“不耐烦”的原因呢? 不耐烦的原因有很多,下面我列举几个比较常见的原因: ① 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是指剌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超过了你的「上限」;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也就是说,当你在做重复的,或者持续时间很长的事情,就会容易不耐烦。 就像去听讲座,也许这个讲座开场非常棒,你很容易就投入了进去,一两个小时还行,但如果讲座持续了4、5个小时都没停,即使内容依然很棒,你也有点想休息一会或者去做点别的事情。这时候不耐烦的感觉就出现了,因为人的专注力有一定的局限。 所以,无论一件事的出发点多好、对你多么有益,如果超过了你内心的「界限」,就会引起你的反感和烦躁。 ![]() ② 反馈太少 大家为什么觉得打游戏、刷小视频很轻松,为什么觉得学习很枯燥?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游戏的「反馈」又快又多。 每打一个怪都掉金币,玩一天能升3级,当然会让你觉得很「爽」。 但学习的时候,可能你看一整天书,还是觉得啥也不会,解一个题花了20分钟,结果也没做对,肯定会觉得「烦死了」。 但我们假设一下,如果给你一个游戏,100天才升一级,升级的过程中没有任何奖励、没有任何反馈,那你玩起来是不是觉得很烦? 所以,让你不耐烦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反馈太少、没什么成就感。 ![]() ③ 投入不够 你一定知道「心浮气躁」这个词。 其实,这四个字可以拆开看,「心浮」是原因,「气躁」是结果。 「气躁」实际上就是指不耐烦,而「心浮」是指不够投入,「沉」不下心来。 所以,不够投入也是令你不耐烦的一个重要原因。 跟大家说一个我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细节,排队的时候如果你一直盯着前面的人慢慢移动,就会越排越着急,总是琢磨着什么时候才能排到自己;但如果你排队的时候玩玩手机、和朋友聊聊天,转移了自己的注意力,排到你的时候可能都会觉得“怎么这么快”。 ![]() ![]() 那怎么才能耐得住烦呢? 著名管理学家陈春花在一次演讲中说过:我给年轻人唯一的建议,就是要“耐得住”。 耐得住烦是一种修行,也是为人处事的重要条件。“耐烦”二字,是做任何事的首要修养。既然要成事,就要做事。做事哪有不烦的,要做事,就要耐烦。 如果你能让时间,在你身上安静的沉淀下来,你的空间和未来是更加巨大的。 说到这里,还得上一些干货,成长中我们该如何增加自己的耐心,做更多有利于实现长期目标的事情呢? ① 始终保持在舒适区边缘 销售每天拜访老客户,客户关系看起来维护的很好,但是新客户从来没有增加,客户数量不断萎缩;(过于舒适) 决定开始锻炼,上来就跑半马,体验极限的感觉,但是一次性累倒后可能第二天再也不想跑;(过于困难) 个人的成长提升,我们天性愿意停留在舒适区,但如果你一次性冲进困难区,后续只能无力。 所以这两个偏于极端的方式都没办法达到长期提升的效果。 我给大家的建议是,持续保持在舒适区的边缘,既有成就又有挑战! ![]() ② 审视不耐烦背后的代价 斯蒂芬·茨威格在小说《断头王后》中写道:“命运赠送的礼物,暗中都标着价格。” 有时候我们在生活中得到的种种,背后都藏着一定的代价。 在我读大学的时候,隔壁宿舍的一个女同学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脸上长了很多痘痘,很长时间消不下去。她第一时间就去了医院,挂了号、拿了药,回来治疗。 但在她治疗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大面积爆痘的现象,所以她就很着急,越急越乱,越不耐烦。 为了快点见效,她又买了很多号称“一个星期祛痘”的护肤品,花了很多冤枉钱没效果不说,还把自己的脸刺激成了“敏感肌”,很容易泛红。 这个女同学其实很清楚,医院的正规治疗手段周期长,而且听医生的才是最正确的治疗方法,不然她也不会第一时间就去医院挂号。 但她实在太想恢复自己的皮肤了,急于求成,没认清“不耐烦”背后的代价。 ![]() ③ 延迟满足感 牺牲短期回报,以获得长期回报的能力被称为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就是先苦后甜,要我们先勇敢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后再享受更大的快乐和回报。 延迟满足感是一个人心智成熟的表现,也是自律的四个原则之一(延迟满足、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如果你选择了先甜、先快乐、先享受,那么长远的结果就会痛苦、难过。 字节跳动的创始人张一鸣是延迟满足感的忠实拥护者,翻翻他的微博,能找到很多关于延迟满足的类似发言。 他有一句格言,“以大多数人满足感延迟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在大学时,张一鸣不打牌、不玩游戏、不看碟,讲究自律。 跟随美团创始人王兴创业“饭否网”失败后,一再积淀对互联网流量本质的理性思考,最后创建字节跳动旗下内涵段子、今日头条、抖音小视频等爆款。 然而他做出来的产品,就是逆着“延迟满足感”来的,这也更佐证了他的名言。 今日头条新闻类资讯,通过推荐算法获得超强的用户黏度,抖音小视频,没有时间显示,通过滑动无缝切换视频,通过算法精确推送你喜欢的东西,所有精心设计的一切,就是让你越来越多地停留在上面,忘记了时间。 因为大众总是偏爱即时满足感,如果你能够延迟满足感,那么就超越了很大一部分人。 ![]() ④ 找到自己的生态位 原来背GRE词汇时遇到个词Niche,原意是神龛,就是墙上凹下去的一个位置,可以用来放圣母玛丽亚的小雕像。 后来也用来指悬崖上的石缝,攀岩时可以借助这些间隙向上攀登。 再后来发现生物学中也有这个概念,ecological niche生态位指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独特的位置,表示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生境最小阈值。 突然想到这个词,是因为大家总说要抵制“内卷”了,不如“躺平”。 现在节奏太快,各个行业都很“卷”,所以焦虑、竞争的情绪往往总能占据上风。 所以,有时候太想变成更好的自己,也容易把自己变得不耐烦。 要想从这种不耐烦的情绪中跳脱出来,就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方法对抗“内卷”。 可我觉得“躺平”有点类似“佛系”或者是一种无能为力了,“内卷”的反义词用Niche来表示更合适,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生态位”也能过得很舒服。 具体怎么找到Niche呢?我觉得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 调整好心态,看到压力的双面性。 一面使自己有焦虑感另一面压力也是一种动力,督促自己提升效率。 ☑ 理清思路,制定计划。 在一堆繁杂的工作中,将事情按照轻重缓急来分类处理。然后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以及在实施时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并同时做好B计划。 ☑ 不跟他人做太多的比较。 比较对象主要是自己,看自己是不是今天比昨天进步了一点,而不是特别在意他人的进程。 最后我想送给大家周岭作家在《认知觉醒》这本书里的一句话: 耐心不是毅力带来的结果,而是具有长远目光的结果。 别让“不耐烦”拉低了你人生发展的高度!无论走多远,千万别把“耐得住”这个品质丢掉,这才是你最重要的东西。 做一个“耐得住”的人吧~ ![]() |
|
来自: 毛毛虫_Claire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