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周水金
2022-06-22 12:01
发表于江西
夏天,是一个可以挥洒天性的季节。露脐装、冰淇淋、小龙虾、夜场美食…… 夏日的欢乐,让人难以自拔! 口腹之欲正在把健康推向风口浪尖。殊不知,身体中的阳气正在慢慢被损耗。几千年的中医文化,阴是指人的形体,阳是形体具有的能量。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阳气增减变化的衰退过程。夏季阳气损耗过多,最需要扶阳养心。《黄帝内经》说“阳化气,阴成形”,阳气化成人体所需要的能量,阴气形成了身体。如果人的身体没有阳气,就会变成空的躯壳。所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的根本。 我们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是否有阳气不足的现象。其实对于阳气不足的人群来说,身体上会有几个明显的异常现象出现。 比如很典型的:舌苔白腻、身体畏寒、胃脘或腰膝发凉、吃凉东西感到不舒服或腹泻。有的人一年四季都会有手脚冰凉、发虚汗的现象出现。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其实和体内阳气的缺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尤其是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都喜欢将裤腿挽起,即使到了寒冷的秋冬季节也不放下。 这样做就很容易导致寒气不断入侵体内,从而使体内的阳气越来越少、阴寒湿气却越发严重,对健康不利。更不要说长此以往免疫力降低、早衰、睡眠不好、食欲减退…... ![]() 其实当我们身体的阳气足够强盛并且流通无碍时,各种病邪都会被阳气所化。若经络瘀滞,阳气流动不畅,身体就会进入亚健康状态。 ![]() 若健康的身体就如同板结的土地,如果没有“松土”就去吃各类补品,身体不仅没有办法吸收,反而会更加阻碍脾胃的运化,加重身体的负担。 ![]() “冬病夏治”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疗法。“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疾病。“夏治”是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季节,辨证施治。 ![]()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间段,在小暑和处暑之间,为了抵御外界热邪,人体阳气总是浮于表面。 因而体内阳气就不足了,此时进行“三伏贴”“三伏灸”,顺应天时,补足阳气,可以驱除寒疾,提升身体免疫力,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 从而达到减轻和消除易发宿疾在冬季发病的概率,使一些宿疾得以治愈。冬病寒为首冬季阴气上升到达顶点,机体容易遭受寒邪侵犯,往往阳气不足。而一旦寒邪积久不散更伤阳气,就会导致内寒,抵抗力明显下降。 ![]() 寒邪入侵引发疾病,如咳嗽、气管炎、鼻炎、风湿、宫寒、肾气不足、酸麻、胀痛、淤堵寒等,其发病时间以冬季为主或在冬季加重,并容易反复发作。 ![]() 夏以扶阳为先 ![]() 三伏天,气温升高,人体内阳气上升,经络通达,气血充沛。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治疗某些寒性疾病,能最大限度的驱风祛寒,祛除体内沉痼,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 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并为秋冬储备阳气,令人体阳气充足,至冬至时则不易被严寒所伤。老祖宗善于利用季节特点对抗疾病,“三伏贴”、“三伏灸”就是冬病夏治常用的法宝。 准确的说,三伏贴、三伏灸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治病,而是预防和缓解。
今年的三伏天即将来临,针对阳气不足、肺气虚弱、虚寒疼痛、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帮助治疗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肺气肿、哮喘、过敏性咳嗽、感冒、体质虚弱易感等疾病。 适合小儿感冒、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体质虚弱易感、多汗等疾病的治疗及预防。
感兴趣的医师朋友可咨询助理 191702826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