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金羊毛:佛兰德斯战争

 佛兰德斯,也叫佛拉芒,大体位于今天比利时一带。是一个良港林立,手工业,毛纺织业非常发达的地区。佛兰德斯的布鲁日曾是欧洲工商业中心。在佛兰德斯地区建立了佛兰德斯伯国(870)。是西欧强大的诸侯国之一,因为佛兰德斯处于英法德(神圣罗马帝国)三国交界处,自身也非常富裕,所以常常卷入大国争斗,可以说是欧洲的火药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与外交手段,佛兰德斯伯国虽名义上臣服法国,但拥有相当的独立权力。在贸易上,英格兰是佛兰德斯地区羊毛的最大出口商,因此,在政治上,佛兰德斯往往更为亲近英格兰,为法国与佛兰德斯的战争埋下伏笔。
 进入13世纪,随着英法德三方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后的博弈,夹在中间的佛兰德斯处境更加恶化。1212年 时任法王腓力二世的儿子路易无理抢夺佛兰德斯伯爵费迪南的领地,致使其一怒之下转投英国。腓力二世大怒,向佛兰德斯发起入侵,佛兰德斯自知不敌,向英国与邻近的神圣罗马帝国求援。神圣罗马皇帝奥托四世与法国的宿敌英国结盟,联合佛兰德斯,共同向法国发动战争,1214年,战争爆发。英德两军,兵分两路,万余英军登陆阿基坦,德军和佛兰德斯伪军由佛兰德斯入侵法国。1214年,双方同时发动进攻。英军抢先发起进攻,腓力二世迎敌,此时,又传来德军入侵的消息,腓力二世见状,留长子路易率800骑士 2000骑兵 7000步兵牵制约翰,亲率主力迎战兵力较多,战斗力较强,威胁较大的德军。7月27日,两军于佛兰德斯的布汶遭遇,此即著名的布汶会战,交战的双方,德军内部组成复杂,各怀鬼胎,奥托皇帝地位最尊贵,名义上是联军的统帅,但仅有很少的德国封臣带来骑士追随他出征,奥托在军中没有多少话语权。步兵和骑兵各自为战,缺乏协同,腓力二世在贵族中威望较高,法军凝聚力较强。因此,战前就处于优势,双方开战,法军抢先渡河发起进攻,奥托优柔寡断,未能半渡而击,错失良机,,在医院骑士盖兰率领下,法军的右翼数百骑士抢先发起进攻,掩护还未全部渡河的法军步兵,和奥托军的左翼陷入了混战,骑士们都用剑和斧头砍杀对手,在战斗过程中,佛兰德斯骑士哪里是法国骑士的对手?被打的大败,佛兰德斯伯爵费迪南被俘。法军中军全部过河。
 与此同时,奥托亲率主力向法军中军发起进攻。击溃法军中军阵前的弩手,与后面的法军骑士打在一起。法军骑士发起冲击。尽管德军步兵的数量远远超过法军骑士,但是轻装上阵的步兵不能抵御全副武装的骑士的攻击。在交战中,腓力曾从马鞍上摔了下来,几乎被杀,但中军的法军骑士迅速守卫在国王身边保护住了他,腓力重新披甲上阵,法军骑士大肆砍杀围在国王身边的敌军步兵。佛兰德斯和尼德兰及德意志步兵很快便被击溃了,法军贵族骑士则反攻到了奥托所在的位置。法军左翼骑士乘德军围攻法军中军,右翼暴露,发起冲击,将德军拦腰截为两段。奥托魂飞魄散,临阵脱逃,德军见主帅逃走,纷纷溃败,连皇帝战旗也被法军缴获,法军大胜,此时,英军还在与路易的部队对峙,战后,法军急行军迎击英军,德军战败消息传来,英军见无法取胜,人心惶惶,狼狈逃回国内,走投无路的佛兰德斯伯爵费迪南向腓力二世投降,佛兰德斯也臣服法国。法国与佛兰德斯的第一次冲突,宣告结束。双方暂时和平了数十年。
 佛兰德斯对于法国的臣服,并非心甘情愿,佛兰德斯内部的局势也十分复杂,布汶战役之后,佛兰德斯实力最强的五大城市( 里尔、杜埃、根特、布鲁日、伊普尔) 趁 1214 年布汶之战后伯爵权力式微摆脱了伯爵的控制,在政治上进入了以市政官( 拉丁语: scabinus,法语: échevin,佛拉芒语: schepen) 为首的城市寡头统治阶段。其中,布鲁日屡次与佛兰德斯伯爵进行对抗,1270 年起,佛兰德斯对外贸易受到了严重打击。1270 年,佛兰德斯的玛格丽特女伯爵以英国没有支付货币采邑( money fief) 为由,没收了在佛兰德尔经商的英国商人财产。英国国王亨利三世采取了报复手段,没收了佛兰德尔商人在英国的财产,并对佛兰德尔实施禁运。由于佛兰德尔的纺织业不能没有原材料,伯爵被迫妥协,双方于 1274 年 7 月 28 日签订了《蒙特勒伊条约》。条约让佛兰德尔城市背负了近 5000 镑的赔款,但它们在经济战中所受损失没有得到任何补偿。条约签订之后,佛兰德斯与英国的贸易有所恢复,但英国的羊毛贸易日渐由意大利商人和德国商人掌控。此举也使得佛兰德斯在政治上也失去了英格兰支持,此后在独立战争中只能孤军作战。伯爵的独断专行遭到佛兰德斯市民与商人阶层的反对,1280年,布鲁日爆发“穆勒马耶”起义,起义者得到法国支持,声讨市政腐败,放火烧毁了部分城市官员的宅邸。遭到伯爵镇压。法国与佛兰德斯的关系又再次紧张,起义后,布鲁日像佛兰德斯其他城市一样,出现了两大政治派系: 亲伯爵的“狮派”( liebaert,或称“爪派”) 和亲国王的“百合派”( leliaert),互相争斗,法王也乘机煽风点火 。1285年.外号“美男子”的法王腓力四世继位。腓力四世与其爷爷路易九世(被称为圣路易,是一位道德品质高尚,笃信宗教的善人国王)的性格大为迥异,他做了很多震动欧洲的事。比如说,腓力四世为了足够财力支持战争,没收了法国教会财产并强征十一税,因此与教皇发生冲突。1309年,他干脆派人直接将当时的教皇绑架到法国,软禁于南部小城阿维尼翁。此后一百年间,教皇一职持续由法国的傀儡担任,教皇国从此由盛转衰。史称此事件为“阿维尼翁之囚”,而因为没有了教皇约束的意大利,则开始了文艺复兴的时代。为了支持同教皇的斗争,腓力四世于1302年召开了三级会议,这是法国历史上第一次三级会议。 此时,担任佛兰德斯伯爵的是当皮埃尔的居伊,在位前期,他与法国关系较好,双方经常展开贸易往来,或学者交流,互相通婚,然而,随着腓力四世的上台,双方关系开始急剧恶化,腓力四世企图加强中央集权,扩张在佛兰德斯的影响力,加强对封建领地与众诸侯的控制。使得居伊日渐不满,居伊再次开始向法国的宿敌——英格兰靠拢。1297年,佛兰德斯再次与英格兰签署军事同盟协议,法王腓力四世大怒。同年,腓力四世越过居伊,直接向布鲁日等佛兰德斯城市颁布特许状,允许其依照城市习惯法展开自治(此举违反西欧中世纪“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原则),佛兰德斯伯爵居伊·德·当皮埃尔立即正式宣布撤销其与法国国王的封建关系。宣告独立。双方战争爆发。 同年夏,经充分准备,法军发起对佛兰德斯的入侵行动,由于法军声势浩大,兵分多路,准备充分,加上实力对比悬殊,腓力四世又同时煽动许多城市与商人反抗封建领主的统治,佛兰德斯军节节败退,所幸英军此时及时赶到支援,与法军对峙,不愿英法双方再次爆发全面战争的腓力四世与英王爱德华达成妥协,1298年,双方在图尔奈签订和约,停战两年。战争暂时告一段落。但是,此举只是法国的缓兵之计,乘英国忙于解决苏格兰华莱士问题,撤退回国,1300年,腓力四世再次发动对佛兰德斯的进攻,法军势如破竹,连下佛兰德斯首府布鲁日,根特等地,俘虏佛兰德斯伯爵居伊及其长子罗布雷希特,腓力四世指定亲信沙蒂永的雅各为佛兰德斯统治者。由法国贵族直接统治佛兰德斯,法国贵族横征暴敛,无恶不作,过着奢侈的生活,残酷镇压佛拉芒人民的反抗。忍无可忍的佛拉芒百姓决定起义。1302年5月18日,布鲁日的狮派贵族与商人联合佛拉芒人民率先发难,数千佛兰德斯人高呼事先约定好的暗语:“庇护和朋友”乘夜发动起义,尽杀城内法国人,沙蒂永仅以身免,只身出逃。为纪念此次胜利,佛兰德斯人民将其成为“美妙的周五”,并作为纪念节日代代相传,直至今日。不久,居伊的外孙威廉·范·高罗佩也率军前来支援,成为起义军领袖,起义者声势更为浩大。此时,居伊之子小居伊也团结部分贵族,发动起义,与威廉的起义军会师,各路起义军汇合起来,围攻法国在佛兰德斯的要塞科特赖克,腓力四世大怒。派亲信阿图瓦伯爵罗伯特率军镇压,7月11日,两军于科特赖克附近遭遇。展开决战,此战,即著名的金马刺会战。佛拉芒9000(除400贵族骑马作战外绝大多数都是步兵,装备长枪或长戟)法军8000(2500骑兵,1000弩兵,1000长矛兵,3500其他步兵) 当时,佛拉芒人大量使用一种叫刺槌的武器,刺槌的形状像一个跟带铁锥的长棒,在棒头有圆桶状的铁锤头。在锤头正上方安装一根四棱铁椎,铁椎不太锋利却十分厚重结实。从结构上来说,这是一个用来砸击和刺穿铠甲的设计。刺槌一般长1.2到1.7米,重量在两公斤左右,槌顶的锥尖长度在10厘米左右。相对于长矛,刺槌的长度短,攻击范围小,但是打击力度和穿刺强度却远胜于长矛。为应对披甲的骑兵,刺槌特意强化了结构和重量,顶部锤头可以像双手长锤一样荡开骑兵的刀剑砸破铠甲,厚重的锥尖对于刺穿锁甲非常有效。刺槌最早在十三世纪被佛兰芒人应用于步兵方阵,到了十四世纪法国荷兰等国都大量使用。刺槌兵一般和长矛兵或戟兵配合使用,位于步兵方阵队列的第二排或第三排。在遭遇敌人骑兵冲锋时,第一排的长矛兵负责阻止骑兵的冲锋,同时后排的刺槌兵越过前排长矛兵贴近敌人骑兵用刺槌砸或刺杀伤战马或骑手。当敌我两个步兵方阵对冲时,这个任务是由长锤手完成的,这也是双手长锤和较短的刺槌的功能不同之所在。长锤用于砸开敌人的步兵长矛方阵,而刺槌用于杀伤敌人靠近己方步兵方阵的骑兵。由于刺槌被设计用来破甲,所以结构紧凑结实笨重,强调得是打击力度而不是反映敏捷。这种武器为游戏《帝国时代》《全面战争》系列提供了灵感,是佛拉芒长戟兵的原型。 面对强敌,佛拉芒军巧妙布阵,背靠河流列阵。两翼都有河流或者小溪保护,四周是泥泞的沼泽地,防止法军骑兵迂回。法军见状,命令侍从用木材架设在小溪上,准备过溪。但未等架设完成,大批法军步兵轻步兵便带头冲锋,并且在近战中占据了上风,眼看法军就要取得胜利。法军指挥官阿图瓦的罗伯特二世却下令撤回步兵,让骑兵出击,从而将得胜的功劳加在贵族骑兵的头上。这个昏招让佛拉芒人大喜,士气大振。 法军步兵乱哄哄地撤下去,骑兵乱哄哄冲上来,法军乱作一团骑兵被回撤的步兵挡慢了速度,又因为四周地形都非常泥泞,法军骑士冲锋威力大减,冲到佛拉芒军阵前,被排成密集阵型的佛拉芒步兵用长枪和长戟纷纷挑落马下,人仰马翻。法军骑士多次冲锋,均被佛拉芒步兵化解,士气大跌,混战三小时后,法军骑士终于不敌溃败,佛拉芒步兵如猛虎下山一般追击,法军步兵和后卫部队见前面骑士溃逃,也纷纷溃逃,法军全线崩溃。法军主帅罗伯特混战中被佛拉芒人击毙。当时的法军非常狼狈,步兵逃了10公里才收住阵脚。有1000名以上的法国骑士被刺槌打死,其中包括统帅阿图瓦伯爵,两名法军元帅和十几名伯爵,而佛兰芒人只有百余名士兵阵亡。至少五百套法国贵族骑士金马刺被佛兰芒人缴获,挂在科尔特赖克的圣母大教堂里作为战利品炫耀,此役也就以'金马刺战役’而得名。 此战证明了,训练有素的步兵利用有利地形,可以战胜敌军优势骑兵。而步兵的崛起,也将成为中世纪晚期西欧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但是佛兰德斯的独立战争并未因此结束。腓力四世即将派遣更多军队到来。金马刺战役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佛兰德斯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佛兰德斯人民继续发起进攻,威廉一度围攻图尔奈,不克退还,此后,威廉将目光瞄准了法国人盘踞的交通要塞圣欧麦及不远处的小城阿尔克,4月4日,威廉率军逼近阿尔克,会战爆发,此战,佛兰德斯军有超过上万军队,而法军只有两千,威廉轻敌冒进,兵分前后三路先头部队,二线部队,三线部队发起攻城,法军指挥官见状,率部出城迎战,狡猾的法军指挥官留下部分步兵牵制攻城的先锋部队,自己亲率骑兵佯作溃败,实则绕过佛兰德斯军先锋,借助树林掩护,绕后冲击佛兰德斯军二线部队,佛兰德斯军二线部队突遭骑兵冲击,大败,法军骑兵接着向威廉亲率的三线部队发起冲锋,威廉沉着冷静,。指挥军队摆出密集阵线,形成圆阵。所有步兵将长矛对准外围,严阵以待,法军见无法突破密集阵线,又恐攻城先头部队返回支援,使得己方被包围,在小规模交战后撤回城内。双方各自罢兵。此战,佛兰德斯军伤亡惨重,二线部队全军覆没,只得放弃攻城。全军撤退,7月,佛兰德斯军再次围攻圣欧麦,不克退还,另一股佛兰德斯军队在小居伊率领下围攻支持法国的荷兰伯爵约翰的领地济里克泽,双方战局陷入僵持。 腓力四世见战争久拖不决,放出佛兰德斯伯爵居伊,企图挑拨离间,但居伊拒绝走出牢房,使得法王的计划扑空,1304年,忍无可忍的腓力四世亲率大军,兵分海路两路,御驾亲征。由雷尼尔·格里马尔迪率领的法国海军前往荷兰伯爵,大败临时拼凑而来的佛兰德斯海军,解除济里克泽之围,佛兰德斯军大败,小居伊也被荷兰人俘虏。8月18日,由威廉率领的佛兰德斯军队主力与腓力四世亲率的法军在蒙桑佩韦勒遭遇,双方决战,佛兰德斯军基本都是步兵,处于劣势,他们组织一条从南到北的长条防御阵型,将马车拆掉轮子后铁锁连环,紧紧相连,摆成工事,步兵排出密集阵型,严阵以待,法军骑兵在腓力四世的鼓舞下,将其团团包围,从四面八方发起冲锋,冲击佛兰德斯军,法军先由正面发起数次冲击,不克退还,而后,部分骑兵在步兵的掩护下从侧面展开迂回攻击,也被佛兰德斯步兵击退,伤亡惨重。但佛兰德斯军也因骑兵前赴后继冲击而渐渐不支,伤亡增加,许多军队开始动摇。战至中午,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被迫展开谈判。但被腓力四世断然拒绝,两军僵持,不再战斗,法军开始松懈,至傍晚,佛兰德斯军队见无法再维持战线,解除阵型,向法军突然发起反攻。法军此时正在晚饭,猝不及防,突遭冲击,大败,佛兰德斯军一度冲进腓力四世中军大帐,逼近腓力四世,腓力四世临危不惧,从厨子手中接过斧头,狂呼酣战,砍倒数名佛兰德斯步兵,直至援军到来,将其救出,此次突袭,令腓力四世大怒,他披挂上马,重整队形,一骑当先,向佛兰德斯军发起冲击,许多因慌乱纷纷溃败的骑士与步兵见国王冲锋在前,也纷纷冷静下来,跟随国王冲锋,稳住阵脚,最终,在突袭中队形混乱,失去防御阵型的佛兰德斯军队遭遇法军反击,被法军团团包围,寡不敌众,全军覆没,威廉战死。法军获胜。但损失也非常惨重。然而,与佛兰德斯相比,法国人力,国力均处于绝对优势,损失容易补充,反观佛兰德斯军队接连损失小居伊,威廉等主要统帅,士气低落,战争胜利的天平开始向法国倾斜。 次月,支持不住的佛兰德斯终于与法国开始谈判,次年3月,佛兰德斯伯爵居伊病死于狱中,法王腓力四世将其长子罗布雷希特放回,任命他为新的佛兰德斯伯爵。起义军的抵抗开始失去意义,罗布雷希特号召起义军放下武器投降,不要无畏抵抗,9月,双方签订协议,佛兰德斯以作为法王封臣的名义而保持实质上的独立,但向法国割让里尔及周边地区,双方战争结束。因长期战争。佛兰德斯经济凋敝,人丁稀少,经济一落千丈。很长时间才得以恢复。而法国方面也付出惨重代价,双方两败俱伤。 腓力四世吞并佛拉芒的阴谋没有得逞,他又将目光瞄准了圣殿骑士团。十字军东征结束后,圣殿骑士团大部分撤回欧洲,他们的财富和土地让腓力四世垂涎三尺。曾在十字军东征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圣殿骑士团如今成了待宰杀的羔羊。1307年10月13日,腓力四世勾结教皇克莱芒五世,发动对圣殿骑士团的迫害。逮捕团长雅克·德·莫莱,并下密函令各地官员搜捕团员,史称“黑色星期五”。圣殿骑士团成员绝大部分都被一网打尽,腓力四世和教会以异端罪名对他们严刑拷打,逼问他们说出财宝下落,许多人被拷打至死,没死的最后也被火刑处死。但是,没有一个人说出财宝下落。1312年,教会在腓力四世操控下宣布解散圣殿骑士团,1314年团长雅克·德·莫莱被火刑处死,死前诅咒腓力四世和克莱芒五世,圣殿骑士团至此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大团长被烧死,圣殿骑士团大多数成员被害死,少量逃走,腓力四世霸占了不少财产,但腓力四世和当时的教皇克莱芒五世不久后就突然暴毙——也许是应了大团长的被火刑时的诅咒。而不久之后,围绕佛兰德斯的归属,英法双方即将再次爆发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这是后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