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笔中有个特殊的长锋羊毫品种叫齐头笔,说他特殊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制作工艺独特,齐头笔选料必须是锋颖较长的顶级细嫩光锋,制作过程中不需衬垫,每根羊毫的锋颖均与其它相齐,故名。再者,虽然历史上不乏像黄庭坚、金农、林散之等使用长锋羊毫的高手,但完全不用衬垫的长锋羊毫齐头笔实际又要困难的多.名家如此,何况常人。奇怪的是,齐头笔在我们中国鲜有人知道,但在日本却已经非常流行。究其原因,可能与日本自明治时期开始接受中国碑学思想影响颇深的缘故,长锋羊毫的使用蔚然成风。清末杨守敬与日本书坛巨匠“明治三笔”日下部鸣鹤、岩谷一六、中林梧竹等的交往的故事成为中日书坛佳话,日本书法也由此进入到新的时代,也就是从实用转向偏重艺术、抒发性情的时代,这就是现代日本书道的缘起。日本自战后,书坛不断涌现一些新的书风,主要特征是越来越脱离书写而变成几乎无法识别的纯艺术形式,即今天我们所谓的日本现代书风。从书写工具来看,主要特征是长锋羊毫特别是齐头笔的广泛使用。日本书法的源头是中国文字,千百年来,日本一支遵循着二王正统的书法理念。而日本正仓院保存的天平笔,则是中国古代鸡距笔的古代仿制品。就是现在日本顶级的制笔师傅依然承认,他们的制作技艺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包括最好的羊毫材料仍然需要不断的从中国进口。制作齐头笔的顶级羊毫料非中国不行。1972年,日本首相特地向苏州湖笔厂定制了右军书法无上妙品等纯羊毫毛笔,使得中国的湖笔在日本名声大震。日本书家、经销商纷至沓来。当时任苏州桃源湖笔厂厂长的宋锦康消息灵通,他首先生产起日本人流行的齐头笔,选料做工是国内一流,但价格要比日本同类价格便宜很多,一下子吸引了日本人的目光,桃源湖笔厂也因此华丽转身,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80年代日本一个庞大的兰亭书法代表团访问桃源湖笔厂,并且大量订购了精品太笔等齐头笔,进一步扩大了该厂蒙字牌湖笔在日本的品牌影响力,也由此拉大了与国内几个大湖笔厂的差距,在以后的极盛时期该厂的经济效益一度超过整个湖州善琏镇的总和。宋锦康是什么神人,如此厉害!几年前读了程建中的湖笔制作技艺一书,对他有了比较具体的了解,直至去年在上海有幸拜访了这位传奇的百岁老人,钦佩之情更深一层。老人讲自己12岁学习湖笔全套制作技艺,日本轰炸时,逃难到苏州做笔为生。解放后,曾经发起并成立了善琏湖笔合作社,也就是后来善琏湖笔厂等的前身。他还写信给毛主席,希望国家支持湖笔的生产,并得到了回复,使得善琏的湖笔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正是因为宋锦康的能力超群,大家推举他为善琏湖笔合作社的销售经理,经他销售出去的毛笔占到全镇一半以上,大家都称它“宋半镇”。在现代湖笔史上,宋锦康绝对可以算是一个传奇人物! 下图是80年代日本兰亭书法代表团采购的长锋齐头笔之一-顶品太笔 齐头笔国内使用者不多,很多国展高手被戏称尼龙高手,有的书法家居然经典的纯羊毫品种玉兰蕊等都没有用过,不要说齐头笔了!“软则奇怪生也”,书法与武术中的以柔克刚一样无不体现伟大的中国哲学思想。长锋羊毫特别是齐头笔运用则是书法登峰造极的重要体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以传统文化的复兴为显著标志,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任重道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