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桃树主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要点

 止水拥云 2022-06-22 发布于湖南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采摘的兴起和桃树经济效益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桃树作为种植方向。但是在桃树种植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的病害管理技术,经常遇到病害危害却无法解决的情况,最终导致果实品质和产量大幅下降, 严重影响种植效益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桃树几种不同病害的症状特点、发生规律和防治要点来帮助果农朋友切实解决桃树病害问题。


一、桃树穿孔病
为害桃叶形成穿孔的病害主要有三种,即桃树细菌性穿孔病、褐斑穿孔病和霉斑穿孔病。


(一)发病症状 


1. 细菌性穿孔病

病原菌为黄单胞杆菌,主要危害叶片,也侵害枝梢和果实。叶片发病初期产生半透明水渍状斑点,后发展成黄白色至白色圆形小斑点,直径0.5-1毫米,以后病斑干枯脱落,形成细小穿孔,穿孔严重时也会导致早期落叶。

图片


2. 褐斑穿孔病

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核果尾孢菌,病叶产生褐色、略带轮纹的圆斑,病斑边缘紫色,直径1-4毫米。

图片


3. 霉斑穿孔病

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嗜果刀孢菌,病叶上出现浅黄绿色至褐色病斑,病斑边缘紫色,直径2-6毫米,圆形或者不规则形。幼叶被害后大多焦枯,不形成穿孔。

图片



(二)发病特点


1. 细菌性穿孔病

病原菌在枝条溃疡病斑内或病芽内越冬。第二年春天气温上升(开花前后),潜伏的细菌开始活动,形成新病斑,并溢出菌脓释放大量细菌,借风雨及昆虫传播。每年5月份该病出现,7-8月份发病严重(梅雨季节和台风季节是全年发病高峰期)。

2. 褐斑、霉斑穿孔病

病原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在病叶、枝条或者芽内越冬。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传染嫩叶。病部再产生分生孢子再侵染新的叶片、新枝和果实。褐斑穿孔病和霉斑穿孔病在春秋雨季发病快,夏季干旱时发病缓慢。

(三)药剂防治要点 


在田间生产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三种穿孔病混发的情况,给我们防治带来难题。在此特别推荐日本曹达株式会社的中昇布津50%甲基硫菌灵+2%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该药剂可以同时解决桃树三种穿孔病危害的问题。

图片

药剂预防阶段: 

一是萌芽前(休眠期),树体及地面喷施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进行清园;

二是萌芽期(开花前)和谢花后各喷施一次中昇布津 400-600倍。

药剂防治阶段:

果实生长阶段观察到桃树穿孔病初期的症状特征后,及时喷施中昇布津400-600倍,间隔10-15天,喷施第2次。通过全年4次左右的防治能够很好地解决三种穿孔病混发的问题。

二、桃树流胶病

桃树流胶病分为侵染性流胶病和非侵染性(生理性)流胶病两种类型。



(一)发病症状 


1. 侵染性流胶病

病原菌为子囊菌亚门葡萄座腔菌,主要发生在桃树根颈、主干、枝杈等部位,也可危害果实。枝干受害产生水泡状隆起,并有半透明树胶流出,后期胶变褐、变硬,受害处变褐坏死,严重的枝干枯死。

图片


2. 非侵染性流胶病

为生理性病害,发病症状与侵染性类似,多因冻害、病虫害、雹灾、冬季修剪过重、机械伤口等引起生理性流胶,此外土壤黏重、积水、树上结果过多、树势衰弱等也会诱发非侵染性流胶病。

图片



(二)发病特点 


侵染性流胶病原菌每年3-4月弹射出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从皮孔、伤口及侧芽侵入,流胶的病理过程发生在幼嫩的木质部分。
非侵染性流胶病发生后,容易再感染侵入性病害,尤以雨后为甚,树体迅速衰弱。


(三)药剂防治要点 


用日本曹达株式会社的甲基托布津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200倍配合加拿大阿卡迪安公司的藻美收(海藻肥)150倍涂刷主干,主干涂刷之前,先用刀片把流胶部位的胶状物刮除干净。每次涂刷间隔1个月左右,全年涂刷3-4次。


三、其他几种桃树真菌性病害


(一)主要病害 


1. 桃树缩叶病

病原菌为子囊菌亚门的畸形外囊菌,桃树早春发病后,引起初夏早期落叶。

图片

2. 桃树白粉病

病原菌为子囊菌亚门的三指叉丝单囊壳菌和桃单丝壳菌,入夏后白粉病引起早期落叶,果实发病后造成褐色斑点或斑块。

图片

3. 桃树疮痂病

又名黑星病,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的嗜果枝孢菌,主要危害果实,其次为害叶片和新梢。

图片

4. 桃树炭疽病

病原菌无性态为半知菌亚门胶孢炭疽菌,有性态为子囊菌亚门桃炭疽菌,主要危害果实,流行年份造成果实腐烂和落果。

图片



(二)药剂防治要点 


以上病害除桃树流胶病外,在防治桃树穿孔病的基础上,可以优选其他药剂,进行统一防治,药剂防治时期如下。

1. 萌芽前(休眠期)

萌芽前桃园喷施5波美度石硫合剂清园。

2. 萌芽后(花前)

采用中昇布津 400-600倍混配意大利意赛格的佳备(9.5%嘧菌酯+7.5%四氟醚唑悬浮剂)2000倍喷雾防治。

3. 谢花后

用中昇布津 400-600倍混配住商农资的满奇(15%吡唑醚菌酯+15%苯醚甲环唑悬浮剂)1500-2000倍喷雾防治。

4. 果实发育期(幼果期、硬核期、膨大期)

根据发病初期的症状特征,采用上述方案及时进行防治。

总之,桃树病害的防治需要综合考虑,除了必要的药剂防治外,平常还需结合农业防治(修剪等)、物理防治(套袋等)和肥水管理。

图片、文字:徐锰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