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镍钴锂稀土:21世纪能源危机下的繁荣关键

 昵称22998329 2022-06-22 发布于北京

今年3月初,镍价曾一度瞬间狂涨、创下每吨10万美元的历史新高,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引发一片恐慌。此事标志着,自俄乌战事爆发以来震惊全球市场的一次重大金属危机。随着西方国家积极对俄罗斯实施制裁、摆脱对俄天然气的依赖,加上全球零碳排的长远目标,镍、钴、锂等稀有金属资源变得越来越重要,俄乌战争更是在地缘政治的博弈中,进一步加速这个过程。

若说汽油是20世纪的关键资源,许多专家则相信本世纪将会属于用于生产洁净能源的矿物。随着全球欲减少依赖化石燃料的趋势下,像镍这样的稀有金属将在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考虑到引领未来世代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不论是再生能源、电动车、5G等,都需要使用各式各样的矿物,如镍(nickel)、钴(Cobalt)、锂(Lithium),以及稀土(Rare-earth element, REE)。其中,以电动车核心电池为例,使用锂、钴等矿物采用最多。

如今,欧盟国家因应乌克兰局势希望尽快摆脱过往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开始计划大规模增加太阳能和风能建设。近期,欧盟委员会表示,欧盟需要在未来五年内额外筹集2,100亿欧元(约1.77万亿港元),以支付逐步淘汰俄罗斯化石燃料和加快转向绿色能源的费用。


欧盟委员会还提议,到2030年的能源结构欧盟应有45%来自可再生能源,较去年提出的40%目标有所增加。此外,欧盟也希望到2030年将能源消耗较十年前减少13%,而欧盟的最新减排目标,包括在2035年取缔使用化石燃料的汽车,力争2050年实现碳中和。

3月31日,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也表示:「为美国制造建设洁净能源未来,将有助于维护我们的国家安全,我们需要结束长期依赖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进口来支撑未来。」此前,他授权使用《国防生产法案》鼓励在美国国内包括镍、锂、钴、锰和石墨等关键矿物的生产和加工,以便制造电动汽车电池和存储再生能源所需的材料。


世界银行于5月中指出,未来数十年打造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和生产电动车所需要的金属可能会出现需求激增、进而推高金属价格并为金属出口国带来意外收益。世银认为这或许意味着全球或将出现变革性替代趋势,转向洁净能源的方向将导致对镍、钴、锂等需求呈现永久性增长,化石燃料用量则会在未来开始逐步缩减。

这些一切也使得关键金属的重要性日益明显。

图片

资源新贵:镍、钴、锂、稀土

一般人较为熟悉的关键金属有稀土,它是钪、钇、镧系17种元素的总称。稀土广泛应用于生产各种产品,涉及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现时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出口国,约占全球市场的95%份额,储量则占世界总储量的53.5%。

过去十年,中国积极开采稀土,加上布局相关产业有成,还有近年不断强化的「一带一路」倡议,掌握了非洲重要矿产开采权,更进一步坐稳稀土大国的宝座。近年,因应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供应链危机等因素,导致矿场生产与物流受阻,还有各国战略考量,进一步限制稀土出口,导致稀土水涨船高,成为各国企业争相抢夺的珍贵资源。

以钕磁铁(Neodymium magnet)为例,它是世界使用最广泛的稀土磁铁(rare-earth magnet)之一,主要采自中国,价格自2020年以来已翻了三、四倍(见下图)。

图片

属于稀土类别的钕(Neodymium)过去三年价格大幅走高。(tradingeconomics)

除了稀土外,备受关注的金属还有镍、钴、锂,以及其他10多种矿物,均是专家普遍认为对世界能源转型至关重要。因此,那些有开采和加工这些矿物能力的国家拥有很大的优势。

它们的价格可能会在很长时间内不断创下历史新高,这一趋势打破了国际市场价格浮动的常态周期。德国经济研究所研究员Lukas Boer表示:「如果对这些金属的需求增长得不到满足,价格还将会飙升。」


据TrendForce表示,镍作为电动车动力电池制造的上游关键原料,在动力电池中主要用于三元正极材料的制造。2021年全球镍矿产量约为270万金属吨,印尼镍产量占到全球总产量的37%,排第一位;其次是菲律宾占13.7%、俄罗斯占9%。而中国去年镍产量仅占全球总产量的4.4%。

钴是为电子设备及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的锂离子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这解释了不少企业对这种金属的兴趣不断增长。根据金属权威分析机构CRU估计,全世界约有300家公司在勘探钴矿牀。目前,世界上的钴絶大多数来自刚果民主共和国。

锂则主要来自澳洲。锂电池的能量密度高,可以满足市场对细小和高功率的需求。随着电动车的普及,传统镍氢电池和铅蓄电池的地位逐渐被锂电池所取代。据日本民间调查公司《富士经济》(Fuji Keizai)研究预估,锂离子电池的全球市场规模到2025年将达到12.33万亿亿日圆 (约7,600亿港元),较2020年增加84%,主因是世界各国推动节能减碳,带动电动车和家用蓄电池的需求扩大。此外,中国内陆积极推动巴士和的士电动化,燃油车将陆续淘汰,使得锂电池需求高涨。

稀有金属的发展之所以关键,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提取这些金属的采矿项目一般平均需时16年才能投入运营。此外,Boer解释这些矿物未来十年的短缺可能会更大,他估计未来20年,这些金属的总产值可能会翻两番。相关几种金属的生产商就可以在这段时间创造与石油行业相同的收入。他指出:「这些金属可能成为新的石油,中国通过对其他国家的投资,例如在刚果的钴生产,已经成为最大的参与者。」

图片

势成各国繁荣关键?

俄乌战争对稀有金属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也是这个领域的重要持份者。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属供应商之一,这些金属用途十分广泛,从铝罐、铜缆到汽车零部件等应有尽有。

俄罗斯还是世上第二大钴和铂出口国,以及第三大镍供应国。假如西方国家持续制裁俄罗斯,相关的关键金属价格或会进一步上涨,有可能为全球金属商品市场投下震撼弹,引爆断链危机。

镍期货的交易价格经过3月初以来的数周混乱,已回落低于每吨 29,000 美元的水平,但今年价格至今亦上涨近47%。

俄罗斯镍金属出口的全球比例为49%、钯42%、铝26%。由于镍可用于厨具、手机、医疗设备、运输、建筑和电力装置,钯则是用于触媒转化器、电极和电子产品;一旦俄国刻意限缩这些原物料的出口数量,其产生的后果将是全球物价上涨的巨大压力。此外,半导体制造的相关原料也可能会受到牵连。

德国商业银行策略师Daniel Briesmann指出,俄国占全球钯生产的38%。由于无法在别处弥补供应中断,因此市场可能会面临陷入严重供应短缺的风险。

为应对俄乌战争、新冠疫情、全球供应链危机、逆全球化等最新国际局势,欧美各国因而积极寻求能源转型,以减少当前和未来对其他国家的依赖,其中包括中国和俄罗斯。意识到上述种种危机的各国政府,也正在急于确保稀土、锂和硼等关键矿物在国内的供应,希望为未来的电动车、卫星、风力涡轮机产业做出最有利的发展布局。

不过,由于各国能源现况、需求不一,各国或许关注的矿物也不尽相同,他们均会因应自身的能源转型、减排目标等,在不同的关键金属领域竞争,务求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以至话语权。但有专家早已警告指出,那些经济上严重依赖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出口的国家,有可能遇到竞争力减弱的风险。

国际能源署 (IEA) 分析师金泰润(Tae-Yoon Kim)表示:「目前很难知道哪些国家将从能源转型中受益最大,因为这将取决于这些国家在生产链中所处的位置。」然而,他认为到2040年对这些矿物的需求将迅速增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些无疑是主导未来的矿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