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公公遭难,仨儿媳各怀心思,侄子敦厚,傻人更有傻福气

 老大姐嗨 2022-06-22 发布于山东

早年间,汲县郊外有户姓孙的人家,家主叫孙才,五十多岁年纪,身体还算硬朗,老伴姓丘,小其一岁,宽厚仁慈。

孙才是个老车夫,农闲时帮人拉货挣钱,他做人厚道,很得主顾信任,接得活多,挣得自然就多,也是靠此,才能将三个儿子抚养长大,成家立室。

孙才的大儿子叫孙福,娶妻陈氏,生有一子两女,次子叫孙德,娶妻邓氏,生有一子一女,三子孙义,娶妻胡氏,生有一子。

孙家是个大家庭,住在一个大院子里,孙才夫妇住后院儿,前面依次是孙福一家、孙德一家和孙义一家。

孙才很享受大家庭的生活,所以三子成婚后,一直没有分家,十几亩田一起种,饭在一起吃,十几口人欢聚一堂,相处也算和睦。

儿子都已成家,孙子孙女绕膝陪伴,一大家人虽谈不上富足,但也衣食无忧,按理说孙才应该歇歇劳,颐养天年了,可他并不服老,依旧出去揽生意。

文章图片1

别看孙才年纪大了,可挣钱的本事却一点儿都不差,一家十几口的日常花销,都是他的,而且还有剩余。

到了孙才这个年纪,要钱何用?给儿孙们花掉才最幸福,为此,孙才干劲儿十足,一点儿都不觉得辛苦。老伴儿见他乐此不疲,也就不加劝阻。

这年秋上,邻镇药商葛掌柜,雇孙才往怀庆府拉车货,给的工钱优厚。当天一大早,货物装好,孙才启程而去,葛掌柜是老主顾了,对孙才很信任,就没有同往。

第三日下午,丘氏和三个儿媳在院子择菜,几个孩子在一旁玩耍,这一幕画面甚是温馨。就在此时,一男人慌里慌张跑来,便跑还边喊:“二嫂,孙大哥出事儿了。”

此人叫蔡成,是附近的货郎,此时他满脸大汗,一副焦急之情。听到蔡成的话,又看见他现在的表情,丘氏心里一怔,险些栽倒,她勉强撑着身子问道:“蔡兄弟,你孙大哥出什么事儿了,仔细说来。”

蔡成抹了一把汗,喘气说道:“孙大哥在二十里外杜家庄撞了人,被扣起来了?”

“啊!”话音落地,丘氏和三个儿媳同时发出惊讶之声,丘氏道:“怎么回事,你说详细一些。”

蔡成道:“孙大哥在杜家庄撞了一辆马车,车是“杜阎王”家的,里面坐着杜阎王的母亲和女儿,应该受了重伤,孙大哥被杜家护院扭着押进杜家大院,我小舅子李河去杜家庄送货,正好看到,二嫂得赶紧想办法,以杜家的为人,迟了会出人命的。”

文章图片2

丘氏一听丈夫撞了杜阎王的母亲和女儿,早已吓得魂不附体,一下坐在地上,不知如何是好,三个儿媳也面面相观,惊魂不已。

几个邻居刚才看到蔡成风风火火的样子,也纷纷赶来,得知情况也是心中害怕,替孙才担心。

这个“杜阎王”是什么人?为何人们听到他的名字如此害怕?

原来杜阎王是他的绰号,他真名叫杜维方,五十来岁,他不仅是杜家庄的首富,在方圆五十里之内也排得上号。

杜维方有三个儿子,其中两个在衙门做事,可以说是手眼通天。大约在七八年前,有个叫刘封的年轻人得罪了杜家,杜维方命人将其抓到家里,打折了一条腿,几日后,杜家有个叫张二的下人被打死,听说与刘封之事有关。刘家也是富户,竟然连官都没敢告,此事就不了了之。

不久后,有个郎中去杜家,为杜维方的儿媳妇看病,几日后,这个郎中被打残双手,赶出杜家庄。

这两件事后,人们背地里开始议论,说杜维方没有他父亲的和善,为人刻薄吝啬、心肠歹毒,除了对庄子上的人还算和气,对待其他人和家中下人很是残酷,他当家的这十多年,处死的下人有好几个,这些下人都是卖身到杜家,而且杜维方的两个儿子在衙门做事,所以无人敢管。

传言愈来愈烈,人们背地里就给杜维方起了个绰号,叫作“杜阎王”,庄外人无人敢惹杜家,走路都绕着他家大宅,生怕惹上麻烦。

邻居们得知孙才惹了杜阎王,都不敢插手,安慰了丘氏几句,纷纷回去了,蔡成也安慰了几句,也匆匆离开。

文章图片3

过了好大一会儿,丘氏才缓过神儿来,她让三个儿媳赶紧将儿子们叫回来,筹些钱去杜家,倾家荡产也要将丈夫救回来,儿媳们答应,纷纷出门。

老大孙福是个木匠,此时正在邻村,给大舅哥打家具,陈氏来到哥哥家,将事情告诉了丈夫,孙福听完大惊,这就要放下活回去,不料被妻子一把拉住。

陈氏说:“当家的,父亲招惹的是杜阎王,看来这次凶多吉少,就算能保住性命,也得赔个倾家荡产,你可不能去,万一有个闪失,我和孩子怎么办?”陈氏的哥嫂也同意妹妹的意见,不希望孙福去冒险。

孙福是个窝囊废,父亲出了这么多大的事,妻子一句话就给劝住了,他问:“父亲这样,我作为长子,怎么能不去?”

陈氏想了想,突然拿起身边一根木棒,使劲儿朝丈夫小腿砸下去。孙福“哎呀”一声惨叫,坐在地上。

陈氏说:“找夹板固定上,就说做工摔折了腿,走不得路,我们可以出点儿钱,让二弟和三弟去杜家赎人。”就这样,作为长子的孙福,竟然听了妻子的话,为自身安全将父亲抛之脑后。

老二孙德在镇上布庄做伙计,他不像大哥那样窝囊,但为人精于算计、而且无良怕事,得知情况后也不想去杜家镇,打算出些钱,让大哥和三弟去,可一时之间想不出什么办法。

这时,布庄东家来了,安排掌柜去开封取一批货,孙德眼睛一转,有了主意,他主动请缨,去开封取货,掌柜和东家都没有拒绝。事不宜迟,孙德即刻和另一个伙计,起身赶往开封,他交代妻子,将家里所有钱都拿出来,交给大哥和三弟。

老三孙义识得几个字,在邻村黄财主家做账房,妻子胡氏找到丈夫,说明情况后,也不愿意他去冒险,孙义比二哥还奸诈,他让妻子告诉家人,就说自己不在黄家,一大早就陪老夫人去了大名府,估计得五六天后才回来。

文章图片4

一个时辰后,三个儿媳都回来了,老大孙福拄着拐杖,装出一副举步维艰的样子,也回了家。几人将情况一说,丘氏犯了难,儿子们都去不了,自己和儿媳又是妇道人家,这可如何是好?

正在犯愁之时,门外来了一汉子,见到丘氏便问:“二婶,听说我二叔出事儿了,到底是啥情况?”

丘氏道:“你来了就好了,你二叔撞了杜家庄员外杜维方的母亲和女儿,被杜家扣起来了,我本打算酬谢银子,让他们去赎人,可你大哥摔折了腿,二哥去了开封,你三兄弟去了大名府,一时半会儿回不来,我正发愁呢。”

汉子听完说道:“岂有此理,就算撞了人,也不能私自扣留吧,二婶你放心,兄弟们去不了,还有我呢,我这就去杜家庄问了明白,该赔钱赔钱,但不能扣着二叔。”

丘氏赶紧回屋,将钱全都拿来交给孙胜,孙德见此,赶紧让妻子陈氏回屋拿钱,邓氏和胡氏见状,也回屋去取。不一会儿,妯娌三人将钱拿来,丘氏看着她们手里的钱,不由一阵苦笑。

汉子似乎看出了什么,说道:“二婶别担心,我媳妇有两件首饰,很是贵重,一会儿我带上,应该差不多,先不多说,我现在就走。”丘氏感激,有交代了几句。

这汉子是谁?为何如此仗义?原来这人叫孙胜,是孙才的侄子。孙才兄弟二人,孙胜就是大哥的儿子。大哥大嫂过世时,孙胜只有十二岁,孙才夫妇视侄子如亲生,抚养其长大,给其成家立室,孙胜也把二叔二婶当作父母。

孙胜回家后,和妻子说了情况,妻子善良感恩,赶紧将首饰拿出,给丈夫带上。孙胜不敢迟疑,骑上自家那匹骡子,赶往杜家庄。

文章图片5

杜阎王的恶名,孙胜早有耳闻,来到杜家门口时,说实话他心里也有些发憷,但为了二叔,也顾不得这么多,上前敲门。

片刻,大门打开,一个老者走出来问情况,当孙胜说出来意后,这老者将其带进院内,一直走到后宅偏厅。屋内站着三四个人,正在说话,老者对一个五十来岁的人说道:“老爷,这位小哥是那车夫的侄子。”

这人听完,赶紧走过来,说道:“在下杜维方,令叔为了救我母亲和女儿,升上不轻,多亏老天眷顾,这几位郎中救治后已经脱离危险,估计再有半个时辰就能苏醒。”孙胜听完一头雾水,杜维方看出异样,就将前因后果说了出来。

原来当天孙才返家,路过杜家庄,在庄外碰到一辆飞驰的马车,车后有个汉子追赶,脸色焦急,看来车上坐着有人。

孙才一向仗义,赶紧将自己的马车横在路上阻挡,那匹受惊的马稍一迟疑,孙才几步赶上去,抓住了缰绳,这时候,那马又发力前冲,结果两辆车都歪在沟里。

受惊马车上坐着两个人,就是杜维方的母亲和女儿,她们只是收了惊吓,并无受伤,可是孙才却被压在马车下,昏死过去。此时杜家人已经问询赶来,见状后,就将孙才搀扶回家里。

说来也巧,蔡成的小舅子李河刚好打此经过,他误认为孙才撞了杜维方的母亲和女儿,被杜家人押进宅中惩治,这才有了蔡成报错消息的情况。

半个时辰后,躺在床上的孙才苏醒过来,郎中把脉后说:“没事儿了,腿脚胳膊和身上都没有伤,只是被车辕子砸了下头,现在也无碍了,我开个药方,吃上两服药,保管恢复如初。”

杜维方很高兴,赏了郎中不少银子,让管家送出去。然后吩咐下人,赶紧准备酒宴。酒席宴上,杜维方再三敬酒,还让管家拿来二百两银子,要感谢孙才,孙才执意不收,这样杜维方很感动。

文章图片6

吃过饭后已经天黑,孙才起身告辞,杜维方劝阻,他说:“郎中开的药已经抓来,下人正在煎熬,孙大哥一定要在我这待上五天,等吃完这两服药,再让郎中确认一下,保证痊愈我才能放你走,这是我的意思,也是家母的意思,你可千万不要推辞。”

孙才道:“可家里......”

“孙大哥放心,我已经让下人去了府上报平安,此时应该已经到了,你就放心吧。”杜维方笑着说道。一片心意,孙才不要拒绝,就暂时留了下来。

五天时间,杜维方对孙才叔侄倍加照顾、如同上宾,闲聊之间也得知了孙才家的情况。孙才的伤没有大碍,但他心里却生了病,那就是心寒之病。

三个儿子是自己一手养大,脾气秉性太过了解,孙才能判断出来,儿子们碍于杜家的恶名,就忘了自己这个父亲,这三个不孝子真是混账,还不如侄子孙胜,想到此处,他心里发寒。

第五日,孙才叔侄起身告辞,回家的路上,孙胜问孙才:“二叔,人们都管这个杜维方叫杜阎王,可我觉得他怎么一点儿都不像呢?”

孙才道:“哎!人们那是乱嚼舌头,前日我和他们家的管家聊了半宿,才知道当年人们谣传的那几件事情的真相。其实当初那个被打断腿的刘封,是个无良之人,他刁奸了杜家的一个丫环,才遭此报应,那个被打死的张二,就是给刘封牵线的,还有被打断双手的郎中,其中是个骗子,害了不少人,杜员外打断他双手,已经是开恩了。”

“可为何人们都造谣他狠毒呢?”孙胜不解。

“许多人都是人云亦云,再加上杜家豪富,难免遭人嫉恨,造谣中伤在所难免了,以我看来,这个杜员外是正直善良之人,你看他对家中的下人态度,就明白了。至于手段强硬也是对那些歹人,像他这种管理这么多人的一家之主,没有硬手腕儿是不行的。”孙才一边说一边想着自己那三个不孝子,心中悲凉。

文章图片7

孙才回家后,孙德的腿伤好了许多,老二老三也都回来了,这哥仨见到父亲,又是流泪又是痛哭,丘氏和三个儿媳也暗自神伤,大家都是一副悲喜之色,可孙才看的出来,除了妻子丘氏,其他几个都是装的。

不久后,孙才给三个儿子分了家,他们老两口单独住在旁边院子,孙才身体依旧硬朗,还是接些生意,不过都是短途,一天之内能回来的活儿,挣的钱足够自己和老伴生活无忧。

孙胜夫妇拿二叔二婶当成了父母,每天晚上都过来陪他们说话,做了什么可口的饭菜,就请孙才夫妇过去一起吃,老两口也不客气。

半年后的一天,杜维方突然来找孙才,一来是过来看望,感谢恩情,二来是和他商量一件事儿。原来杜家的老管家过世了,杜维方想物色一个忠心、正直的人接替,他一下想到了孙胜。

杜维方认为,孙胜知恩,为了二叔甘愿冒险,比亲生儿子都可靠,这让的人用起来踏实。侄子的人品,孙才最熟悉不过,他和自己去世的大哥一样,重情重义,于是就在杜维方面前将孙胜夸奖一番。

几日后,孙胜就去了杜家庄,做了杜家的管家。孙胜虽然敦厚,但并不愚钝,他脑子很灵光,帮着杜维方打理家业,无论铺子生意、还是田间收租,都打理得井井有条,杜维方对下人从不吝啬,孙胜也慢慢变成了富家。

(故事完)

写在最后:

曾经有个朋友说过:一个人能不能交,看看他孝不孝就可以了,不孝之人绝对不交。这话颇有道理,一个人如果连父母都不孝顺,你还能指望他什么?

在古代,不孝是一种严重的犯罪。《孝经·五刑》中写道,“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隋唐律中,不孝被列属“十恶”范畴,宋、元、明、清各个朝代都一一沿袭。古代统治者以不孝罪打击不孝行为,是以长幼不平等为基础,以牺牲子女们的合法利益为代价的。但是,不孝罪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在不孝罪的治理下,形成了尊老敬长的社会风尚。

文中孙才的三个儿子,在父亲为难之时相继躲开,确实孝道有愧,不配为人子,反而侄子孙胜顾念亲情和恩情,倾其所有搭救二叔,他的品德也得到了杜维方的赏识,雇其做了管家,孙胜也为此发达。

所谓养不教父之过,三个儿子都不孝,这不是巧合,肯定是孙才夫妇再教育引导上出了问题。

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师,千万不要在儿女教育上偷懒出问题,否则害的不仅是子女,还有你自己。

民间故事:姑嫂拜佛,小姑子进房就睡,婆婆警觉,一把篝火辨真相

民间故事:儿媳穿婆婆衣服上吊,阁楼一件红内衣,揭背后离奇真相

民间故事:公公寻花,婆婆问柳,不知何人推波助澜?富家险遭惨变

民间故事:无意购锦盒,引小贼入门,夫妻设计捉拿,揭开背后真相

民间故事:男子上门“拉帮套”,原夫暴亡,详查才知感人真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