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风》 编者:张建云 赵志国 在2017年年初,第一本关于家风的书籍,很欣慰。书中收录近百位作家对家风、家教、家规、家训等方面的见解。道理浅显却寓意深刻强。“也许,我们只是一群离开家太久的孩子,在前进的路上跑的无暇回头,慢慢忘了回头。而传统的八仙桌就摆在那儿,糖果也备在那儿,所有的物什并没有离开家园一寸”,阳光从窗格子上漏下来,我们看到岁月如金。 《惜君如常》 雪小禅 延续小禅一如既往的散文风格,文字干净清冽,字字珠玑。读她的文字,总觉得意犹未尽。“一个人经过千锤百炼过尽千帆,还能有粒柔软的心,经过爱、挫折、伤害,依然如少年绽放,还能保持精神上的明亮,并且用细腻和深情来化解俗世的粗糙和俗气,这是上天给予的福报” 《狼图腾》 姜戎 以狼为叙述主体,讲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知青陈阵在内蒙古草原插队时与草原狼、游牧民族相依相存的故事。人类失去的不仅是草原不仅是狼,真正失去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价值观;失去的是中华民族早期的图腾:自由、独立、顽强、勇敢的精神、永不屈服、决不投降的性格、意志和尊严。 《童年印记》 于平 任凭 偶然在网上浏览,发现和自己的书《童年印记》同名。立马买来拜读,作者是著名剪纸艺术家于平、任凭夫妇。书中充满童趣、童谣、童玩。插图是剪纸,文章短小,妙趣横生,不仅我喜欢看,母亲也喜欢,常常边读边乐,很想上门去拜访二位老师,畅谈不一样的童年。 《一九八四》 乔治·奥威尔 经典反乌托邦、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你发出的每一个声音,都是有人听到的,你做出的每一个动作,除非在黑暗中,都是有人仔细观察的”。作者在书中“老大哥”、“双重思想”、“新话”等词汇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关于政治性的小说我读的有些吃力。 《月亮和六便士》 威廉· 萨默赛特·毛姆 较之《一九八四》读起来轻松顺畅许多,第一人称的写法更有代入感,描写了一个一心追求艺术、不通人性世故的怪才。据传小说原型是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因此它们的意义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因此我们只能孤独的行走,尽管身体相互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的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毛姆的童年孤寂凄清,性格孤僻、敏感、内向。 《源泉》 安·兰德 80万字,读的激情万丈,讲述天才建筑师霍德华·洛克单枪匹马辩护自己的创造产权的问题,是一部为人权辩护的书籍。 该书推崇理性,是青年志气与个人精神的象征,对青年志气的认可,歌颂人类荣光,显示人类的可能性有多大。 这本书是咪蒙公号推荐,还有下面这本。 《送你一颗子弹》 刘瑜 刘瑜,七零后女性作家,写政治柔中带刚,不煽情不偏激,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把权利、民主、国家等描述出来,细腻中有诙谐,恰如书名一样,论他人、论自己、论人生意义,让文字像子弹一样射入大脑。这本书,乍一看,不适应,字体偏细长,误以为盗版,问询客服,答属于单册加印版。 《冬牧场》 李娟 先加李娟博客,后跟踪买书。书中细致描写了阿勒泰南部冬季牧场的点滴生活。一直被书中描写的“羊粪灰烤馕泡进牛奶,加一勺黄油,美味至极”所诱惑。后来,果然在下班路上遇到卖烤馕的,整一个回来,咬一口试吃,那真叫一个硬,门牙差点咯下来。 《红拂夜奔》 王小波 “有趣”是王小波的标签,通过现代和古代两个故事交叉,描写四个人物李靖、王二、红拂、虬髯公,批判知识分子在权力场域中的灵肉异变。语言有点乱,有点天马行空的臆想。只要不假装,我们每个人都不天真。 《我们仨》 杨绛 讲述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一位百岁老人,在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相继过世后,用平淡的文字里记录仨人的生活点滴,是缅怀,也是解脱。全书风格平和,“剩下的这一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 《如果春天去看一个人》 雪小禅 你看,就是这样喜欢雪小禅,书名总是令人眼前一亮,如果春天去看一个人,那是怀着多么美好的情愫和期待,万物生长。她说,我们寻的找的,大抵是和我们精神上有触通的那个人,不分男女不分年龄,那只是形式。关键是心,有心,足矣了。小禅老师的每个字都带着恰到好处的温度。 《一个人的村庄》 刘亮程 刘亮程,种过地,放过羊,当过十多年农机管理员,自称“老农民”。喜欢读描写乡土文学的文字,因为朴实、沉静、大气,描摹生活直抵核心。纵观全书,仿佛一位老人对村庄一生的回望。 《孤儿列车》 克里斯汀娜·贝克·贝兰 暖心佳作,虽然不是所有离别都能盼来重逢,但失去的会以另一种方式找回来。描绘了薇薇安和莫莉两位坚强少女的成长历程,同时照亮了美国历史迷幻却被遗忘的一个篇章,让我们感悟到对待人生应有的信念,以爱与勇气接受生活赐予的一切悲欢。 《星星上的人》 卡罗琳·帕克丝特 讲述了一个温暖与孤独的故事。孤独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我们都曾拥有,只是在时光中渐渐丧失。但是,总有一些人,一直饱有这样的灵魂。星星上的人,是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他们是上帝遗落在人间的天使,却并未教会他们如何与世界安然相处。 《活出生命的意义》 维克多·弗兰克尔 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弗兰克尔全家被关进奥斯威辛集中营,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他不但超越了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辽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他67岁考到飞机驾照,80岁登上阿尔卑斯山,一生对生命充满极大热情。 《我只向美好的事物低头》 雪小禅 我只向美好的事物低头,这分明是一种人生态度,唯有雪小禅。精致的文字意象,把中国人稀缺的生活美学以自然之态缓缓书写:千年文化的血脉寻真、岁月逝去的安宁,和鲜花着锦的时光,不负一日三餐的深情,淡淡散于纸间,从诸般琐事之中觉察平淡易得的乐趣。 所有美的事物,都值得慢慢思量,一生珍赏。我们来到这个世间相逢,只为向美好低头。 《刺青》 雪小禅 因为要买《我只向美好的事物低头》,才同时买了《刺青》和《秋千架》。欧阳西夏,迷恋着三毛,白衬衣牛仔裤。章小蒲,花蝴蝶一样的闺蜜。两个十七岁的女孩,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唤醒了无数人的记忆,也记录着无数人的青春。 《秋千架》 雪小禅 讲述了薄荷、喜芽和叶画画三个女孩纯真动人的爱情故事。无论是欧阳西夏,还是薄荷,都有雪小禅的影子在其中,明净清澈。相比起小说,更喜欢雪小禅的散文。 《我可以咬一口吗》 莉兹·克里莫 我的书单中,除了动辄七八十万字的长篇巨著,还喜欢读绘本!书中集结了各种萌物,狮子、斑马、兔子等,诙谐的对话,展现出一种与生俱来的幽默感和令人艳羡的生活情趣。你可能是书中任何一个动物,而书中的动物可能是你身边的任何一个人。用不到一个晚上时间翻阅,不由自主地会心一笑,然后气血满满地快乐生活。 《我亲爱的甜橙树》 若泽·毛罗·德瓦斯康塞洛斯 儿童文学,作者构思42年,仅用12天写成,让数亿读者感动落泪的故事。人的心是很大的,放得下我们喜欢的每一样东西。 “当你停止喜欢一个人,他就会在你心里慢慢死去。” “请把我买走吧,这样家里就会少一个人吃饭……如果觉得贵,也可以分期付款……” 《何谓文化》 余秋雨 我是读完《文化苦旅》之后买了一套余秋雨的书,这是其中一本。作者在深邃的观察之后,用亲身经历和鲜活的感受来解读这一最根本的问题。分别从学理、生命、大地和古典四个层面来解析作为一个文化大国,从精英界到公众心理,到底缺失了什么。 《我纷纷的情欲》 木心 首次读木心先生的书,开本是诗集,文字干净,语句浪漫,充满异域色彩和画面感。 《长恨歌》 王安忆 讲述了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其中还交织着上海这所大都市从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沧海桑田的变迁,王安忆以女性细腻笔触勾勒出一幅民国市井图。 杂志:76本 一、《特别关注》月刊12期 二、《小说月报》季刊4期 三、《读者》半月刊24期 四、《意林》半月刊24期 五、《作文独唱团》12期 后 记(体会) 2017年,简单整理,一共读了24单本书籍,76册杂志,加和是100本(专业学习的书本除外),在阅读同时,做了大量笔记。阅读有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再是看见什么书喜欢就买,买回什么读什么,而是侧重的读,体会有以下几点。 1、自年初开始,阅读速度变慢,看看停停,经常往回翻,下意识寻找作者创作初衷,琢磨写作思路,品味语言风格。 2、阅读内容杂,不局限作者,有自己喜欢的,也有没听说过名字的,但选书原则不变,坚持以内容为上,结合豆瓣评分和读者评论,有首届茅盾文学奖作品集,也有外国经典名著,还有师友或网络推荐,比如刘瑜的《让子弹飞》、安兰德《源泉》,总体喜欢阅读“治愈、温暖、励志”类作品。 3、有形也无形。有时会顺着一个作者的文集,挨本去读,比如雪小禅的散文,旧书看完了,每出新书接着跟读。有时会把不同作者不同类别的书籍交叉阅读,中间穿插中外小说《孽子》、《孤儿列车》。有时缓解情绪,会看绘本,许多写给儿童的经典绘本绘图漂亮,温暖治愈,或许一两个小时翻完,掩卷闭目,不禁哑然失笑。比如《我可以咬一口吗》。 4、杂志期刊连续阅读。今年订了五份杂志,有适合全家阅读的《特别关注》、《读者》,有为孩子专门订阅的《作文独唱团》、校园版《意林》,有自己喜欢的纯文学期刊《小说月报》。这些杂志每年在“杂志铺”官网统一订阅,基本在5至6.5折,每月邮寄到家,实惠又方便。 5、对生僻字的认知。有些书中生僻字较多,比如写乡村文学的常出现土语白话,看到后会恍然大悟,原来老家话也有原词原字,像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好多土语令人眼前一亮。还比如余秋雨文集中的各类碑文等。一般遇到这些生僻字,会随手查阅字典或字典,一是看看这写字的准确发音,二是看看这些字有几个释义,用到该句话中的取义,顺手标注到书上,加深印象。 6、好书不怕厚。今年读的最厚的一本书是咪蒙公号推荐的《源泉》,80多万字,看这本书时不管多晚,都会端端正正坐在桌子前,因为太沉,抱着看不方便。原以为80多万字读起来会费劲,没想到这是今年读的最顺畅的一本书。 ----------------------------- 有人总好奇的问,香敏,你哪来那么多时间读书?其实,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我也要上班、照顾孩子,收拾家务,吃喝拉撒......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只要你想做一件事,你想尽办法也会去做,许多人的时间差别都在8小时之外,真的,不信,你也可以强迫一下自己,到年底一汇总,没准比我收获还大哩,2018,一起阅读~~ ------------------------------ 文字+编辑+设计:余香敏 End 素朴文字,别样烟火 作者简介:余香敏,网名如风。爱生活,爱美食,空闲时读书写字。留恋城市烟火,烹调如水光阴。作品散见于省市报刊媒体。已出版个人散文集《童年印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