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赴一场春日的花事

 如风微刊 2022-06-22 发布于河北


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很久,却不知道长安公园有牡丹,也曾去寻,总是无果。两年前,与母亲去园里散步,不经意间看到牌子上写着:牡丹园。遂寻着石径前行,果然看到遍地的牡丹植株,但花期已过,只剩两朵。


拍下来发朋友圈,静姐说大朵是牡丹,小朵乃芍药。仔细观察,确实不同。牡丹花型大而繁,叶子分叉,仿佛孩童手掌。芍药叶子扁平椭圆带尖,花型小而单。


心心念念是要奔赴今年这场盛大花事的。遗憾的是没带单反,花池那么大,赏花人又那么多,无数镜头卡擦响,此刻的心,仿佛猫爪般难耐。手机拍照模式再强大,也拍不清牡丹的芳容。午后丽日下,那熙熙攘攘的赏花人,或驻足赞叹,或争相留影,满园香气,扑面而来。那缤纷的花瓣,层层叠叠,姚黄魏紫,国色天香。


我与超挤在人群中,用自拍杆拍了几张合影,逆光光线强烈,睁不开眼睛。人终究没有花娇俏。少年时,青涩自卑,仿佛丁香,默默芬芳;中年时,苍颜憔悴,犹如秋荷,安静内敛。


牡丹始终是热烈奔放的,一到节令,恣意放蕊。她知道自己花期短暂,于是不管不顾的妖娆,星星点点的花蕊都绽放无遗。牡丹又仿佛成熟的女子,肤如凝脂,巧笑倩兮,顾盼生辉,一回眸,一千年。


四月的北方,天气尚凉,飞舞的是蜜蜂。我好想近距离,再近距离的闻一闻牡丹的芳香。谁知越近,嗅觉却失灵了。原来,那香气是弥漫于空气中的,我们只有循着风的影子,感知花香流淌。


儿时,对于华贵的风物,我宁愿远观,小小年龄却生出一颗苍老心,紧紧包裹自己,在热闹面前会无所适从,怕自己无法接纳俗世繁华。那时只觉得花叶铺天盖地,太过热闹,太过招摇。人至中年,年龄渐长,越来越喜欢丰盈喜庆的东西,看看,心里就很满足。

在我内心深处,牡丹是农家小院里随风飘扬的新喜帐,花团锦簇喜气洋洋;是儿时年节贴在墙上的年画,富贵吉祥红火热烈;是民族风情的舞台服饰,青春蓬勃俏丽多姿。总之,是霸气的,奔放的,盛大的。


我想,在满月之夜,再与牡丹约会。这妖娆倾国的花中之王,在熠熠清辉下可否孤芳自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