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展览预告:见山不是山 ——冯肇友水彩作品展

 ttookk 2022-06-22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

开幕式

展览地点

主办单位

指导单位 

协办单位

支持单位

2022年6月26日  -  2022 年7月18日

2022年6月26日     16:00

悦艺美术馆

悦艺美术馆 

广东水彩画研究会

佛山市美术家协会水彩粉画艺委会

顺德美术家协会 

南海区美术家协会

禅城区美术家协会

南海画院

顺德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

广州艺术品行业商会

广州感知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佛山美术馆联盟 

图片

前  言

追古索今出新意 融汇贯通产力作

――读冯肇友水彩画作品

文:叶献民

冯肇友是一位思辨型的画家。他非常善于吸收各家之长,融汇贯通,在熟练掌握了绘画技法的基础上,注重主观意念的表达。本次集结出版的《他山之树可乘凉》、《剩山图》、《红色的记忆》这三个系列的作品,更是体现了他的这一特点。

《红色的记忆》系列是肇友较早开始创作并广为人知的作品,当年他就凭一把老枪一鸣惊人——作品《老枪之二》入选了全国水彩粉画展以及广东省的水彩粉画展,在省展中还获得了铜奖。该作以古典油画般的严谨构图和深沉的用色,赋予老枪以厚重的历史感。而在作品《红色的记忆》中所刻画的另一把老枪,则很好地发挥了水彩画颜料灵动的水性,借助斑驳的水痕,表现出一种饱受战乱之苦的沧桑感,暗含了艰苦朴素、奋勇前进的抗争精神。虽然创作对象几乎是同一把枪,但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给观者提供了各不相同的感官享受,作品超越了单纯对“物”的真实写照,侧重于对个人情感的主观表达。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肇友扎实的写实功夫以及灵活的表现力,更重要的是他善于思考,挖掘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并诉之于作品之上,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

《他山之树可乘凉》系列同样是围绕对古物的人文关怀,以一些老树的枯枝干作为表现对象,运用了更为当代的图式去反观人类滥砍滥伐、破坏环境的不良现象。在这一系列的作品中,肇友找准了写实与抽象之间的平衡点,不囿于光与影的表达、水与彩的交融,很多看似随性而为之处,实际上都经过了审慎的经营取舍,以表现时间与空间的凝滞或变幻。而那些把“他山之树”刻画得细致入微的作品,则营造出一种深邃的意境——每一根从密林里砍伐而来的朽木似乎都在努力地挣脱这个备受摧残的现实,并发出惨痛的哀嚎,呼吁人类停止砍伐,保护生态环境。

肇友近期创作的《剩山图》系列作为《他山之树可乘凉》系列的延伸,整体画面显得更为坚实、浑厚。他以中国画的用笔去塑造腐朽不堪的老树桩和石头,同时了借鉴北宋山水画图式以及雄伟的画风,将形态各异的朽木、石头局部表现得犹如大山大水般气势恢宏,使得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如何能够围绕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游刃有余地将不同画种的技法与图式运用到创作当中,是当代绘画探索的一大课题。冯肇友时常能够大胆地尝试,并产出不少令人耳目一新且不乏深度的作品,这是难能可贵的。绘画之路永无止境,我们期待冯肇友继续不断突破,创作更多佳作。

叶献民: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执行主任,原广州画院副院长,广东水彩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图片

关于艺术家

图片

                冯肇友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水彩画研究会会员;佛山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佛山市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综合材料艺委会副主任;顺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图片

作品赏析

图片

《剩山图03》

113.5X52CM 

图片

《渐入空蒙迷鸟道》

 120X160CM 

图片

《剩山图之五》

32X100CM

2015年 

图片

《剩山图之一》

33.5X50.5CM

2013年  

图片

《剩山图之二》

101X67CM 

2015年 

图片

《他山之树可以凉之九》

78X108cm 

2013年

图片

 《坐看云起时04》

64X49cm,64X24cmX3

2018年 

图片

 《坐看云起时09》

79X28cm

2018年 

图片

 《坐看云起时06》

57X76cm 

2017年 

图片

《坐看云起时07》

 49X31.5CM

2018年 

图片

《坐看云起时08》

 54X76CM

2018年 

图片

 《坐看云起时10》

57X76cm

2018年 

图片

 《坐看云起时11》

19X56cm

2019年 

图片

 《坐看云起时14》

26.5X75.5cm

2021年 

见山不是山

  文|胡声畅

禅宗里有三种境界,第一境界为“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第二境界为“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冯肇友老师“看山不是山”系列作品呈现,这里的“看山不是山”,我觉得有两层意思,第一是这批作品画的是英石,而不是山;第二是他已经进入了山中,

即已经进入了禅宗里的第二境界“见山不是山”;游历山中,对于现实的物象有怀疑的态度,满腹疑团,进入了深入研究的阶段。这批作品以纸本水彩作为媒介,以石为山,或以树为山,结合宋元山水的意趣,加以现代构成的手法;极简直接的构图,精微细致的刻画,让人耳目一新。

庄子有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冯老师生活中注重游历于山水之间,师法自然。他骨子里有传统的文人气质,喜爱山石树木,花草鱼虫,为人低调谦和,爱开玩笑。每个人生命的主要组成部分包含了学习、工作和生活;学习和工作之间,生活和工作之间,物质和精神之间,画面主次虚实之间,如何做好“取”与“舍”之间的平衡,每个人都在不断探索。很显然,冯肇友老师这方面做出来很好的平衡,既做好生活中基本的物质要求,又能将精神超脱于物质之上......

 冯肇友老师以《老枪》而一举成名,再以《他山之树》系列作品渐入佳境,又以《红色的记忆》、《渐入空蒙鸟道》等作品为人所熟知。《老枪之二》、《红色的记忆》、《星火燎燃》是对革命前辈的敬意,饮水思源,提醒我们珍惜来自不易的美好生活;《他山之树系列》、《剩山图系列》《坐看云起系列》等是对自然的敬畏,呼吁我们要珍惜自然、爱护自然,这是艺术家最难能可贵的使命感。高尚的艺术来自对自然真挚的敬意,对生命真诚的关怀,对生活无比的热爱。冯肇友的画题材涉及广泛,他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变化,不断地提升。现又钻研山石系列作品。“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中物质的基本元素,都已慢慢涉及,他变得越来越全面。我认为艺术创作贵在“真诚、创新、功力”,所谓的“真诚”,就是感受最深,情感最真挚,最想表达的东西;所谓的“创新”,就是题材新颖、形式手法新颖,之前没有见过的东西,能让人眼前一亮;所谓的“功力”,就是造型、色彩、用笔、技法等方面娴熟掌握,大胆概括是功力,细致入微也是功力;冯肇友老师也都具备。

唐代“诗佛”王维《终南别业》诗中,有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从诗意中我们不难理解:沿着水路走到水的源头,坐下来,看见云在缓缓升起来。艺术之路又何尝不是如此,艺术家们在苦苦探索艺术的道路,追寻艺术的源头,整合艺术的共性和规律,发掘自身的个性,最终都希望发现艺术之间本质和真意,所谓的“格物致知”也大抵如此吧。

云起云会开,山高亦有路。当走出大山深处,回头望去,相信“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 胡声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协会员、佛山市美术家协会水彩艺委会委员、南海画院画家)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天安时代大厦B座7层707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