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那一刻,那身影》

 小锅212 2022-06-22 发布于浙江

   

高分作文

             (一)那一刻,那身影

                           胡安妮

    晶莹的冰面,倒影出场内灯光莹莹的星火。观众都默契地一声不吭,都静静地看着他,但是,在完成4A(阿塞克斯四周跳)时,他摔倒了…
     那是北京冬奥会,在荧幕前,我的眼睛紧紧地跟随着他——羽生结弦。他滑冰的样子真的很美,容颜如玉,身姿如松,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眼里似乎有星河万丈,倒映出自信的月光。虽然来向那个异国他乡,虽然他的背后是那个曾经与中国故对的国家,但他是如此阳光,是如此自信,闪耀着一个滑冰者与也无争的傲然。
     灯光聚焦下的他,身着浅蓝色的赛服,简直仙气飘飘,冷峭的冰,似火的心,准备在全世界的月光下完成他的奥运之赛。优美的音乐从广播里倾泻而出,立即贯满了整个赛场。他轻轻摆着双臂,仿佛一位冰上仙子,双腿轻轻地开始滑动起来,跳跃,旋转,一个完美的弧线,再落地。滑动,向前滑动,再是一个跳跃,再落地。节奏伴随着他的动作,音乐似乎也变得美妙起来。又是一个绿牌,又是一
次绿牌。目前为之,电视幕上的计分器一直保持着“全绿”的状态。我暗暗地为他祈祷着——加油啊!加油啊!

    音乐似乎在那一刻停了,聚光灯似乎在那一刻变成了灰色。我呆呆地望着那个重新爬起来的身影,脑海里却全是他刚才摔在冰面上的样子。他的节奏显然有些急躁起来,迅速地爬起,急急忙忙地又跳起转了个圈,却又一次倒下。
   “噢不,这该死的冰面!”我愤恨地想着。
    我默默地看着他,他立即爬起,脸色却不是得慌张。他的双臂微微摆动,发尖已经被汗水浸湿,贴在他的脸颊上。淡蓝色的衣服微微飘起,他还是如此镇定,似乎没有发生刚才那一幕。我的心颤票起来,望着他的身影,思绪万千.......失败了又如何?摔倒了又如何呢?
    有挑战才会有希望啊!一次次的摔倒,是为了下一次站得更稳,更有力量。一个身影,摔倒后再一次站起来的身影,是那样的无畏。我站在世界之巅,任风吹雨打,世事无争;任烟雨朦胧,只愿向着光的方向,无悔奔跑!我想,“天意终究难参,假若登
顶成憾,与君共留青史几传,成败也当笑看,”这段解说词,何尝不是他最完美的诠释呢?


           (二) 那一刻,那身影

                           向佳丽

    阳光被大片的云压得很淡,屋外的狗尾早
紧紧地蜷曲着叶子未舒展开。初夏农忙之时,奶奶起得似乎比太阳还早些。
    我睡意未消,半睁着眼从床上爬起,抚平
被汗浸湿的发丝。我将头伸向窗外,奶奶的身影已在田间忙碌了,直射的阳光犹如一位艺术家般勾勒出奶奶的轮廓。黑色的背影在金黄的麦田中相映成趣,如同万花丛中一点绿点缀着麦田,显得格外耀眼。
   我站起身走向门外,一股热浪卷着麦香扑
面而来。再走向屋内,小桌上摆着一碗绿豆汤,碗旁还落着几颗金黄的麦粒。我不由得惊喜,
喝下一大口,全身的燥热都被绿豆汤撵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清凉感。回神看汤,褐色的汤汁中悬着一粒粒煮开的绿豆花,随着汤勺的搅动一粒粒上下起伏。喝下一口,在舌尖谱成清甜的曲,待我喝时竟是恰好的温度。奶奶得起多早才能煮好这清凉的绿豆汤呢?奶奶煮汤的身影仿佛在我的脑海中一帧帧地闪现:天色蒙胧之时,奶奶向偻着背,在锅中放入绿豆等食材,放在火上慢炖。待汤煮好时,奶奶用粗糙如树皮般的手掀开锅盖,盛入碗内,嘴里还喃喃自语着:“孙女最爱喝绿豆汤了…”思绪飘回。
    想起还在田间忙碌的奶奶,我将汤装入瓶中,奔向田间。隔着瓶子就能感受到丝丝凉意了。微风吹拂,麦浪涌开,现出奶奶的身影:奶奶拿着锄头在地上一下下地锄着,一
一眼,指关节都被勒得泛白。我大声呼喊奶奶,她笑靥如花地走来,拿起瓶子喝下一大口。晶莹的汗珠落在手中,抬眸间只见奶奶的额头密布细密的汗珠。我与奶奶目光相交接,相视一笑。奶奶的身影变得魁梧壮大,笼罩着我,浓浓的爱意也包围着我。
   那一刻,农忙的身影让我明白勤的意义;那一刻,煮汤的身影让我感悟亲情的力量;那一刻,小小的身影让我感受爱的伟大。

           (三)那一刻,那身影

                         沈安馨

   浮生暗换,归景潸然。翻阅陈封的记忆,那一刻,那身影依然亮丽如新,自旧光阴捎来馥郁的爱。
    外婆是信佛的,她的右手上总挂着一串深檀色的念珠。每个月,她都要定期去一次临海,似乎是那在那里的某个较大寺院里许了什么愿吧,为此也花掉了不少钱,花在这些我所不屑的迷信上,家里没人支持,不过也并不反对,由着外婆,毕竟信仰这种东西并不是旁人能够左右的。

   我小升初考试,恰逢表哥中考,外婆本想另外去一次临海,却因弟弟发烧没能去成,我并不在意这些所谓神佛的保佑,外婆却为此心急如焚,把我和表哥的生辰姓名等要了去让人替她拜佛,却依然无法心安。
     终于做完了作业,夜深人静。我
伸了个懒腰,刚推开房们,就看听见阳台里传出轻微的响动,我轻手轻脚地走到阳台门边。阳台的小几上摆着两根蜡烛,跳着微弱的光,隐约可见几小尊佛像、菩萨像.我心里明了,这些都是往年外婆去临海带回的纪念品,外婆直接跪在地板上拜着那些小像,我欲语还休,张着嘴巴,话到口边却又无法说
出来。
    蜡烛下淌着烛油,未流到底就已凝固,像静止的眼泪,几根快烧完的香很不挑地方插在废弃的小花盆里,烟一缕一缕地盘旋向上,我知道外婆之前带来的那个小包里装的是什么了。外婆跪在冰冷的地板上,怀着炽热的虔诚喃喃自语,我依稀地听到了我和来哥的名字,那是我第一次听到她叫我的全名,我的眼眶湿润了,我明白外婆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将赴考场的孩子们加油,神佛寄托的不仅仅是信仰,更是外婆对子女恳切而真挚的爱…
     夏夜微凉,外婆的祝福是炽热的,时光流逝,那个小升初前的夏夜和外婆佝偻的身影,烙印在心底成为核心的记忆。

             

           (四)那一刻,那身影

                          陈施瑜

   时光荏苒,刹那间于指尖溜走灼灼光华间,那个身影在眼前浮现。至今想起,仍令我为之一震。
    几年前那个夏日的中午。猛烈的阳光,以燎原之势,灼烧着人们的每一个细胞。可外公仍然在港头做工。我坐在凉席上,自己摇着扇子,那时我中午点不爱睡觉。外公回来了,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浸透,衣服一角还
给了白花花的晶体。我拉拉他的衣脚:“阿公,我想要那个木头小鸟,喏,会飞的,你会做吗?”上次和外公逛着乡里的庙会,那天我特别想要一只木头做的,飞出去又飞回来的小鸟儿,外公以前是做木雕的,我就一直想让外公帮我做一个。
    外公一上午做工,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但听了我这样的无理要求,他蹲下身来,摸摸我的头,慈爱地说:“囡团想要小鸟啊外公给你做一只,你先去睡觉觉。““嗯!”我高兴地点点头,躺到凉席上,看着外公走进他的木工房,一会儿,竟睡着了。

     不知睡了多久,东阳的热度渐渐下去,我也醒了,第一件事就是去找外公。看到外公背对着门,手里捧着一只精致的山鸟,一只手轻轻掸着木屑。我注意到外公衣脚的盐晶更多了,有些花白的短短的头发上,挂着晶莹的汗珠,汗珠洒在桌面上,地上。一把把雕刀放在一边,外公的眼睛盯着这份作品,拇指上缠着一圈纱布,露出几点殷红。那时的我哪会关心这个,拿着小乌石庭院里跑来跑去,让它一会儿在空中畅游,一会儿回到我的掌心。那天,笑声在庭院中回荡。
   现在回想起那天来,小鸟什么的都不在意,渐渐淡化,凸显出外公狭小木工房中,那个劳累而又苍老的身影。还有缠着圈纱布的拇指。爱的种子在那时早已悄然滋长。感动与懊悔在、我心头交织。我怎能只顾自己玩乐,不顾您的辛劳呢?我捧着那只精致的
小鸟儿,外乡的身影一次次显现在眼前。
    将木鸟珍藏,那一刻,那身影在我心头烙下烙印,每每见到它,总能回味出外公深沉的爱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