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闲谈(一)

 公众号陌上闲云 2022-06-22 发布于湖南

百节年为首。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过年是时光的流转。“年”作为时间的计量单位,狭义来讲,“过年”就是过了一年。每到春节,人们常常感叹时光易逝,流年似水。的确,时光的脚步,不受任何人任何事的影响和左右,无始无终,自觉自律,沉稳前行。

这几天闲暇时,重温了曾经风靡两岸三地的电影《英雄本色》。我是1993年过年时第一次看这部片子。那时,农村的电视机很少,影碟机更是新鲜事物。我和几个小伙伴坐在亲戚家的炕头上,如饥似渴的盯着屏幕,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一个镜头。周润发饰演小马哥时才30岁,这一形象被他塑造的活灵活现,以至于导演吴宇森不断现场改戏。小马哥血气方刚,嫉恶如仇,潇洒豪气,义薄云天,拿着印好的假钞点烟以及火爆的枪战场面,简直帅爆了!一句台词,“我等了三年,就是要等一个机会,我要争一口气,不是想证明我了不起,我是要告诉人家,我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耳熟能详。当我再一次观看影片,历历在目的不仅是影片的故事情节,还有我曾经坐在炕上专注看电影的那种美好感觉,恍如昨日。

倏忽间,二十多年的时光一去不复返。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虽然岁月“去”的有点不可思议,但这二十多年的时光一年一年的溜走,确有热闹的春节为证啊。只是时光的离去比较冷漠,从不向主人挥手致意。

突然感到,在欢度春节时,我们常重视迎新的热闹,却忽略辞旧的意义。对往日时光,要多一点怀念,在怀念中丰实记忆;多一点不舍,在不舍中厚重情感;多一点回顾,在回顾中挖掘美好。如此,才能在来日且行且珍惜。

过年是时光流转的关键节点,也是激活空间的重要引子。

三毛曾经说过,“家,对每一个人,都是欢乐的泉源啊!再苦也是温暖的,连奴隶有了家,都不觉得他过分可怜了。“家是快乐的集聚地,是温暖的避风港,也是排忧解难的杂货铺。对每个中国人而言,“回家过年“是心中最朴素的信仰,“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随之而产生的现实主义。

在市场经济如火如荼、改革开放持续深入的时代,为了解决生计问题,为了创造美好未来,人们结束了固步自封的生活方式,走出去、闯一闯已成常态,人口发生了大规模迁移流动。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沧海横流,今非昔比。现在,人们哪怕远在天涯海角,离家万里,也要想办法回家过年。每到年底,人们义无反顾挤入春运大潮,嘈杂、拥挤、疲惫的春运背后,是对过年团圆的坚定信念。最早有据可查的春运数据可追溯到1954年,为2300万人次;1980年,媒体开始使用“春运”这个词,此时客运量已超过1亿人次。春运最高客运量已在2014年超过36亿人次,60年涨了150倍。注意,这期间人口数量增长不到两倍,膨胀系数并不是很大。2019年春运从1月21日开始到3月1日结束,预计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29.9亿人次。可以说,过年期间,每个中国人都在一个巨大空间内往复穿梭,陆海空一起联动,“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热热闹闹的过个吉祥年。

过年串起了时间和空间,让时间流转,让空间沸腾。在这特殊形态的时空中,自然少不了人们感情的宣泄。

故乡是个有无限容量的存储器,乡情、乡味、乡音、乡土,想要的一应俱全。这几个内容,对离家在外的游子来说,每一项都是奢侈品啊。在外工作多年,我才意识到“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正确性及重要性。老乡之间有如兄弟姐妹,那份乡情就是彼此共同的血脉基因。过年回家,是乡情的最现实最直接的抒怀。

“岁寒不知年近甲,常梦父母唤儿归。”有人说,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遇相守,唯有父母,只要你能过得更好,就甘愿倾尽所有,放你远去。其实,当父母放我们远去时,父母心中满是对儿女无法说出口的日思夜想,每到年节父母恨不得一下子把日历都扯下来,就盼儿女回来这一天。漂泊在外的孩子更是贪念父母的怀抱,思乡甚切。过年了,回到家的人们,与父母亲人团聚,有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事,喝不完的酒,其乐融融。

据说,《游子吟》中,"临行密密缝"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缝补衣服,而是体现古代一种风俗。当时不论是穷人还是富人,临要远行时,母亲或妻子都要密密地缝衣服。"缝"与"逢"同音,希望的是早日相逢,主要目的是图个吉利。"临行密密缝"这一行为要表达的就是"意恐迟迟归",盼望早相逢。

现如今,有个特殊群体,就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设想,把一年的时光置入历史长河,真是沧海一粟,但对一位老人或儿童来说,与亲人分别整整一年,孤寂苦闷、无依无靠可想而知。终于,在过年这几天,他们盼星星盼月亮一般盼回了亲人,团圆的天伦之乐犹如久旱逢甘露,兴奋激动得无法言语,情感表达尤其浓烈。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没能回家的,也没关系,跟家人致以真诚的问候与祝福,同样心底暖暖的,幸福满满的,春意浓浓的。

2019.2.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