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温情的水是泪水

 公众号陌上闲云 2022-06-22 发布于湖南

斗胆参照鲍尔吉·原野老师的标题“最深的水是泪水”,写下此句“最温情的水是泪水”。 

1

周末,去看了电影《烈火英雄》。

这部根据作家鲍尔吉·原野的纪实报告文学改编的作品,让我很震撼。

鲍尔吉·原野是一名来自草原的蒙古族作家,祖籍内蒙通辽,这里也是我的老家。我常阅读他的作品,文字时如蓝哈达般细腻、时如马奶酒般炽烈、时如马头琴般苍凉,真挚感人。

《烈火英雄》原作的标题是“最深的水是泪水”。

我发现鲍尔吉·原野老师的文章有很多地方写哭泣。

他写妻子与村子里的发小多年未见,“扑过去紧抱,一并放声大哭。”

他写公路在牧区竣工通车的那天,“修路人没敲锣没打鼓,全都低头哭了。牧民们本来挺高兴,看他们哭成这样,也跟着哭了。”

他写七十三岁的牧民担忧辽阔的草原留给谁,“他用掌根抹脸上的眼泪。我什么都说不出,屋子里静得像能听到泪水流淌的声音。我听到我的眼泪落在采访本上。”

他写一位妇女在草原上替截肢的丈夫放飞雏鹰,“她说:他在内蒙古的天空飞了5年,熟悉这里的山山水水。他飞的时候最羡慕草原的鹰,老是想念……她声音哽住了,头转窗外,擦泪水。”

他写自己在参加颁奖典礼时,“面对直播镜头,我一时慌乱,不知从何说起,只想大哭。我在答谢词中说:'我是西拉沐沦河岸边的一株小草,是旭日的光线把小草的影子拉得很长,使它像一棵树。’”

哭泣是一种最原始最直接的表达感情的方式。从情感的张力来讲,哭泣远比笑容有力量。

透过鲍尔吉·原野老师笔下的哭泣,我似乎感觉到了生命的深度与厚重,这是不是与“最深的水是泪水”有一丝丝契合。

我默默思虑着。 

2

《烈火英雄》讲述了在2010年,消防员不畏生死奋力扑救辽宁大连新港油罐区大火的事迹。

说起消防员,巧合的是,大约在观影前两周,有个做消防员的同学突然找我聊天。

他说,中队有的消防员快退伍了,准备做个板报欢送一下,用什么标题比较好。

他补充说,场地有限,标题最多12个字。而且这12个字,既要肯定他们的过去,又要鼓励他们的未来,毕竟是欢送嘛。

我很重视老同学的提议。特别是听到欢送退役消防员这个话题,精神为之一振。

我知道,消防员肩负重任,训练十分苦,发生火灾时更是奋不顾身,不惜一切代价保卫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写出更好的标题,我像是采访一样和他聊了半天,了解消防员平时的一些工作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

最后,我们共同商定标题:曾经赴汤蹈火,余生不负人民。想表达的意思是,过去,消防员全力救火,未来,他们依旧会保持本色,为民造福。

同学后来回复我说,跟领导报告了,通过!

至此,我如释重负。

说实话,短短的12个字令我的压力重如千钧。

我想,这12个字我一定要认真,因为写的是可歌可泣的消防员,要对得起兄弟们。虽然我不认识这些即将退役的小伙子,但我知道,他们是我亲爱的战友,因为我曾是一名军人。 

3

透过《烈火英雄》,我对那些素未谋面的消防员的感觉更加亲切敬重了,形象也更加鲜活立体了。

影片的主题曲《逆行者》唱到,“你从来不会退缩,哪怕前方是熊熊烈火。”这是对消防员最真实的写照。他们在灾难面前,守卫了平凡岗位上不凡的职责,迸发了崇高的精神意志力,他们以血肉之躯,挺进热浪,诠释了永不屈服的精神,每一个人身上都闪耀着英雄的光辉。

在“火场留言”的桥段,队长马卫国带着特勤一中队,死守化学罐区,整个小队的消防员心中都有一个担忧:“或许这次真的出不去了。”

于是,队长提议:“我们每一个人,和家里的人留一段话,我们死在这,也要让他们知道我们干了什么,父母在的,给父母说,有孩子的,和孩子说。”

其实,消防员早就做好了“消防战斗,早晚会有牺牲”的准备。

然而,当死亡真的要来临时,每个人的心中还是有万千不舍。

一个个铮铮铁汉泪流满面,在镜头面前记录着“遗言”。

一位队员说到,“要是这次任务真的,就是不幸牺牲了,儿子,对不起你们了。”

听到这句话,我的泪水忍不住流下来。消防员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他们也有父母,也有妻儿,他们的泪水不是孬种的体现,而是对生命的敬畏,对亲情的留恋。

有人说,电影是艺术的表现。我想说的是,火灾的现实远比电影艺术所表现的更残酷,这场火灾在2000余名消防官兵15小时的奋战下,才被扑灭。知情人士说,论惨烈,《烈火英雄》没拍出原型故事的三分之一。

或许,更震撼的情节留在了熊熊大火中。 

4

余华在《活着》里说:“没有什么比活着更快乐,也没有什么比活着更艰辛。

你有艰辛可面对,说明你还活着。

这个世上,当你活着,有什么艰辛克服不了,有什么坎儿过不去,又有什么比死更难?

是的,对每个正常人来说,死亡可能是最悲情最痛苦最难的事了。不信你问问,有谁想过死亡,有谁有勇气面对死亡,有谁时刻为死亡做好了准备。

这一点,军人做到了,警察做到了,消防员做到了,还有千千万万的特殊行业的人做到了。

这些人与普通人最大的区别就是,奉献是他们的责任,牺牲是他们的义务。他们最难能可贵的是,随时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这就好比消防员,别人在大火面前可以向后转,可以寻求平安,但消防员不行,必须迎火而上,死也得上!

鲍尔吉·原野告诉记者,在写《最深的水是泪水》时,“我老婆说,我每天晚上哭,我说没有吧?她说我每天早上发现枕头边上都有泪水。

但是终于有一天,我醒了,我发现没有泪水了,我就去找一个按摩师,他是中国排球队的队医,他退役了,他说你浑身都是筋包,你肯定经受巨大的感情挫折。”

我理解,鲍尔吉·原野老师的泪水,是“诚实地对待文学劳动,诚实地记录这个时代的艰辛与美”所激发出来的最原始的情感。他既是作者,也是读者,更像是经历者,他因被无所畏惧的勇气、视死如归的气魄感染而泪目。

水是万物之源,泪水是万物情感之灵。唯有泪水才能让情感宣泄得淋漓尽致。

想到这些,我的泪水含情脉脉,再次簌簌流下。

但我的泪水与鲍尔吉·原野老师的泪水有很大不同。在他眼里,泪水映衬生命的深度。而我,这个来自草原初出茅庐的孩子,尚无如此大智慧,我刚刚触摸到泪水的温情。

那种抚慰生命的温情,暖热心灵的温情。

还是那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且行且珍惜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