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吧 ![]() ![]() ![]() 陌上闲云,细数千家风和月 阡头野话,笑谈万古乾与坤 ![]() 三毛说,“一个不欣赏自己的人,是难以快乐的。”照镜子的人,多半在自我欣赏,寻求快乐。 镜子,确是个好东西。没有镜子,人真不知道自己长啥样。 ![]() 据考古记载,公元前2000年,中国已有铜镜。但古代多以水照影,把盛水的铜器称为鉴。汉代始改称鉴为镜。汉魏时期铜镜逐渐流行,并有全身镜。明代传入玻璃镜。到了清代,玻璃镜逐渐普及。 镜子历史悠久,这也从时间的跨度证明了其重要性。 生活中,确实缺不了镜子。 特别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审美要求越来越严苛,人们有事没事都想照照镜子,看看自己。 ![]() 有个小饭店,斗胆开在了市中心。可能是饭店太小,入不了众多白领的法眼,生意很差,老板很急。 一天,老板娘守店无聊,举个小镜子在柜台前孤芳自赏。这时一位美女顾客冲过来跟她说,能不能借你镜子用一下,我补个妆,快开会了。老板娘赶紧把镜子借给了美女。在一旁歇脚的老板看到这一情形,灵机一动,决定在每张桌子上都放一面镜子。这一小小举动,果然奏效,招来了不少顾客。许多人在等饭菜时,照照镜子整理一下衣着,或是化化妆,感觉很开心。 但凡重要的东西,都会有很多表现形式。比如说,可以喝的水,有纯净水、矿泉水、蒸馏水,扩展一下,还包含雪碧可乐红牛脉动娃哈哈,实在太多太多了。镜子也如此,不仅限于常用的水银镜。 ![]() 拿着手机,摄像头是一面镜子。走到小河边,清澈的河水波光潋滟,人影与蓝天一同入镜。上了电梯,那块白花花的铁皮可以当镜子,张开手指梳理一下头发,足够。地铁开到黑乎乎的隧道里,透明的玻璃顿时有了“底色”,算是一块很清晰的镜子,短短几分钟,可以瞥见人生百态。 有开玩笑的,“撒泡尿照照你自己”,虽然是调侃骂人,但不能否认,那一汪液体确有反射功能,可当镜子用。 我还见过更夸张的,有的女孩子路过瓷砖墙,随身摆一下,从微弱的影影绰绰中,找到了镜子的感觉。 实在是找不到适合当镜子的客观物体,怎么办? 那就把自己的心当镜子。要在心里好好琢磨琢磨,掂量掂量,自己是什么样子的,得体不得体,合适不合适。其实“三省吾身”就是自己照自己。 ![]() 假若自己拿不准,那就请别人当镜子。 别人当镜子会有不确定性。对方细致耐心一点,说话诚恳一点,可能会说的比较准确,八九不离十。对方要是粗心一点,赖皮一点,说出个“人模狗样”来也不足为怪。 一次,苏东坡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答:“一尊佛。”苏东坡说:“我看你却像一坨屎。”佛印默然。但是,苏东坡小妹却说:“佛由心生。佛印心中有佛,故所看之物皆佛;哥哥心中有屎,故所看之物皆屎。”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别人”照着你,就会有一千个“你”。 到底信谁,到底哪个真哪个假?天知道!所以,请别人当镜子可能会招致不开心,会让人更惶然,不知道到底哪个是真正的自己。 当然,遇到那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多数时候是会开心的。特别是在“官本位”的社会里,很多人喜欢当领导的镜子,趋炎附势,阿谀奉承,领导的笑容像条温顺的哈巴狗时刻趴在脸上。 想想看,镜子的范畴还真广。 ![]() 除了物的客观属性和人的主观能动可以当镜子,历史能当镜子,“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时间能当镜子,时间检验一切;天地能当镜子,天知地知。 风也可以当镜子,照出有无;雨也可以当镜子,照出旱涝;雾也可以当镜子,照出虚实;阳光也可以当镜子,照出明暗;月亮也可以当镜子,照出圆缺;花也可以当镜子,照出美丑。 哈哈,想来想去,吓我一跳,世上万事万物都可以当镜子啊。 可是,选择多了就不会选择。照着各种各样的镜子,就等于没照,不知道哪个真哪个假了。镜子有时如轻风一样,在眼前飘过,哄哄人罢了。 这道理是不是有点类似“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啊。您说呢,列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