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矫情了,这时候拿什么古诗词说事儿,战斗要紧!

 公众号陌上闲云 2022-06-22 发布于湖南

武汉加油   

  中国加油

战疫期间,一些日本朋友给中国捐赠了物资,在纸箱上写了一些古诗词,很暖心。谢谢他们!
不少人注意到这个细节,大赞日本人爱学习,善于发扬传统文化,弘扬汉语之美。
但是,赞完之后,有的人一转身,就劈头盖脸的以文化教父的身份教育国人,说什么“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这类口号太俗,跟日本人写的诗词相比,明显没文化。
这就不对了!

从发展态势来看,这场防控疫情的战“疫”不亚于真刀真枪的战役。

“夫战,勇气也。”作战,需要坚定的信心、旺盛的士气、顽强的斗志。

叫响战斗口号,则是鼓舞士气的好方法。

战斗口号是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振奋人心的语言。呼喊战斗口号,可以产生巨大的鼓动力和强大的凝聚力。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毛主席审时度势,提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斗口号,虽然只有短短八个字,却将抗美援朝的目的和意义阐述得一清二楚:唇亡齿寒,不支援朝鲜就难以保住我们的祖国,而祖国不保,何以为家。

高尔基说过:“语言真正的美,是由于言辞的准确、明朗和响亮而产生出来的。”声音是语言的外壳。战斗口号必须具有音乐性,念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高亢嘹亮。从这个特点来讲,战斗口号较好的传承了古诗词的音韵优势,譬如,“五圣山后连北京,人人争取立大功”“打下济南府,活捉王耀武”“挥师中原,决战确山”,等等。

但战斗口号并不属于古诗词的范畴。战斗口号,是一种宣传用语,相当于口、耳、心的一体贯通,高度浓缩,干净利索,直截了当,目的是鼓舞鼓动。古诗词是一种文学体裁,讲究格律韵律,是意境、思想、语言等要素的综合整合、升华提炼,目的是抒情言志。

二者可以互相借鉴,但不能在文化属性上划等号。如果把战斗口号跟古诗词混为一谈,无异于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再者说,战斗口号好不好,看的是战斗效果,而不是看文化价值。

叫响“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的口号后,14亿华夏儿女上下同欲,风雨同舟,群情激荡!大家守望相助、众志成城、勠力同心、共克时艰,广大医护人员成为最美逆行者,医院建设者不舍昼夜、加班加点,各行各业许许多多人坚守岗位、无私奉献……从中,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

难怪有人说,相比“风月同天”,我更想听到“武汉加油”。因为,“风月同天”是来自远方友人的温暖问候,“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则是关乎生死的心灵呐喊。

那么,为什么日本人会给中国人写出“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等诗句呢?

道理很简单。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历史人文渊源深厚。古诗词是共同的文化基因。古诗词,更能融通两国人民的血脉,增进感情,触动心灵,从而给疫情之下的国人以慰藉和熨帖。就好比两位老乡在异地相见,开口一句家乡话,便能让人心潮澎湃,眼泪汪汪。

当前战疫已进入胶着对垒的关键阶段,虽然向好趋势已经呈现,但要打赢战争,必须再接再厉!

这时候,更需要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更需要全国人民保持士气,更需要全国人民奋勇向前。

这时候,我们要的是士气,要的是力量,要的是扎扎实实的战斗!

这时候,说什么口号的肤浅,扯什么古诗词的厚重,然后再来一场文化批评,都显得非常矫情非常滑稽,有制造噱头、瓦解士气、涣散军心、挑拨民族情绪之嫌。

想聊古诗词、推崇传统文化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请不要跟战斗口号混同。

没上过战场,就不知道战争的残酷;没经历生死,就不知道生命的可贵。国难当头,前方将士出生入死,正在战斗!后方人士千万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随便指手画脚。

关键时刻,华夏儿女一定要团结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大点声喊出来,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众志成城,战疫必胜!


扫描关注
感谢阅读


我就知道您“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