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午三点,阳光很暖

 公众号陌上闲云 2022-06-22 发布于湖南




路遥:人民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我们栖息于它的枝头就会情不自禁地为此而歌唱。

头发长了不自在,坐在办公室心慌意乱。下午三点,抽空儿到单位旁边的小区去理发。
理发的阿姨不在店里。电话一问才知道,她摇号中签了,正在旁边的药店领口罩呢。
她是老广州,普通话不利索,但兴奋劲却表达得很清楚,“我中签了,你等等哈。”
“我中签了”说的极其潇洒,以至于我听到“你等等哈”时,似乎有一种今天理发不要钱的感觉。
这时候中签,已经不再是领几个口罩那么简单了,更大的意义是代表着好运气。疫情下的生活已有一段时日,来点好运调剂一下吧。
等就等吧。正好可以在小区里转一下。
细想想,长期坐在办公室,少有机会外出,很难体会到工作日下午的小区生活。一眼望去,感觉这时段的阳光都是新鲜美好的。
正值春天,阳光不烈也不热,温吞吞的,像一煲老火靓汤,有滋有味的倾泻在大地上。
阳光照在老房子上。原本,外墙暗灰,窗框掉漆,玻璃像蒙上了白霜,阳台上挂着皱巴巴的衣服,还堆着七零八落的杂物,但阳光一照,这些景物就有了人间的色彩和生活的气息。
阳光落到一棵树上。新鲜的叶子,嫩绿嫩绿的。若用“青翠欲滴”来形容,程度还不够,因为那种绿是傲娇的、温柔的、幼小的,是树根、树枝吸收了天地精华后生出的一个个小宠儿。它们密密簇拥,舒展着薄薄的腰身,浑身通透的洗着阳光浴。
阳光喜欢讨好老人。工作日下午,小区活动的,多是老人。有的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或闲聊或打牌。有的在健身器材上活动筋骨。有的在缓行遛弯,步子慢得有条理。总之,是阳光把他们拉出来的。
清晰听见,两位大爷站在阳光下,时而眉头紧锁,时而长吁短叹,煞有介事的谈论着广交会不如期举办和奥运会延期举行等国内外大事,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宛然首席新闻评论员的模样。听众除了过路的我,还有旁边幼儿园门口端坐的保安。这么好的阳光,他并未瞌睡,听得尤其认真。
三十米远处,两位大妈缓缓前行。这个天气,穿什么衣服真的很难把握。瞧,左边那位穿着半袖,右边的则身着长衫,外面还套了一个马夹。怎么舒服怎么穿吧,她们早就过了纠结穿着的年纪了。蹒跚的步子、弯曲的腰椎、花白的头顶,努力与阳光和谐着。
看到一位身穿红色上衣的老人。她孤独的坐在石头椅子上,望着一个方向,陷入沉思。地面上露出一块斑驳的阳光,似乎就是她正在思考的那段记忆。岁月的大河实在是太丰富太厚重了,她要回想的事情一定很多,想到哪儿,哪儿就会在脑海中像阳光一样明亮起来。
空无一人的篮球场,变成了光与影的秀场。紧贴外围的铁丝网,拍了一张照片,既可以看见扯不清的光影,还能看见网那边“不亦乐乎”的老人们。场内有场内的安静,场外有场外的热闹,这就是生活。
一辆小轿车缓缓从小区道路驶过。副驾驶上坐着一位中年妇女,口罩箍在下巴上,歪斜着脑袋,眼睛闭着,整个脸庞都闪着阳光,似乎睡得正香。担当驾驶员的男人,正小心翼翼的把着方向盘,如此小心,可能是因为路窄,也有可能怕扰了熟睡的人。
再次路过社区居委会办公点,位于一栋居民楼的一层。中午与同事散步时曾从此经过。当时我和同事十分惊讶,居委会门前竟挂了那么多牌子,细数了一下有二十多块。真的不要把居委会单纯的理解成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挂了那么多块牌子,能不能自治,心知肚明。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居委会太忙太累!
下午再到此处,阳光把那些牌子照得闪闪发亮。我又细细端量,发现还有两块牌子没有拍进来。刚想端起手机补拍,正赶上一位小姑娘开窗,我瞥见屋内拥挤的卡座和堆满文件的案头。我怕人家误会,不拍了,赶紧溜了。
走到远处,蓦然回头,牌子上的字看不清了,反射的阳光倒是很耀眼,光芒万丈。
这次防控疫情,居委会立下了汗马功劳,经历了一次实战检验。以后可得支持居委会工作,真心不容易。看这些招牌就知道。
理发阿姨终于回来了,脸上是阳光一样的笑容,还是笑容一样的阳光,一时分不清,反正屋里很亮堂。
开始理发了,电推子在我头皮上兴奋的游走。电推子真的很兴奋,因为它哼着歌儿,微微颤抖,用的是颤音哼唱,旋律好像是《阳光总在风雨后》。此刻,春天的阳光与生活的阳光都来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