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明南京扫黑记

 立达国学 2022-06-22 发布于北京
立达国学院|出品
刘清华|撰文
    刘宇|编辑

 怵  

明代嘉靖年间,南京有过一次专项扫黑行动,对象是一名监生,名叫邓玉堂。

明清两代,可以通过“捐”的方式获得监生的身份。

所谓“捐”,就是花钱买。但不管通过什么手段,成为监生,所享有的权力就不一般了。

这位邓监生便是,上出入高官权贵之门,下蓄养打手恶棍,在南京地面的黑白两道站稳了脚跟。

至于以何营生获利?无非敲诈勒索、欺男霸女。

他看到来往商贾携带财货颇多,就“策划”出集诈骗和绑架于一体的江湖套路。

有商人一到南京地面,他培养的马仔们就去套近乎、摸底细,问清对方的基本信息,如姓甚名谁、家乡何处、祖上如何等等。

好,接下来进行第二步:伪造借据。

根据马仔提供的信息,“写伪券怵(chù)之。曰'某年而祖父游金陵,负我金若干。’”

“怵”字义项

chù

恐惧,害怕

《孟子·公孙丑上》: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 

通“訹”,诱惑

韩非子.解老》:“得于好恶,怵于淫物。

就是在债券上写:你爷爷某某当年到此地游玩,当时他从我这里借走多少多少金子!

有人一见债券,不知真假,正懵圈之际,那些马仔围来,白脸黑脸一起唱,连哄带骗又恐吓。

没办法,有人就选择自认倒霉,拿钱消灾。

但有些人一眼就看出这是诈骗,拒绝掏钱。

这时候,邓监生便收起诈骗手段,直接变身绑匪,将这些商人绑进自家水牢,一顿收拾!有些商人无奈:先保命吧,拿钱消灾。

也有人直接告上官府。但官府不但没有传唤邓监生,反而对原告施加重刑,将原告打个半死。

明眼人一眼就看出来了,这分明就是官匪勾结、蛇鼠一窝、狼狈为奸,告邓监生团伙,那不过是自己找晦气!

“以儆效尤”做得好,大多数人都会自动沉默。

邓监生的势力铁板一块,没什么人敢动了。

如何拿下这位首恶,成了难题。

此时,一位叫作陈大宾的御史到来,决定法办此人。

明代南京地图

他已经听到不少传闻,也知道邓监生有权贵撑腰,决定采取“迅雷不及掩耳”以及“关门打狗”的方法。

他投下名帖,请邓监生来吃饭。

邓监生刚大摇大摆地进门,陈御史就铁面相迎、呼喊手下:“把他头巾给我扯下来扔院子里去!”

先扯掉监生身份的头巾,用意是:在我面前,你不是监生了!我可以该怎么用刑就用刑!

随即命邓监生供认罪状!不认?那就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动起大刑!

邓监生被抓的事情传出,他身后的那些保护伞紧张了,纷纷动员,求情的、威吓陈御史的书信一封封跟着送到。

陈御史一概不理会,来一封往箱中扔一封,留待日后再说,眼前只管审案。

最后,邓监生供认罪状,陈御史依法定案,将邓监生杖毙。

邓监生的部分非法所得,包括田地房屋、他人妻女,陈御史召来原主一一领回。

当时百姓拍手称快,直到几十年后,“长老言此,犹以为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