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 F A Y G ·MUSIC· E O B C 你为什么读书 不知道为何,在国内的地铁和公交车上很少看到书,每次我从书包里拿出书,滴滴司机都会问我,你在准备考试吗? 跳蚤市场上最终剩下的,都是一层层一堆堆的书。 书好像就应该存在于书店这种门庭冷落的地方。 多年前,我的学生做过一个关于青岛书店生存现状的调研,我要来了一份青岛书店的地图,并按照距离远近逐一去拜访。 绝大多数的书店,已经转型为咖啡馆,书吧,除了书架上的书籍之外,店里还售卖明信片,地图,书签,甚至各种杯子、风铃、饰品等等。书店显得琳琅满目。当然这其中也要付出一定的物质代价,因为坐在这里看书,点一杯咖啡或者奶茶,都贵过一本好书。 而原本可以安静读书的咖啡馆,因为地理位置太好,逐渐变得像集市一般热闹。 第一次去猫的天空之城,是在西塘,这个店和古色古香的青石板演绎着现代与古典的冲突。我和闺蜜坐在书店地板上照了张相,背景是层层叠叠的书脊垒成的吧台。 后来也见过几个空间装修采用了书脊的装饰,总有种惋惜的感觉。 无论如何,书是用来翻开拜读的,不能吃零食,不能喝饮料,要洗干净了手,还要带着一种崇敬的心情。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钻进学校的图书馆的角落,探寻一些稀奇古怪的书,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是有漫画的,还有红酒知识,还有阳台绿植养护,甚至有一次发现了一本纸飞机的叠法大全(当时内心OS:原来会叠纸飞机也可以写书啊。。。);我看书比较杂,除非为了准备课程和专门查阅文献,一般都不会带着书单去,就随机扎进某一排书架,从里面找个最有眼缘的,特立独行的书,最近图书馆里发现了一本《去一个不被吃掉的地方》,再度刷新我继纸飞机之后对于书的认识。 上学的时候觉得人世间最棒的工作莫过于图书馆管理员,每天坐在书香里,每天都能触到书的封皮。一有空就扎进去,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享受在书架旁,看书的时光。 出门带本书,大概是从工作开始就养成的习惯,有一次出门旅行,辗转多个城市,历时接近一个月,背着的书读完了,特别难受,百爪挠心,而我又接受不了看电子书,最后在西北的一个小城镇,终于找到了一个报刊亭,买了一本韩寒的平凡之路文集看着,现在想想那大概是个盗版。。。但是让我后面的路程走的舒服多了。 有一年,图书馆颁发“读者之星”,我居然和学生们一起获奖了,那大概是因为借书排行榜榜上有名,图书馆发了我厚厚一摞书,把我激动坏了,领奖的时候还特地挑了件隆重的衣服,郑重其事的接下这份第一次因为读书而获得的荣誉,破天荒的发了个朋友圈庆祝。 你为什么读书,你都在什么时间读书,一年当中的消费里,有百分之多少用来买书。 书籍可能是囊中羞涩的人,最好的“旅行”方式,也可能是闲暇时光里,最值得做的事情。有时听到:“你读这个有什么用呢?”的疑问时,我也常常思索,可能读了才会知道用处,可能用处多年以后才会显现,可能书包会变得比较沉,但是放一本两本和学业无关的书,或许能在闲暇时间替代手机里的花边娱乐,或许能够在浮躁的等车时间或者旅行途中,带来一丝慰藉。 总不能因为觉得没有用,就什么都不做吧,这世上,真正“有用”了再去做的事情,多多少少都有些勉强和悲哀呢。 话说回来,你为什么而读书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