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起走过的1841天 这是张老板的第78道菜 2020年的第16篇文章 张I鲸I鱼I勇I往I直I前 ![]() 考研是过程不是终点 大家好,欢迎来到九点馆子 我是馆子老板张鲸鱼 20200110第78道菜 #是过程不是终点ps春天到来时都是好消息# 今天这个话题,终于到了结尾了,本次推文特地问询了目前在考、已经考上的小伙伴三个问题: 问题1:为什么读研 问题2:目前对于研究生乃至研究生毕业后的生活有无具体的规划 问题3:对于报考专业进行过深度的探索和了解有哪些(比如链接该领域知名学者、阅读多少文献、对应行业的历史发展等等) 为什么要问这三个问题呢,因为有了这三个问题做基础,研究生的生活,就有了更清晰的框架,再选择读研之前,这三个问题回答的越明白清晰,越有把握过好你的研究生生活。 很多被高中老师“骗”了的小伙伴,很清楚的知道,大学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 那研究生的生活和你想象的也不一样。 相信看过这几天的故事,听了这些小伙伴的回答,你也有行动,去进一步了解,深挖,一探究竟。 还是那句话,别人都说好吃的,未必真的适合你,在不知道如何做选择的时候,多去了解一下选择背后都是什么; 行动起来,所有的信息不会自己跑进你的大脑里,你需要走出去,去问,去找,去追寻。 今天的故事特别鸣谢亚鑫、小秋,同时也特别感谢后台咨询我的旺仔姑娘,盖世英雄等等等等。 过程,就是奖励。 ![]() 某东部本科院校,本科金融,2019一战未上岸,准备二战: 读研的目的是为了去更好的学校,扩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及提高自己,为自己的以后着想,有好的成绩和好的基础才能有心仪的工作和更好的发展。 研究生生活目前没有什么了解,在读研期间我会去考一些以后可能会用到的证书,对研究生毕业之后的去向可能会取决于我读研期间的看法和认知,如果我还有能力或者有想法会继续上学读博,如果并没有什么想法,我会选择在研究生毕业之后去实习,城市可能会在我读研的城市。 最后一个,关于专业的深度了解确实没有了解过,这个问题让我开始反思 某东部本科院校,本科俄语,国家公派留学读研 1. 感觉本科学历太低了,后来毕业后发现研究生真的是标配 2. 读研期间或者刚毕业没有非常具体的规划,反而是工作后规划清晰了起来 3. 没有特别多研究,由于我去读研也有很大的戏剧性,完全凭感觉和兴趣来的—这个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完全没有参考性啊 中部某本科院校,本科经济类,已推免至中部某985读金融: 1、读研是为了更好地研究本领域的专业知识,然后给自己一个时间缓冲思考:自己是适合学术研究还是适合工作,并且读研之后会更有竞争力。 2、目前对于研究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规划,想要考取相应的行业认可证书,然后在学术研究上有所造诣。 3、之前对金融发展和经济生活两者的关系做过相应的研究,麦金农等等;阅读过60+篇的文献,对“金融发展”的历史发展较为了解,戈氏指标等等。 趣来的—这个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完全没有参考性啊 西部某本科院校,本科建筑学,2020应届考生,正备考: 读研:本科阶段的学习和接触,在见识了一些同等学科的同学以后觉得自己很局限,想继续学也想接触更多的资源和人脉,关键是觉得建筑才刚刚有点懂了!不想放弃啊。停留在现在的阶段,自己心里也不甘。刚刚20出头,感觉很多事情才刚刚顿悟过来,劲头也有 环境尚可。有一些规划,但是还是想把目标放近一点,先考上再说。 规划嘛:我的目标院校,不是特别遥远的那种,是我认为我努力努力再努力能够得到的那种。想在研究生阶段跟着导师接触更多项目(也不是很清楚,很多研究生就说自己是画图狗,我觉得见识更多,做的类型越杂,真的是一种经验,尤其是实地项目和平时做课程设计作业完全不一样)再往后就是,想继续考注册建筑师,一注二注,还是得挣点钱是吧。 北京211本科,本科土木工程,2020预计能考研上岸国内top5: 没这么复杂。 没找到热爱的工作,就先继续发展自己擅长的领域,所以读研。 研究生要么公派海外交流之后工作要么非常功利心的拿下各种学业指标准备申请名牌博士,与此同时继续尝试各种领域找热爱。 报考专业就是我本科的专业,因为目前不喜欢所以没主动研究过,一边实践一边了解,等研究生跟着导师的研究方向再了解也不迟。目前确定最喜欢玩儿,所以无师自通。 东部211,本科经济类,目标出国读研,清楚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为什么读研:提升学习能力;提高不可替代性;弥补大学背景;达到更多高精尖工作的门槛。 研究生规划:首先要好好学习,我知道如果我投入几乎所有的时间精力,是一定能学好的。其次要去做研究助理,跟导师做项目,可以细化我的研究方向/得到一定的锻炼和指导。 毕业后:如果有博士项目要我,学校ok我都会去的,国外的博士福利很好。如果没有博士要我,我就会继续做RA 研究助理,让RA的老板帮我推一推博项目。 然后对于报考经济学专业的探索,知名学者:有一些了解,看英文对我来说还是有language barrier, 所以我更多是在论坛里看前人的经验和评判。有看过一些学校博士的placement (去处)。关于文献:不多,我真的看不懂啊,所以我在复习范里安的中微。在b站看中山大学的课。 东部211,本科经济类,推免至某中部985经济类,徘徊想重新考研。 尽管,目前大多数的考生都是在社会压力的推动下或者在学历要求背景整体提升的要求下选择读研,但对于我来说,读研是圆高中的梦想,读研是为数不多地可以去喜欢地城市低成本高质量生活地机会,当然最重要地,是感觉自己是有一点喜欢去研究东西的。 考研之后的规划,非常希望在读研的期间,能够多积累几项专业的/非专业的重要本领,培养几项让自己健康生活,研究顺利的习惯!我还想到了一个,衡量自己研究生生活是否满意的指标:毕业的时候,是否可以比较轻松地按照自己的喜好/兴趣选择到薪酬/地域/环境都能接受的工作岗位(或博士offer) 对于本专业领域的探索,其实一直就有的,但是深度真的算不上,因为本专业在社会上绝对被奉为热门专业,所以很多浅显的读物也有看过,顶级的期刊也拜读过,但是说真的,顶级的真的看不懂,浅显的收获也有,但是显然不专业。本领域的知名学者还是有些了解的,拣大家说的最多的吧,林毅夫/张维迎/纳什。 东部211,本科管理类,2021考研/推免应届生: 关于为什么读研,感觉大学学的东西太泛了,主要是想要专注于某一部分深入的了解,对就业也有一定的帮助; 因为目前对于研究生没有什么了解,所以对与研究生的生活也没有很具体的规划;在专业相关领域其实了解的并不多,最近因疫情在家,看了几篇相关的杂志与论文。 研一在读,专业管理类,安徽某211,推免至北京某985, 1.读研只是因为有保研资格 如果没有可能就不会选择读研这条路 2.没有什么具体的规划 就是按照时间线一步一步来 3.没有什么了解 但是从老师那里了解到专业的发展和创始人以及知名学者 总结:不是读研的料子。。。 补充,小秋说这是她看到的最清新脱俗的回答。。 以上,就是这道菜的最后一篇了 问了这么多人 听了这多么故事 答案还是在你心里呀 我们谁都无法代替别人去做出选择 就像我们谁也无法去代替别人度过一生 无论如何,过程就是奖励,加油吧 — 未完待续 — 如果你也来到过我的馆子 九点馆子试营业至今 目前累计话题讨论:80余次 群成员:近800人 海蓝时见鲸 梦醒时见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