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大家都知道,基本上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指纹,而且每个人每根手指的指纹也是大不相同的。而在如今这个发达的时代,指纹的运用已经到了非常频繁的地步,比如说我们使用手机有指纹解锁、家里的门也有指纹解锁、上班打卡也可以指纹打卡等等。 然而在我们看历史剧或者是古装剧的时候,总会出现这样一个画面。比如说签字画押的时候都会按上当事人的手印,可是在古时并没有现代的指纹识别技术,为什么还会出现画押这种事情呢?经过后面考古学家的勘察,发现我们其实大家都低估了老祖宗们的智慧! ![]() 指纹从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在人的手指以及脚趾上的纹路,其实这也是正确的含义。每个人每个手指的指纹从小就是固定的,虽然说人会长大,手指也会长大,但是指纹并不会发生变化。要说唯一的变化那么就是会变得更加清晰明了,年纪越大指纹的纹路一般都会更加清晰。 虽然说古时候赶不上如今社会的科技发达,并没有如今这样的指纹识别技术。但是实际上古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将指纹这项技术运用起来了,只是说他们识别指纹的方法与我们现在的方法不同,不像我们现在是利用科技的手段来识别的! ![]() 那么古时又是在什么时候将指纹这项技术运用起来的呢?其实根据史料的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古人就已经将指纹运用起来了,不过当时大部分都是运用在一些刑事诉讼的案件上,在日常生活中用的还是比较少,但是由此可见古人的智慧也是非常强大的,能想到利用指纹来确认身份。 在1975年的时候,考古学家就从湖北挖掘出了十几座战国末期到秦国时期的古墓,而且从这些墓穴里收藏的竹简上就能看出来,当时的很多刑事案件上都对指纹方面的证据有过非常详细的记录,可见在那时候指纹已经成了刑侦勘察中一项重要的证据来源了。 ![]() 然而到了后面的宋朝时期,手印更是成了很多案件的物证了。记得当时在宋朝的一本史记中有记载这样一个案件:当时有一个富豪与一位姓周的人赌博并且赢了,于是便让这位姓周的人用自己家的上等家产来进行赔偿;而姓周的人便联合这位富豪将一份印有周母指纹的空白纸上立下了字据。 ![]() 后来周母知道这件事情后便去衙门进行诉讼,可是县吏大人看到这份字据上确实是有周母亲自盖的手印,因此这件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周母可谓是有苦说不出,虽然说指纹确实是她的,但是这份字据她根本就并不知情,无缘无故地被序骗了自然是不想罢休的! 于是周母等到后面有新官上任的时候,她再一次递了状纸去状告这位富豪,她相信官府会还她一个公道。这位新官果然没有辜负周母的期望,他查出来这份字据上是先被印过指纹,随后再填上了这些所谓的字据。于是认定此份字据作废,这份产业自然归还给了周母。 ![]() 由此可见在宋代的时候在案件中出现手印这种事情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了,并且不仅能分辨出谁的手印,就连纸上是先有手印还是先有文字都能够辨别出来。可见当时对于指纹这项技术的运用已经是十分熟练了! 而且之后在元朝也发现了同样的史记记载,据记载当时是有一位富豪强行将别人一家十几口都当作自家的奴隶使用,后来被告上了府衙。面对府衙的质问,富豪不慌不忙地拿出了这十几个人的签字画押的卖身契,然而问题正是出现在这些卖身契的画押上面。 ![]() 府吏发现虽然这十几个人卖身契上面的指纹各有不同,但是从指纹的深浅和大小来看,和实际本人的指纹并不符合。这些指纹倒像是一群年少的人才会有的,于是便找了几个十几岁的少年一一留下自己的指纹,果然印证了府吏的猜想,最后这名富豪最终以败诉而告终。 那么可能大家此时又会有疑问了,既然古代没有我们现代这么先进的科技,又是靠什么方法来识别指纹的呢?大部分的史记上对此部分都没有详细的记载,想必古人应该是通过最实在的办法,也就是现场对比指纹这个方法吧?当然这也只是猜想,毕竟古人的智慧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料! ![]() 总结:从上面几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其实在两千多年前的时候,古人就将指纹这项技术运用了起来。直到后面随着朝代的更替,这项技术运用得越来越广泛,很多文书上都有签字画押的物证,可见对于指纹的运用古人也是丝毫不逊色于现代的我们,只因我们如今的科技更加发达,所以运用的更为广泛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