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天生残疾,奇丑无比;苦学书法40年,一卷楷书让唐伯虎无地自容!

 一墨轩书画院 2022-06-22 发布于北京
他天生残疾,奇丑无比;苦学书法40年,一卷楷书让唐伯虎无地自容!
“江南四大才子”当中最传奇的一位是谁?你多半会说是“四大才子之首”唐寅唐伯虎。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周星驰一部《唐伯虎点秋香》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但其实“四大才子”当中的祝允明的一生,比唐伯虎更具有传奇性。
首先,祝允明的“出厂设置”就落后别人一大截。祝允明长相奇特,并且出生就是六指,严格地来说,就是天生残疾。
祝允明的另外一个名字,“祝枝山”,就是因他右手有枝生手指而得,世人称他“祝京兆”。
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天生的六指残疾,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有一天也竟会变成一个与文征明和唐伯虎齐名的大书法家。
在古代也没有什么正畸手术,祝允明自小就用他的六指右手学习书法,用他的右手参加科考,可惜他在科考场上的不幸不亚于文征明。
祝允明十九岁中秀才,五次参加乡试,三十一岁才中举。此后又先后七次参加会试,皆名落孙山。直到他的儿子祝续在前一科中高中进士,祝允明彻底被打击到了,最终放弃了科考的道路。
科考不中丝毫不影响祝允明的江湖地位,他在文人圈中早已经打响了名号,尤其是他的小楷《东坡记游卷》,在500年前便是久负盛名的作品。
祝允明学习楷书,师从赵孟頫,褚遂良,后又学欧阳询,虞世南,融合众家书法之长而直追“二王”,甚至颇具楷书祖师爷钟繇的神韵。
祝允明作此卷小楷时53岁,其中每一个字无不端庄稳健,舒展得宜,满篇书法老者的风范。
祝允明师法古人,但最难得的是他能够丝毫不受古人法度的束缚,自成一格。《东坡记游卷》行笔轻松自如,洒脱飘逸;虽是小楷,在其字里行间仍然可以看出苍劲和矫健。
楷书又称真书,正书;它对文字结构,笔画的长短粗细合宜的要求是最高的。
王羲之也在《笔势论十二章》当中说:“字之形势,不宜伤长,长则是死蛇挂树;不宜伤短,短则是踏死蛤蟆。”
《东坡记游卷》作为小字行楷笔画精细,长不显其长,短不显其短,每一笔都恰到好处。
在这一卷小楷的背后,有文征明长子文彭这样一段跋文:“我朝擅书者不可胜数……惟祝京兆为集众长。盖其少时,于书无所不学,学亦无所不精。此卷乃全法钟太傅,用笔遒劲伟丽,出入清臣诚悬间,盖能用太傅指与大令腕者也”。
《东坡记游卷》是典型的文人书法,其风格稳重严谨又灵动古朴,有浓浓的书卷气息。其中一笔一划皆取法晋唐,真正做到了“无一字无来处”,是“出规入矩”的正统行楷,就算是外行来了也会拍手叫好的程度。
如今这一卷小楷《东坡记游卷》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我们有幸采用进口微喷技术,将其真迹进行了1:1超高清的复刻。我们将高清复刻本放在了文章下方,期待您的喜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