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长沙段有一个叫鹅洲的地方。 江的东边是天心区,往南是潇湘八景的昭山,江的西边是湘潭九华工业区。 湘江在这里分为两支,拥抱着鹅洲。 早就听说,鹅洲是网红打卡地,还是美丽乡村。 几次想去鹅洲岛上走走。 有一次,我们全家沿湘江风光带,专程来到鹅洲岛的江边。 那天呐,不知为何,排队过渡的车特别多,等了一气,车没有渡过几台,不知道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我们想,反正住在长沙,鹅洲岛又跑不了,等下次人少的时候再来。 ![]() 这次错过后,我单独驾车经过了几次鹅洲岛,好想停车上岛去走走。但觉得一个人去没多少意思,还是想等全家一起去。 一晃过了几年,也没踏上鹅洲岛。 湘潭昭华湘江大桥通车后,回长沙又多了一条路。 我几次过大桥沿潇湘大道回长沙,发现这边修了一座桥直达鹅洲岛。我很高兴,下次一定带全家从这边上鹅洲岛。 儿子媳妇呢天天忙,老是凑不到一块。 今天正好又经过鹅洲岛,我没加思索,一个右转弯上了鹅洲大桥。 大桥引桥直达村口。 一上岛,才后悔来迟了。久雨初晴的鹅洲岛上绿树成荫,河滩上绿草如茵,蓝天白云下,一栋栋农舍掩映在堤边的树荫下。几乎每家门前停了小汽车,鸡鸭鹅圈在屋后养,每家每户干干净净,鸟儿欢快的叫声不时随风传来。 好多农舍的墙上整墙是画,逼真地再现了鹅洲岛上的生活生产景象,颇有几分趣味。 江风吹来,凉浸浸地。 一种亲近感油然而生。 ![]() 我们当过兵的,无论在哪里见到,都像是兄弟。 我不自觉地走了进去。 也许日头还高,加上又不是节假日,里面很安静。 只有一个穿着部队便装,蓄着平头,皮肤黝黑,眉宇间透出一股英武气的男子坐在家里休息。 他见我过来,起身给我打招呼。 我也没有讲客套,一见他模样,不用问,一定就是那个参战老兵。 我直接了当地问他是哪一个师的,他憨厚地答到:127师的,参战前在河南。 说着,他请我坐下,又倒了一杯水递给我。我们仿佛是老朋友,无拘无束地谈起来。 他年纪比我大一岁,姓周,晚我一年当兵。 在部队时他是炮兵,参战时和我一样,抽调到了广西。战争结束后,他立了三等功。退伍回到家乡后,他没有给组织添麻烦,在乡里开了几年拖拉机。 年纪大了,外面跑不动了。这些年,坪塘社区全力将鹅洲岛打造成野外露营旅游地。他看到了商机,便和儿子一起在岛上开起了这家茶餐馆。 ![]() 岛上居民栖居江边,都有一手做鱼的绝活。他们凭其这一手艺,吸引了周边不少食客。节假日忙得屁股挨不到床,闲时也有一二桌客,日子过得比较惬意。 对他这样的参战老兵,政府每年会组织他们疗养一次。说起这些,他觉得政府对自己不薄。 看到昔日战友幸福地生活,心里有说不出的开心。 夕阳西下了,只见款款而下的湘江上,有货船驶过。黄色的校车开到村口,一群孩子相互打着招呼下了车各自回家去了。 我和老周道了一个别,也匆匆地离开了鹅洲岛。 一抹淡红的夕阳拖着尾巴融入了湘江,我透过车窗,又望了望鹅洲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