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文人半江西”的宋明两代,是江西的黄金时代!

 凤凰山居士 2022-06-22 发布于江西

2018-07-15 11:19 来源: 且读度说

回溯到中国历史上的宋朝和明朝,江西是不折不扣的大哥大,自唐朝玄宗时期设置江南西道以来,始有江西之名,于是乎,江西开始了她的独步芳华的“黄金时代”!宋明两代的江西,真正做到了“全国文人半江西”和“满朝文武半江西”,其中最直观的就是两宋时期,江西书院林立,讲学成风,江西境内的书院数目之多,令人咋舌,竟达到了224所之多,甩开排名第二的浙江很多,是名副其实的文人孕育之地。

物华天宝

透过历史,江西更是中国两大新儒家学派——“理学”和“心学”的发源和传播的圣地,特级书院如白鹿洞书院,以及其他有名的鹅湖书院,白鹭洲书院等等,都是江西文化集聚和发扬之处。心学大儒陆九渊和陆九龄兄弟更是横空出世,一代理学儒宗的朱熹则主要活跃在江西,思想在江西生根开花。隐逸诗之祖的陶渊明长于江西,隐于江西。“唐宋八大家”中就有三位出自江西——王安石、欧阳修和曾巩。“江西诗派”和黄庭坚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不容置疑。王钦若、晏殊、洪迈、文天祥、谢缙、宋应星、汤显祖、何心隐、朱耷等等,哪一个不是大名鼎鼎,卓有建树的人物。

白鹿洞书院

还有元末开始的“江西填湖广”,然后的“湖广填四川”,中国南方的历史大抵就是一部江西人走出去的宏伟历史,是中华民族大迁徙的巨幅史诗!然而,近代以来,因世界大势,海运兴起,内河漕运衰落,加上清末太平天国和湘军在江西境内的长久拉锯和蹂躏,江西变得满目苍痍!更有甚者,新中国开始的各项大型基建和教育兴办几乎都与江西绝缘,至此,江西一落千丈!

海运代替了漕运,江西失去了繁荣的基础

我14年单车去过婺源,地处江西东北角落的婺源,本是安徽徽州府的一个县,婺源是朱熹的老家,境内有文公山。后因蒋公防剿,划归江西管辖。我细致梳理了江西中北境内的五大河流,其中最小一支的乐安河就发源于婺源境内,在还是走内陆漕河的时代,婺源人就是依靠这条小小的河,顺流而到洪州,过鄱阳湖至九江,甚至下长江而至安庆,讨得生计。通过漕运而至各地的江西大米,为江西赢得南中国粮仓的美誉,实打实的“鱼米之乡”。

婺源菊径村

我曾经追寻过江西的辉煌远迹,我到过江西史上第一个状元——卢肇的故居,到过背负千古恶名的“青词宰相”——严嵩少年安静读书的溶洞,到过禅宗的祖庭——仰山,到过庐陵的白鹭洲,到过有道教烙印的三清山和武功山,到过南昌的绳金塔,到过留下千古绝篇的滕王阁,更是在“词中之圣”的姜夔的老家——姜家坝寄宿过整整初中三年。所有这一切,只要细细发现,江西的人文璀璨,是东方文脉重要的组成,蕴含的文化无穷无尽!

禅宗祖庭——仰山

在15年年初,正值隆冬,我游玩滕王阁,阁内古朴厚重,逶迤登上阁楼,雕龙画栋,北风凌冽,有感而发,即兴写下了两首不成格律的诗,今抄录于此,以博诸君一笑:

《登滕王阁》

天寒雾重断江秋,逸兴满怀赣水流。碧瓦朱栏呼远渚,书香墨韵散层楼。

凭高徒觉北风烈,追古更添我辈羞。漫漫到今千载后,谁同勃少并头筹。

江南名楼——滕王阁

《滕王阁诗壁长廊》

非有阁高气势雄,诗廊虽朴我独钟。碑林深镌龙蛇舞,骚客齐挥袖底风。

兴废史中哀往事,古今叹里罢从容。当初若许他长寿,天下名阁多几重。

本文由 http://www./卷板机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