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恶霸打砸点心铺,雷电击毙巡抚,雷公大怒:铲除保护伞

 正经说文史 2022-06-23 发布于湖北

明朝万历年间,江南小镇上有一个姓邬的恶霸,因为眼白比正常人多,看人的时候,好像翻着白眼,人们便送了一个外号叫作邬白眼,真名反倒无人记得。

邬白眼的爷爷曾经做过高官,因为贪污受贿被罢免。虽然邬家不再显贵,但是门生故旧多在地方上为官,在他们的关照下,邬家依然颇有势力。正是凭着这一点,邬白眼才敢胡作非为,成为地方上一霸。

民间故事:恶霸打砸点心铺,雷电击毙巡抚,雷公大怒:铲除保护伞

这一天,一个姓钱的商人,找到邬白眼,拿出八百两白银,让他赶走点心铺的终掌柜。原来,三个月前,在镇中心的繁华地带,终掌柜开了一家点心铺,生意非常好,让姓钱的商人非常眼红,想赶走终掌柜,自己在这里开一家点心铺。

邬白眼和姓钱的商人沾一点远亲,自然愿意鼎力相助,当即拍着胸脯表示,一定想方设法,赶走终掌柜。

当天晚上,终掌柜正准备打烊,邬白眼带着几个人闯了进来,二话不说,拿着棍棒就是一顿打砸,顿时将点心铺砸得稀烂。临走时,邬白眼指着终掌柜的鼻子,限他三天内搬走。

终掌柜跑到衙门里告状,县官派出捕头去勘察现场,捕头和邬白眼是酒肉兄弟,平常没少在一起喝花酒,自然偏袒邬白眼。他将此案定性为生意纠纷,呈报上去。县官接到报告,心领神会,就将此事不了了之。

民间故事:恶霸打砸点心铺,雷电击毙巡抚,雷公大怒:铲除保护伞

终掌柜不服,却也无可奈何,只得把点心铺修缮了一下,开门营业。过了三天,邬白眼带着人马又打上门来,打砸点心铺。终掌柜战战兢兢地上前理论,被邬白眼打倒在地,狠命地踢了几脚。

终掌柜晕死过去,邬白眼担心出了人命案,不好收拾,便令人抬着终掌柜,到医馆里救治。终掌柜醒了过来,邬白眼对他说,只要他肯关掉点心铺,就不再找他麻烦。终掌柜不肯,口口声声地说要到都城告状。

这一下惹恼了邬白眼,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将终掌柜拖到河边,打算天黑后,将他沉入水中淹死。

月上三竿后,邬白眼划着小船,到了河中心,在终掌柜的身上绑上石块,将他推落河水里。终掌柜刚沉入水底,就见游来一群鱼,开始啃咬绳索。不一会儿,绳索被啃断,鱼群托着终掌柜浮了上来。

民间故事:恶霸打砸点心铺,雷电击毙巡抚,雷公大怒:铲除保护伞

原来,终掌柜心善,每一年的春季,都会在河里放生各种鱼类。正所谓善有善报,如今终掌柜遇难,那些被放生的鱼群,赶来相救。

终掌柜捡了一条命,悄悄地潜回到家里,拿了盘缠,要去省城告状。哪知道走到半路上,被邬白眼快马追上。他得到终掌柜上告的消息,连夜率领手下追上来了。

这一次,邬白眼把终掌柜带到深山里,将他脱光衣服,吊在树枝上,打算活活地饿死他,或者被蚊虫野兽咬死。

到了深夜里,四周响起猛兽们的叫声,吓得终掌柜胆战心惊。不一会儿,跑来一只狐狸,站在树下,变成一个中年人,解开绳索,把终掌柜放了下来。他伸手取下几片树叶,在手上一阵揉搓,变成一件丝绸长衫,给终掌柜披上。

大约四五年前,终掌柜在集市上,看见一个猎人售卖狐狸。他发现狐狸眼泪汪汪地看着他,心里一软,便买下狐狸放生了。如今,他有难,狐狸特地来救他。

民间故事:恶霸打砸点心铺,雷电击毙巡抚,雷公大怒:铲除保护伞

终掌柜哭着说:“你又何必救我?我早晚会死在邬白眼的手上,不如早死早解脱。”狐狸说道:“救人须救彻,我带你去找山神吧,让他奏报天帝,惩治恶人。”终掌柜跪地感谢。

狐狸带着终掌柜,七弯八拐,来到一座洞府,拜见了山神。终掌柜哭诉了自己的遭遇,山神气冲牛斗,马上写了一道奏章,上报天庭。狐狸则带着终掌柜,躲在深山里,等候消息。

过了几天,天帝降下旨意,责令雷部替终掌柜伸张正义。雷公带着终掌柜,驾着云朵,后面跟着风神雨神,来到省城,下起了瓢泼一般的大雨。雷公大怒,举起手中的雷椎,说道:“正所谓擒贼先擒王,要想铲除黑恶势力,必须先打掉保护伞。”

说罢,一道闪电,伴随着一声巨雷,穿透灰暗的天空,打死了巡抚。终掌柜惊问:“为何要打死巡抚?他对此事毫不知情。”

雷神说:“此人就是邬白眼的保护伞。”原来,巡抚是邬白眼爷爷的门生,当初邬白眼胡作非为时,被抓进了衙门,就是巡抚指使县令放人的。正因为有巡抚罩着,县令才敢袒护邬白眼。

民间故事:恶霸打砸点心铺,雷电击毙巡抚,雷公大怒:铲除保护伞

紧跟着,雷公驾着云朵,来到了县城的天空,打死了县令,以及邬白眼一帮人。除掉这些恶人后,雷公按落云头,让终掌柜回家,他则上天复命去了。

邬白眼除掉后,世道太平了起来,终掌柜依然经营着点心铺,过着宁静的生活。

这正是,多行不义遭天谴,雷公怒铲行恶人。本故事采用了荒诞的笔法,在于借事喻理,劝喻世人,与封建迷信无关。

欢迎大家关注点赞评论,你的支持,就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源泉!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