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和西瓜是绝配,如果夏天不吃西瓜,就仿佛失去了最大的乐趣。但是今天要讲的另一种西瓜千万不要吃,因为它的外观几乎和西瓜一样,极具迷惑性,一旦过量误食,则有可能丧命。 ![]() 如果你去新疆,一定要记住这种西瓜,这样则可能避免风险。 我们先从西瓜的历史讲起,你就明白为什么这种西瓜不能吃? 西瓜最早记载是在5000年前的古埃及,这就表明人类食用西瓜至少超过了五千年。 但是西瓜进入中国的时间相对较晚,公元10时间,西瓜才由契丹人从中亚带到中原地区。 ![]() 在此之前,中国人可能也知道西瓜,甚至吃过,但是大面积种植得到公元10世纪了。 在古籍《本草经集注》中,描述西瓜“永嘉有寒瓜甚大,可藏至春”。 由于古人曾经用西瓜存储,以度过漫长的冬季,所以古人一般认为西瓜十分耐寒。在古代,西瓜也称“寒瓜”。 西瓜属于藤本植物,是葫芦科西瓜属。 西瓜属并不是只有我们现在常吃的西瓜,其中包括7种物种。分别是阿玛鲁西瓜,缺须西瓜,黏籽西瓜,诺丹西瓜,热迷西瓜,西瓜以及药西瓜。 ![]() 这几种西瓜的外观都和日常吃到的西瓜十分相似。 其中有一种名为“药西瓜”的果实甚至和西瓜几乎一样。 ![]() 但是仔细分辨还是可以区分的,药葫芦外观整体发黄,个头较小,瓜纹模糊,瓜瓤呈白色,瓜籽类似黄豆。 ![]() 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野西瓜。 事实上,药西瓜也叫药葫芦,虽然是西瓜的近亲,但是听名字就可以推测其味道可能是苦涩的。 药西瓜中带“药”字,是不是证明可以治病?首先药葫芦一般在干旱的沙漠地带多一点,所以这种西瓜常常出现在北非,土耳其,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地。当然新疆的塔里木地区也有所分布。 ![]() 西瓜属一般都喜阳,喜燥。而药葫芦更是耐热和喜干燥。 所以这种西瓜在沙漠里十分常见。 人一旦在沙漠中迷失方向,第一件事就是找水喝。但是沙漠这种无比干旱的地方哪里会有水? 绿洲在沙漠中并不常见,但是沙漠中的“西瓜”可能会常见。如果你在沙漠中饥渴难耐,如果此时出现西瓜,你肯定会毫不犹豫地砸开西瓜,然后靠西瓜解渴,当你将这种看起来像野西瓜的瓜吃到嘴里,会发现十分苦涩,难以下咽。你可能会认为野西瓜就是这种味道,只要能解渴就行! ![]() 事实上,一旦你这样做了,可能后果会更加严重。 药西瓜并不是药材,也不能治病,之所以叫药西瓜,是因为会药死人。 因为这种西瓜潜在大量的有毒化合物,包括生物碱,糖苷,树脂,二元醇,瓜氨酸。 这种都是有毒物质,一个人在沙漠中迷路,身体本来就极其虚弱,缺水会导致免疫力下降。 如果食用药西瓜,会导致晕眩,腹泻,失温,肝肾细胞坏死。 如果人体免疫系统正常,这些症状可能不会夺取生命。但是体内缺水必然导致免疫系统滞后反应,最终导致这些症状夺取食用者的生命。 ![]() 所以当地人有句俗语:“沙漠里的西瓜不要吃”。 在当地,人们将未成熟的药西瓜干燥后,会得到含有大量“结肠素”的药物,这种是一种十分强劲的腹泻物,可以用于通便! 这时,有人就会好奇,水果等植物之所以会富含大量的糖,就是为了吸引动物食用它们,以便借助动物的身体将自己的籽撒到更远的地方,这样才有利于物种的繁衍。 ![]() 药葫芦的有毒物质可能会导致动物致命而亡,为什么这种植物还能繁衍?理论上没有动物帮助植物播种,这种植物在漫长的进化中就会被自然淘汰掉,为什么药葫芦没有灭绝呢? 其实,药葫芦有毒的特性也是在漫长的进化中选择更适宜自身的生存模式。 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西瓜属一开始包含很多种类的物种,有甜的,有酸的,也具有剧毒的。 ![]() 那些含有甜味的西瓜会被动物大量食用,好处便是更有利于自身的繁衍。 而那些含有剧毒的西瓜由于没有动物食用,已经灭绝了。 而药葫芦虽然具有毒素,但是只要不是过量食用,是不会危及生命的。 而且药葫芦的毒素只是让动物产生腹泻的效果,这样会更有利于动物排便。 因为动物的活动范围十分广,且更喜欢湿润潮湿的地方,如果药葫芦的毒素不具有腹泻的效果,那么动物极有可能将这些籽带到湿润的地方,这样就不利于药葫芦的繁衍。 ![]() 所以药葫芦的毒素一般让动物产生腹泻,就可以让动物在附近排出籽。 而药葫芦一般生长在干旱地带,附近地区大概率也是干旱地带,所以这样做反而更有利于药葫芦的繁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