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子家训与家庭健康】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妙音禅韵 2022-06-22 发布于江苏

未雨绸缪,临渴掘井,是我们很熟悉的成语。未雨绸缪是天还没下雨,就要先把漏的屋顶修好,把门窗补好。临渴掘井,是等到渴的时候,才想起挖井打水,那就晚了。

这两句话讲的是我们应该做到事先准备。古人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你没有事先准备,问题出现了就会手忙脚乱,甚至会因此付出惨痛的代价。古人讲:水没来前先筑堤,趁着河干好修桥。马到临安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难。

我们讲《朱子治家格言》,要从事上和心上两方面来讲。事上是文字的表面意思,心上是句子的深层道理。就像前面我们讲黎明即起,这早起是一件事,但它暗含的意义却是要惜时。

而洒扫庭除呢?看似扫地这样的小事,其实我们要看到这是在勤习劳苦。古人讲:习劳知感恩,勤习劳苦很容易让我们生出感恩之心,我们会明白父母经营一个家庭是多么不容易。

而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它讲的是晚上要关门早休息,深层意思是要我们关上恶念之门,要天天亲自检点,晚上反思己过。古德讲:改过必生智慧,你一天不改过,一天就不生智慧了。

至于一粥一饭,半丝半缕,在事上讲是不要浪费,而在心上却是教我们要有惜物之心,感恩之心,平静之心,觉悟之心。所以我们为什么常讲,人要懂得借事修心,历事炼心,就是从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提高我们的心灵境界,来净化我们的心念。

古人讲:愚者口说,智者心行。这句话讲得太好了,愚智的分水岭就在这里。愚昧的人只知道讲是非对错,而有智慧的人,能够从这些事情里下手,由事到心,把经典里的意思,通通消归自性,用来修心炼性。

比如未雨绸缪,我们懂得修瓦修窗户,反归到身上,有没有时常想到要修德呢?《素书》讲:先莫先于修德。有什么事情能比得上修德更重要的呢?这可是人生在世最先要准备的啊!

不要临渴掘井,我们知道要先打好井,保持水的供给。我们能不能想到要向内心打好智慧这口井,引出智慧水来浇灌我们烦恼、焦虑、不安、激动、亢奋的烈焰呢?到传统文化中去汲取智慧呢?所以读《朱子家训》,你要由事到心,读到字外之意,善于从无字之处下功夫。

现在我们发现,很多家庭矛盾大,孩子脾气大,整个家人身体都差。为什么呢?因为很多夫妻结合,家庭组建,他们还没有准备,就像没有培训就上岗,那么工伤事故就会很多,没有学习交通规则,就在大马路上行驶,大家想这危不危险啊!

我们这个时代为什么离婚率、犯罪率不断增高呢?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断了一两百年,我们丢了传家宝,在结婚前根本没有接受家庭伦理道德培训,更没有接受圣贤教育。

我们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参加过一期《幸福人生》培训,亲眼看到有些新婚夫妻闹别扭,经过五天的培训,听道德伦理讲座,居然转过来了,还有准备闹离婚的,居然不离了。

更有一个富家子弟,留学国外,染上各种不良习气,崇尚吃喝玩乐,经过培训后,居然心生感恩,想到自己过去给家里造成的种种负担,令父母操碎心,当场就痛哭流涕,忏悔己过,后来还发心做义工。

他的老父亲是个富商,非常感动,流着眼泪说:我为我孩子的事没有少操心,但送到哪里去教育,都没有在这里变化得这么大。看到孩子这种变化,要我花多少钱都值得。传统文化不仅救了我的孩子,还救了我一家啊!

还有一些疑难杂病,治疗多年没有好效果的,在里面居然减轻很多,甚至消除了。可见人要不危害社会,疾病要不危害身体,所以要想身体好,首先要做个好人。俗话讲,好人有好报啊!传统文化就是教人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的。

现代社会有这么多复杂的问题,从身体健康,到孩子教育,再到社会犯罪,离婚等,为什么一直都没有很好地解决呢?因为大家都在向外找原因,都在盲目地学西方,向国外取经,不知道我们的传家宝——道德伦理教育,就是解决这些危机的一剂良药。

《朱子家训》讲: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我们不要等到家庭破裂时,再来想破镜重圆,不要等到病痛缠身时,才想到找良医良药。《黄帝内经》讲:是故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己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预防太重要了,一分的预防,胜过十分百分的治疗。渴了才想到打井,战争了才想到铸造兵器,生病时才想到找医生,往往这时都晚了。那该怎么办呢?《黄帝内经》又告诉我们: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教育人们要:慎风寒,节饮食,惜精神,戒嗔怒。这是保生四要,是老祖宗教我们保护身体最重要的四个要点。如果能够从这些地方落实,那么你还会担心孩子的身体问题吗?你还会担心没有幸福美满的家庭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