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此举让士卒们,怒从心头起却不敢恶向胆边生,最终心服口服

 综合历史 2022-06-22 发布于广东
朱元璋此人,出身低微,没有过人的才华,也没有过人的家世,但在历史上的成就,古之帝王少有能与之比肩,这里很明显的说明了一个问题。
一个人有没有天赋,差距是很大的。那么差距到底有多大呢?

有的人苦读十年兵书,都不如朱元璋无师自通,打起仗来风生水起,机计百出。而朱元璋不仅在军事上有卓越的天赋,在把控人心上,同样可以巧妙地因势利导,最终聚拢人心,打造出一支唯命是从的军队,十余年间便击败所有对手,一举夺得天下。
其实,朱元璋能够崛起,这两个人有很大关系。当年郭子兴虽然看重朱元璋,却也完全信任,但因为养女马氏看上了朱元璋,让三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郭子兴也愿意给予重托,并任命朱元璋为总兵官。

掌握兵权后,朱元璋便帮郭子兴镇守和州。但和州终究是小城,几个月下来,人吃马嚼之下,已经没有足够的存粮。加上朱元璋野心勃勃,也不想窝在这个小城里,于是合计一番,便将目光放到太平。
不仅是太平的富饶,还有太平的地利,能直通芜湖和集庆,都让朱元璋觊觎不已。但想是一回事,做是一回事,虽然朱元璋不缺决心,但摆在面前就有一个难题——采石。
于是朱元璋便找人参谋,一番商议下来,发现采石有元兵重兵把守,又有长江天堑,非常险要易守难攻。
这些困难他都不怕,朱元璋自认,军队在他的带领下,作战能力定然比元军强。但朱元璋的军队终究不是水军,不仅对水面作战不熟悉,也没有自己的战船。
如果说,水面作战这方面还能人为克服,但战船则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正当朱元璋以为自己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时候,巢湖水寨找上门来,想请朱元璋帮忙攻打仇敌左军弼。
两者虽然都同属红巾军,但因为派系不一样,所以互相之间不能命令,只能讲交情。所以朱元璋抓住了机会,帮巢湖水寨报仇,有了交情之后,便游说巢湖水寨的首领,一同联合渡江,谋求更好的出路。
虽然最终巢湖首领,只愿出战船不愿出人,但朱元璋决心已下,在一番部署之后,便领军攻打采石。然而攻打半天,局面依旧未能打开,眼看这样下去,只能两败俱伤。而猛将常遇春,也是知兵之人,于是一马当先,只身杀到岸边,直接打开局面,奠定了此战的胜负。
在攻下采石后,士兵们便约束不住自己,就像饿疯的狼一样,见到什么都想抢,尤其是当街抢夺民女,让朱元璋不忍直视。
朱元璋也明白是怎么回事,起义军本就是百姓揭竿而起所组成的,而后一边战斗一边收编,军队中有流民也有流寇,成员复杂,加上在和州时,缺衣少粮忍饥挨饿,士兵们见到机会,自然难以自控。
朱元璋此时的家底太少,最终没有对士兵加以惩罚,但此次暴露出来的问题,却让他深思。随后朱元璋想出了一个办法,不仅能整治这支军队,还能将军队打造成精锐之师。
朱元璋一边召集徐达等将领,让他们各自推荐一些可靠的士卒,组成一支执法队。并说明了:“咱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成就大业,一味地纵容士兵掠夺不是长久之计..........!”
但明面上为了提高军队的积极性,还有攻取太平的胜率,传令三军:“前面就是太平府,粮草金银,美人玉帛都不缺,攻下太平比采石强百倍!”

之后,朱元璋杀牛宰羊犒赏士卒,在这样的“套路”下,军队士兵情绪高涨,等着攻入太平,抢个老婆本,就像胜利已在眼前一样。
结果自然不言而喻,攻取太平很顺利,击退元军进城之后,士兵们便想劫掠一番,却不想前面有一队,一看就很精锐的士卒拦路,手中还有告示,写着:“严禁抢掠,违令者斩!”
士兵们顿时觉得被朱元璋忽悠了,因为城内到处都有执法队张贴告示,此事并不像说笑的。虽然士兵们怒从心头起,却不敢恶向胆边生,许多违反的人,已经就地正法了。
朱元璋当然知道,士兵们敢怒不敢言,如果仅是强硬执行,便是埋下祸根,所以需要用方式方法,去疏导士兵们的情绪。
于是朱元璋筑起高台,与士兵们讲:“咱们每攻取一城,便无所顾忌到处劫掠,这和元军有何区别..............至今日起,任何人都已军功论赏,违令者斩,无有例外!”
在朱元璋的恩威并施之下,军中士卒人人心服,至此之后士兵们,听令而行闻令而动,成为了一支精锐之师,帮朱元璋打下江山,推翻元朝,最终建立政权,国号——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