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7岁中校能文能武,从清军到60岁参加八路军,毛主席都为他开特例

 新用户49686918 2022-06-22 发布于黑龙江

1955年9月27日,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了盛大隆重的新中国开国授勋仪式。

据相关要求和礼仪,如此隆重的庆典,所有参与人员理应身穿军服西装,刮胡修面、干净整洁。

可在人群中,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却十分显眼突兀。

只见他留着一嘴长长的山羊胡,与身上的军装格格不入。

自然,周围的人都对这位“胡子军官”议论纷纷。

到了授勋的时候,老人亲自接过毛主席递来的勋章。

紧接着,他神情激动地对主席说:

“主席,谢谢您,谢谢您为我开的这个特例呀!”

如此来看,不刮胡子这件事是获得毛主席的允许。

文章图片1

蒋维平

那么,这位老人究竟是谁?

他是如何在耄耋之年获得这么高的荣誉的?

又是如何让毛主席为他开特例呢?

妙手回春,军中华佗

“同志,把剪子递给我!”

“快把止血钳拿来!”

“同志啊,有点疼稍微忍着点啊!”

在简陋的手术室里,60岁的蒋维平不断地对周围的人说道。

而他正是故事开头那个老人。

由于年事已高,他被八路军领导安排在后方的医院工作。

凭借自身精湛的医术,蒋维平救治了不少八路军的伤员,获得大家一致赞赏。

别看其胡子头发花白,但是工作起来的蒋维平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劲。

“蒋大夫,您都这么大岁数了,怎么还有精力整天忙个不停啊?”

这是一名伤员在养病期间看到蒋维平在病房穿梭时,忍不住问的问题。

他话音刚落,蒋维平突然停下脚步,一脸严肃地回答道:

“我只不过是做些清闲的工作而已,你们在前线杀敌才是真正的辛苦!

拿我的工作跟你们比,简直就是坐在飞机上钓鱼,差远喽!”

此语一出,惹得在场所有人哄堂大笑。

但是内心也由衷地对这位老军医的谦虚佩服不已。

虽然蒋维平在后方治病救人,但却一直心系前线战士。

文章图片2

蒋维平(中间)

1938年10月,蒋维平被调到八路军120师359旅,并任命为719团的军医。

在这里,每天都有大量的伤员,伤情也更加棘手。

有中弹的、有少胳膊少腿的、有被炸伤眼睛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蒋维平虽工作医术不俗,可缺少药品是当时军中的一个大难题。

因为这件事,他眼睁睁看着不少士兵错过了黄金治疗时间。

为此,蒋维平每随部队去到一个地方,

第一件事便是带着几名卫生员去当地村子,挨家挨户地询问治疗外伤的偏方。

有时候听不懂乡亲们的地方话,蒋维平便用手比划着跟他们交流。

乡亲们知道是八路军的军队,也十分配合。

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地说着。

就这样,蒋维平前前后后一共搜集到300多种偏方。

他把这些偏方整理分类,亲自传授给战士们。

不仅如此,他还利用自己的中药学知识,

带领战士们四处收集中药材;

然后回到军营将这些药材配比组合,熬成药汤给伤员们服用。

双管齐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时缺药的问题。

文章图片3

采药时的蒋维平

1939年5月,蒋维平随部队参加了上下细腰涧战斗。

为了救治从前线不断运送下来的伤员,61岁的他七天七夜没有合眼。

同年8月,由于部队的整编,蒋维平被调至津南自卫军第9团卫生队党支部书记。

一直到1941年春,蒋维平回到熟悉的719团并随部队来到了陕西省米脂县。

在这里,蒋维平在治疗伤员的同时,继续带领战士们上山采药。

有时候一些药材只生长在悬崖峭壁之上。

面对这种情况,蒋维平总是不顾周围人劝阻,亲自去采药。

就这样,他利用一切资源制成药品。

汤药、丸药、膏药、针剂……都是他的成果。

非但这样,他还用自己精湛的西医医术治好了当时陕甘宁边区副主席李鼎铭的顽疾。

战士们纷纷大开眼界,称他为 “华佗再世”。

自然,蒋维平在军中越发有名气。

整个部队都知道719团有一个留着胡子的神医

副旅长王震也任命他为制药厂的厂长

因为他的种种贡献,1946年7月,蒋维平被任命为白求恩和平医院第一分院副院长。

可谁能想到,就是这样的一位谦虚随和的神医竟然还有过一段辉煌的戎马生涯。

救亡国家 毅然投戎

1878年,蒋维平生于河北省的河间县的一个农民家庭。

由于家中生活贫困,他家常年吃了上顿没下顿。

雪上加霜的是,那些年正逢饥荒。

年仅6岁的蒋维平在父母带领下逃至当时的房山县石楼村。

文章图片4

清末农村

好在到了那里,蒋维平的父母租来几块地耕种。

因为连年的风调雨顺和自身的勤劳踏实,蒋维平一家的生活逐渐地稳定下来。

虽然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但其父母还是懂得一点: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既然吃饭已不成问题,蒋维平的父母便开始考虑把他送到私塾去念书。

由于从小生活艰苦,孩童时期的蒋维平十分懂事。

自知读书机会来之不易,他连下地干活都拿本书。

一到晚上,蒋维平就跑到几里外的有钱人家里干杂活。

为的只是借灯看书。

但是好景不长,灾荒再次出现。

文章图片5

清末农村小孩

再加上地租的加重使得蒋维平不得不离开自己深爱的学堂,去给地主家做长工补贴家用。

后来他又辗转多个地方,

最终在一家药店做了名学徒。

蒋维平虽然没有接触过药学,但是药店老板看聪明好学,就非常有耐心地教其认识各种药材。

他也是十分争气。

白天帮助老板干活并把今天认识的药材记录到一个小本子上;

晚上便熬夜背记这些药材。

很快蒋维平就能区分大部分药材。

这段经历也为他以后成为军医奠定了基础。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文章图片6

清政府被迫向日本割地赔款,这使得老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

人民的劫难和国家的蒙羞使得蒋维平心里彻底燃起救国的火苗。

那时候,清政府为自救,开展洋务运动。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新式军队组建起来。

这让蒋维平在无尽黑暗中看到一丝光亮。

那时候的他认为,只要参军就能救国。

于是在1897年2月,不满20岁的蒋维平加入了李鸿章的淮军。

可是事情远不是蒋维平想的那般简单。

在参加淮军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军中乱象:

当官的不作为,只顾着克扣军饷敛财。

士兵几乎人人赌博、抽大烟。

根本不像是一支救亡图存军队。

更何况,淮军在经历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实力大大被削弱,早已外强中干。

终于,在李鸿章死后,他的淮军被整编到袁世凯的北洋军麾下。

原本以为这是一个好的去向,可蒋维平万万没想到,军队仍然是老样子。

依旧军纪涣散,甚至黑白不分、颠倒是非。

一边残忍镇压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党人,一边对外国侵略者卑躬屈膝。

文章图片7

北洋军阀

这也与蒋维平最初参军目的相左,可是他又无可奈何。

在1916年2月的一个下午,蒋维平随部队来到一个村子。

他亲眼目睹骑兵旅的一个团长强奸了一名少女。

这让蒋维平怒不可遏。

他立刻冲上前去把这名团长揍了一顿。

也因为这件事,他被开除军籍,离开了部队。

一直到1920年8月,心怀报国之心的蒋维平又加入军阀段祺瑞的部队。

由于时局动荡,军队急需有经验的士兵,

蒋维平作为一名在部队待了十多年、资历丰富的老兵,

很快就被派到长春、宣化等地担任骑兵团的团长。

原以为能够在这个职位上发光发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可当时国家分裂,蒋维平根本看不清未来,更别是大展身手。

在段祺瑞手下从军八年之后,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

至此,北洋政府灭亡,蒋维平所在的东北军也被缩编、解散。

这也意味着,他31年的从军生涯暂时告一段落。

1930年,蒋维平离开军队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刚到老家的蒋维平好几天不吃不喝,他心里非常郁闷。

“自己在军队的几十年兢兢业业,一心报国,可是命运却始终在跟我开玩笑。”

这是那段时间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文章图片8

蒋维平

这时,村里发生的一件事彻底让蒋维平振作了起来。

当时一名小女孩突然高烧不止,家里人十分着急。

但苦于村子里面没有大夫,用土方法又不管用。

最后在送往城里看大夫的途中就不幸病死。

这使蒋维平看到村民悲惨的生活与十几年前一模一样。

特别是村里糟糕的卫生条件。

于是,蒋维平打算干回自己的老本行:医生。

但由于从军数十载,很多知识已经记不清,他只能重新学习。

就这样,52岁的蒋维平开始在家自学医用书籍。

等到积累一定程度的知识后,再凭借幼时打工的经验,他在村里开起医馆,为没钱的村民免费看病。

在实践中慢慢摸索,蒋维平逐渐成为村里有名的医生,帮助不少村民治好病。

然而,蒋维平平静的生活很快就又被打破。

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日本关东军开始进犯东北。

文章图片9

曾经在东北驻扎过十几年的蒋维平敏锐地嗅到日本人想入侵中国的狼子野心。

当时国民党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政权。

为了抗击侵略者,53岁高龄的蒋维平,决定重新出山,参与到宋哲元的国军第29军。

这也是他参加的第三支武装力量。

事与愿违,因武器装备落后、人心不齐,

军队节节败退,最终没能将日本人赶出关外。

不久后,部队也解散,蒋维平只得重返家乡。

可想而知,蒋维平心中有多么愤懑不平。

军队三进三出,年近花甲也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

此时的他几乎放弃从军救国的道路,继续操起自己的老本行,在村子里治病救人。

可蒋维平又不甘心眼睁睁看着日寇肆意侮辱祖国;

于是,他在治病的同时也向乡亲们宣传抗日救国的思想。

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蒋维平的报国之心屡屡碰壁时,他碰见了一生的贵人。

文章图片10

民众参与抗日爱国教育

1935年,蒋维平去当地一所教会参加抗日活动。

在人群中有一个年轻人在演讲台上,挥舞着手臂控诉日军的种种罪行。

说到激动处早已饱含泪水,让人十分动容。

活动结束后,大家都四散而去。

蒋维平见他还在演讲台上不肯离去,便主动找这个人攀谈。

“小伙子,你叫什么名字呀!我觉得你刚才讲得太好了,如果所有中国人都像你这样中国就有救了!”

“您过奖了,我叫李向前,是一名共产党员!”

李向前骄傲地回答道。

“共产党?咋又出来了个共产党?我打了半辈子仗,见过清军、北洋军、国民党,还不都是一个样!”

蒋维平愤愤地说。

“您这就不知道了吧,我们共产党是穷苦出身,代表的是广大劳苦百姓!我们为穷人打天下!”

“为穷人打天下?”

这句话让蒋维平愣住了。

他从军半辈子,每支部队打仗都是为争夺地盘和金钱,从来没有说过为了穷人的。

也是这次交谈,让蒋维平第一次接触到共产主义思想。

只是这时的他对共产党还不算真的了解。

文章图片11

卢沟桥事变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的铁蹄踏至华北一带,蒋维平所在的地方也未能幸免于难。

日军来到房山县后,村民们认为其不敢惹洋人,便都躲到二站村的一个天主教堂。

可是日寇以教堂里有八路军为由,擅自闯入教堂。

把男人们赶出去用机关枪扫杀;

而女人们则在教堂里受尽侮辱。

教堂的神父见状对日军破口大骂,最后也被残忍杀害。

这就是臭名昭著的“二站惨案”。

亲眼目睹乡亲们被日军屠杀的蒋维平十分愤怒,但是却又无力抵抗。

只能尽自己最大努力,组织了一个收容站去帮助幸存下来的老百姓。

谁曾想,日军刚走没多久,土匪又来了。

一天晚上,蒋维平刚准备睡觉,一群身着黑衣举着火把的人闯入他家,把他的妻子暴打一顿,然后把他强行掳走。

到了匪窝,土匪头子想让蒋维平当所谓的“军医”,为他们治伤。

可是蒋维平怎么可能与这伙暴徒沆瀣一气。

他趁着看守不注意,偷偷溜走并和家人们连夜投奔到亲戚家。

之前是清政府和列强欺压百姓,而几十年后换成了日本人和土匪欺压百姓,经历了这些的蒋维平心中十分凄凉。

可每当他失望的时候,命运总是会给予其希望。

文章图片12

八路军

1938年2月,宋时轮的八路军第四纵队进驻了蒋维平所在的房山县。

和其它任何军队不一样,八路军进村的第一件事不是烧杀抢掠,而是派人挨家挨户地记录乡亲们这段时间的损失情况。

战士们还会每家派两名战士帮乡亲们挑挑水、劈劈柴。

闲下来时和乡亲们拉拉家常,一点也没有军队的架子。

蒋维平看到此情此景,加之想起李向前对自己说的话,他心中又开始燃起那团火焰。

次日夜晚,蒋维平与妻女告别之后,和收留的义子蒋志刚一起带着自家医馆的所有药品连夜到达八路军的驻地。

时任支队长包森见状立马上前询问。

在蒋维平表达了他想参军的意愿之后,包队长却急忙摇头拒绝。

事实上,不是他不愿意。

而是蒋维平年龄太大,他担心他的身体情况没法跟上部队的行军。

然而这时,蒋维平一把抓住了他的衣袖说:

“长官,我知道你们八路军是为穷苦百姓打天下的。

现在日寇入侵,我也想尽一份力啊!

你就了我这个心愿吧!”

文章图片13

八路军部队里的蒋维平

包队长耐不住蒋维平的软磨硬泡,只好请示领导。

在得知有一位60岁的老人想参加八路军后,所有人心里都十分震惊。

按说这个年龄参军是不合规矩的。

但是蒋维平都60岁了还有如此的爱国热情,再加上还懂得医术,这让领导有些犹豫。

他在屋子里思考许久后,对包队长说:

“既然有这份心,年龄不是问题,让他在后方当个军医吧!”

就这样,蒋维平和义子破格参加了八路军。

于是,60岁的蒋维平加入了人生中第四支也是最后一支部队,开始实现他的抱负。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更加令人意外的是,蒋维平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医生和军人,还是一名农业专家。

1942年,为了克服我军面临的粮食危机,毛主席命令359旅进入南泥湾拓荒,开展大生产运动。

蒋维平平日里积累的农耕知识在此地也派上用场。

他被任命为农场场长。

带领战士们没日没夜地劳作拓荒。

文章图片14

劳动中的蒋维平

在此期间,蒋维平久累成疾,一度病倒在床上。

可他即便带病也要坚持劳作。

头天夜里打点滴,第二天一早拔针管下田。

这是经常发生在蒋维平身上的事情。

最终在他的带领下,众人成功开荒400多亩。

不仅使部队自给自足,还把多余的粮食上缴了2.88万公斤。

除了开垦荒地,蒋维平还在此地开办木材厂、制药厂、纺织厂。

只要一切能用到的东西,他都强调多造、多开发。

1943年,蒋维平被评为人民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

然而,荣誉加身的蒋维平非但没有放松自己;

反而选择不忘初心,回归本职,积极地投身于医疗事业。

他为我军培养了一大批医务工作者。

1950年,73岁的蒋维平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

在会上,他作了模范事迹的报告,并被发表在《人民日报》上。

从此,他的事迹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

文章图片15

蒋维平的事迹

但此刻,他早已将名利抛之脑后。

已经年近耄耋的蒋维平开始从宏观上建设新中国的医疗体系。

结合苏联先进的医院管理经验,大刀阔斧地开始建设医疗体系。

蒋维平在院内推行科主任负责制、保护性医疗制等制度。

这使全院医生的责任感大大提高;

诊断符合率、治愈率、抢救成功率也随之上升。

除此以外,将近80岁的蒋维平还经常亲自操刀做手术、临床做记录、为没有经验的医生上课。

蒋老可以说为新中国的医药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虽然在平常工作中不苟言笑,但是他私下里却是一个温柔善良之人。

自己省吃俭用,一件棉背心可以穿十几年;

吃饭也经常是小米稀粥配白菜;

抽烟只抽8分钱一盒的绿叶牌香烟。

但心里时时刻刻装着群众。

他对待群众却是十分地大方,经常会拿出自己的工资为穷人出钱看病。

文章图片16

蒋维平

有次,蒋维平回老家探亲时,

他把自己所有积蓄都捐给村子里搞生产建设,临走前还时不时叮嘱:

“你们一定要好好搞建设。”

在1955年开国受衔仪式上,77岁的蒋维平成为了最年长的中校,也是所有军官中最为年长的一位。

在受衔期间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按照规定,所有参加仪式的军官都必须刮胡子。

可蒋老死活不肯刮他那标志性的胡子,还扬言说:

“这胡子我留了半辈子,死也要带到土里去。”

毛主席听闻这件事后,大笑着说:

“老同志为革命贡献那么大,给他开个特例,留着胡子吧!”

于是就出现了开头讲到的一幕。

这件事也侧面说明了蒋维平所做的贡献之大。

文章图片17

蒋维平

蒋维平虽然身体一直都很硬朗,但是任何人都无法逃出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1964年7月12日上午,86岁的蒋维平因脑栓塞合并肺气肿,经多次抢救无效,最终倒在了他最心爱的工作岗位上。

后记

蒋维平的一生是精彩又有价值的。

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心里装着的全都是国家、人民。

他虽然出身贫苦,60岁才实现人生抱负;

但是为了心中信念,他把一切都奉献了出去,没有半点的遗憾。

谨以此文缅怀先烈。

参考文献

人民网《「延安记忆」最年长的开国中校蒋维平》

[1]墨颖,李忠国.投党报国终有时(一)——记60岁参军入党的八路军老英雄蒋维平[J].党史博采,1994(07):31-34.

[1]宋成明.老英雄蒋维平传略[J].北京党史,1992(03):47-5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