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油画名家湖湘写生作品展:画长沙红色景点,状星城河山胜迹

 泊木沐 2022-06-23 发布于辽宁

6月上中旬,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和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位画家,到湘江与浏阳河风光带及周边红色旅游景点进行采风写生,创作以沿途深厚的历史文化与秀美的自然风光为主题的数百幅油画作品,从中精选了一百幅,在长沙李自健美术馆集中展出,给观众奉献了一道独特的艺术大餐。

湘江和浏阳河是湖南历史尤其是湖南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的象征,涌现出了无数永存史册的历史人物、革命先辈和文化宿将。“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优美动人的湖南民歌《浏阳河》传唱了几十年,除了音乐外,能不能用其他艺术形式抒发对长沙这片热土的赞美呢?31位知名油画家用他们的画作给予了最好的回答。

有着迷人的自然风光、多样的人文资源、强大的红色基因的浏阳河、湘江,为画家们提供了别具特色的“百里画廊”。

参加此次画展的画家都是国内油画界具有相当实力和知名度的艺术家,包括范迪安、邓平祥、戴士和、孙建平、陈和西、段江华等,从四面八方来到长沙,锦绶堂、文家市、双江口、湖南一师范、岳麓书院、橘子洲、大围山、马栏山、磨盘洲等地都是他们写生的最佳场所。

在6月4日至12日的几天里,画家们顶着炎炎烈日,探访革命圣地,全情投入创作,通过作品讴歌党的伟大历程,寻踪文化古迹,感受湖湘大地的人文根脉,成果颇丰,第一时间将其中的部分艺术精品在李自健美术馆集中展出。

范迪安的《浏阳颂》和王辉的《浏阳河》画出了河岸的城市、村庄及起伏的山丘、碧绿的田园,河上空有鸟翩飞,河两岸有百花盛开,水绿山青,政通人和,浏阳新貌呈现眼前。

段江华的《浏阳新貌》把高楼林立的浏阳城市风光与郊外的村舍田园风光相结合,让人驻足凝神细观。

陈和西的《文家市里仁学校》、《红色通道》、《里仁畅春》及胡砂金的《里仁操坪》,童柯敏的《红军标语巷》、张膑的《印象浏阳-秋收起义纪念馆》、贾枝桦的《秋收秋收》、党朝阳的《秋收起义食堂门洞》,以独特的视角对红色景点进行了描绘,让人联想到中国革命早期那战火纷飞的年代,缅怀先驱英烈,倍惜幸福今朝。

王辉的《湘江北去》、黄礼攸的《绿染大围山》、易晶的《浏阳河畔》等,对长沙的自然山水进行了浓墨重彩的礼赞,让人叹赏。

石强的《岳麓书院走廊》、易晶的《岳麓书院》、曲湘建的《岳麓书院》等,把画笔对准千年学府、长沙的文化名片岳麓书院,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绘,让人回望湖湘文化,不禁遐思绵绵。

孙建平的《从西湖山望(浏阳河)》、曲湘建的《浏阳河双江口》、张膑的《印象浏阳-双江口》,展示了浏阳河上游双江口及浏阳市城郊的美丽风景,为河山胜迹留下彩色记忆。

这次写生作品展很特别,既是国内油画名家作品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对长沙名胜古迹、山川风光的一次精彩写照,更是对红色景区的历史回望和对先驱英烈的深情缅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