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是痛苦根源

 云语禅心 2022-06-23 发布于河南

爱,是痛苦的根源。

世间所说的爱,无非是爱国、爱某团(群)体,爱家人亲情,爱某人,爱某物、某嗜好、某事件。而这些,从剖析人性灵魂的角度看,都不是纯粹的爱。

爱国爱某团(群)体 从小我们受到的教育就是“五讲四美三热爱”,树立正面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这个“爱”是泛爱,具有它的社会属性。我们爱它们,但如何去表达去做去体现?在其中,我们真的是全心全意地没有丝毫私心杂念?

爱家人亲情 俗话说“狗不嫌家贫,儿不嫌娘丑”,我们爱父母爱兄弟姊妹,且不说牙齿咬住舌头这茬,单从内心感情角度看,应该是真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常说“养儿防老”,若这样想那就别提母爱有多伟大了,养来养去岂不是还是为自己?假定有一个不听话的忤逆的子女,父母是否还像我们儿时一样疼爱他?当然,必然会有例外的没有任何私心的父母,从这个意义来说,父母之爱应属于最好层级了。父母百年之后,来往亲密的兄弟姊妹还有多少?来往中有没有掺杂杂念者还剩多少?

爱某人,即常说的爱情 文学影视作品中随处可见地歌颂爱情,把它描述得惊天动地。什么“海枯石烂”了,什么“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了,什么“山无垠,江水为竭,冬震震夏雨雪,乃敢与君绝”了,多么感人啊!简直千古绝句,是不是眼泪流都出来了?

从生理角度说 所谓的爱情其实就是三种激素:苯基乙胺、多巴胺、内啡肽。你的一见钟情、心跳加速、手心出汗的来电的爱情感受,都是它们在你体内的化学反应。这样一说透,你是不是有点失望?原来这么伟大的爱情,就是我们最基本最初级的生理反应,太low了。

从社会角度说 爱情就是进入婚姻的驿站,然后传宗接代,延续人类,就这么简单。毛爷爷说“凡是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简单明了,一语中的。即使你从心底排斥这个结论,但无妨它的本质。

从感情角度 今天爱了是真的在爱,明目烦你了也是真的不爱了,不然怎会有那么多的爱情悲剧?目前国内的离婚率有多高?他们难道不是结婚前爱得甜如甘饴而离婚时又是多么痛彻心扉和迫不及待?停留在婚姻中的人们是否都甜蜜如初且不去论它。如果爱情是圆满的,还会歌颂描述得多么难得和美好吗?人性决定了得不到的才是最美,也决定了所有的付出都期望得到回报,世间的爱情本质是自私地占有。因为爱你,我拼了老命也要得到你;因为爱你,我限制你的交往和自由,改变你的习惯和个性以契合我的需求:也是因为爱你,哪怕粉身碎骨,哪怕同归于尽。

爱某物、某嗜好、某事件 我爱喝酒,我爱抽烟,爱唱歌,爱养花种菜,爱旅游…这个爱实在满足自己的初级欲望,得到了身心愉悦,得不到则心情不爽或抓耳挠腮。当然这些也是会随时改变,例如医生告诫我戒烟戒烟,嗓子疼或哑巴了,花粉过敏或菜地被没收了,腿疼无法出去旅游出去浪了…这时候只好蜷在屋里,开始面对我们这颗心,思考。这颗心才是我们最亲密的伴侣,不离不弃,生死相依,而我们对它都干了什么?我们专挑悲情的歌曲去虐它,我们陷入虚假的爱情漩涡让它破碎,我们痴迷于财富名利而四处流浪奔波。我们纯洁地来到世上,努力学习攫取的本领,拼命抓取,然后,我们两手空空地死去。

希腊神话中诸神判西西弗斯把一巨大的石头推上山顶,然后让它滚下来,每天重复。这就是我们面对的困境,我们怎么从每天无趣的苦海里解脱出来,找到生命的终极意义?

文章图片1

苏格拉底描述了洞穴中的一群人,背后的火光映射出墙壁的影子,他们从未也不愿转身,固执地以为那影像,就是这个世界。而我们的认知就是那影子,我们的身体就是那认知的囚牢。

西方哲学之父,勒奈.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这个洞穴中的影子思维同出一辙,他还说停留在思想层面。我们面对的世界,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思考到的,就是真实的吗?佛陀对真相的研究穿越了思维的最深层,即站在最高的纬度,体悟到了真实自性,了悟真境,达到涅槃境界。

  • 佛曰,尘世中的一切受想行识皆是虚幻。人们被贪嗔痴三毒缠绕而蒙蔽,无法见到真实如来自性。我们所谓的爱,是一种虚幻的痴念,如雾如露如闪电,随缘化合,转瞬即逝,是痛苦的根源之一。而穿透爱之永恒真相的,是如如不变的慈悲。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如雾如露亦如电 原创于2020年11月17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