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入荒野,找寻书斋外的大师们

 古稀老人赵 2022-06-23 发布于北京

2006年,张泉正在读研究生,兼顾学业的同时,他平日还更新自己的博客(blog)。突然有一天,媒体人令狐磊给他发来私信,说:“我现在正在创办一本《生活》杂志,我看过你的文章,我觉得很适合我们,你是更愿意在个人的网络空间里窃窃私语,还是想要加入一个公众的平台,来影响这个时代呢?”

文章图片1

张泉/受访者供图

收到这位文化名人的私信,张泉兴奋之余也不禁怀疑对方会不会是个骗子。思来想去,张泉决定和令狐磊见上一面。彼时的张泉性情内向,面试时,他只能和令狐磊聊聊文章内容。当面对HR和其他职能部门人员时,张泉觉得有些尴尬。谈话结束后,令狐磊让张泉回去写一篇报道,之后再判断自己是否真正适合这份工作。

回到上海的张泉很快就找到了选题——江南吴歌。操作选题的过程中,他结识了摄影家汪芜生。当时,汪芜生正和全球各国十几位摄影家共同拍摄建筑,他负责用影像呈现鉴真和尚留下的文化轨迹。汪芜生问张泉:“要不要写一些有关扬州大明寺的文章?”张泉欣然答应。

查资料时,张泉发现,前人在写大明寺时,往往都结合扬州这座古都对世界的影响来讲述文明的变迁。张泉想,如果仅仅只是采用这样的角度,写出来的文章必定不会太有意思。于是,他开始将这座建筑和人联系在一起。

文章图片2

扬州大明寺。/图·IC

20世纪60年代,建筑大师梁思成受邀在大明寺附近设计一间纪念堂。张泉意识到,在某种程度上,这座新建筑是中日两国文明互动的见证,同时,它也承载着梁思成等学人对文化的信仰。

在扬州,张泉采访了一位名叫潘德华的老人。潘德华被誉为“中国斗拱第一人”,他收集、研究了大量斗拱资料,还曾主持修建过大明寺的纪念堂。据潘德华回忆,匠人们当年使用的材料都是海军用来造船的木材,建造完成,木料一根不多也一根不少。张泉说:“匠人们的专业精神很触动我。即使是普通人,在那样一个艰难的时代,仍旧捍卫着国家的文明。”

也正是那时,张泉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日后有机会,要去书写匠人、学人以及改变了国内文化和历史的那群人。

1952 年 9 月14 日,北京。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清华园的家中会见英国建筑师斯金纳。

当下生活里的疑问,

历史会告诉我们答案

张泉凭借写大明寺的那篇文章入职《生活》杂志。入职后一年,杂志编辑部做了重走梁思成、林徽因之路的专题。张泉和同事们走访了佛光寺,那时的佛光寺只有两位老人守护。老人给张泉一行人打开庙门,一股刺鼻的味道从建筑内冲了出来,老人说可能是木头发霉了。

但等到张泉到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采访时他才知道,那股味道来自蝙蝠的粪便。张泉立刻想到梁思成的一段记述。梁思成曾特意在考察报告里写到,每天有成千上万只蝙蝠趴在大殿上,等待着他们这群“不速之客”的到来。那一瞬间,张泉体会到了时空交错的感觉。他说,历史与现实在这个维度上,居然可以贴合得这么近。

此后,张泉又陆陆续续寻访了营造学社考察过的一些地方。在追寻前人足迹时,张泉越发感觉,自己在寻找的,其实不只是文化的脉络,同时也是一个逝去的时代。此后,张泉还操作过一期有关西南联大的专题。那时,西南联大还不是显学,并没有多少呈现这段特殊历史的书籍和纪录片。

其间,有两件事让张泉记忆犹新。

文章图片4

西南联大。/图源网络

一件是他在夏天时去拜访位于云南师范大学的西南联大博物馆。抵达后他发现,馆门用铁链锁住了。他向工作人员询问后得知,博物馆寒暑假不开放,只在平日的周一、周三和周五开放几个小时。张泉很疑惑,很多年轻人只有寒暑假能到云南,若是博物馆这个时候都不开放,后辈如何深入了解这段历史呢?更令他难以接受的是,他向学校里的学生打听博物馆的位置,得到的答案都是“不知道”。

另一件类似的事情出现在北京大学。张泉要去西南联大北大校友联络会的办公室,他转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准确位置,于是向学生问路。学生们正参加某个企业举行的招聘会,张泉问了一个女同学,得到的回应是:“我们这是北大,不是什么西南联大。”

文章图片5

《荒野上的大师》张泉著。/受访者供图

经历了这两件事,张泉想:为什么如此辉煌的一段历史没有被人铭记,为什么艰苦卓绝的一代人就这样被淡忘?他反复问自己——遗忘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于是,他开始聚焦晚清及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并用十几年时间完成《荒野上的大师》一书的写作。他用这样一部作品,呈现考古学领域学术大家的群像。

寻找属于过去的文字和器物,

探索中华文明的点点滴滴

民国时期,学术界对田野考察越发重视。原本囿于书斋之内的学者,开始逐渐走向荒野,在生物、矿产和考古领域展开了更丰富的研究。在《荒野上的大师》一书中,张泉就选择了以地质调查所、清华国学研究院、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和营造学社四大机构为线索,呈现中国考古初创时的状态。

张泉之所以采用此类叙述架构,是因为这四大机构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联,并且在每个机构里,我们都能看到知识分子组成的共同体。在张泉看来,最早期的地质调查所,对中国考古起到了开山作用。尽管该机构最初的设立是为了采矿和发展实业,但后来它所转向的古生物学研究却为考古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正是这批知识分子,开始走出书斋,走向荒野,进行一些科学化的考古发掘,从而培养了很多学术人才。”而清华国学研究院则与地质调查所的这种精神一脉相承。从严格意义上说,研究院的主导者们并非真正的考古学人,但他们所沿袭下来的学术规范,却引领着国内考古学进一步向前。

1928年,傅斯年主持建立的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更是在国际汉学界发出了属于中国自己的声音。王国维曾提出过“二重证据法”,他说,学者要以“地下之新材料”补正“纸上之材料”。在这个号称“天下第一所”的推动下,殷墟发掘等工作得以开展,这使得史书中的材料与地下的文物实现了对应,学者们也通过器物上的蛛丝马迹,还原了那个逝去的文明。

文章图片6

王国维曾提出过“二重证据法”,他说,学者要以“地下之新材料”补正“纸上之材料”。/图源网络

在四大机构当中,人们最为了解的是营造学社。这一方面有赖于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故事,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近些年媒体习惯于讲述这段历史。所以,对写作者来说,如何写出不一样质感的营造学社,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张泉的做法是,在走访以及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回归到原始文本中,从而发掘不同的角度。他找到友人和同行与梁思成往来的书信、公函,甚至查询到了梁思成当年借阅的书籍。2014年,张泉到成都采访,还看到了梁思成在李庄时信手画下的一幅名为《番茄蛋汤》的画。图的旁边,梁思成写道:“等到抗战胜利了,要喝上这么一碗。”

文章图片7

梁思成、林徽因与费正清、费慰梅在北总布胡同梁家客厅。/图源网络

张泉将这些都写进了书中,他觉得,从这些生活细节里,同样可以展现学者身上的特质。张泉很希望能把这些感受传递给读者,他说:“在资源极度匮乏的年代,这批学人仍旧在孜孜不倦地做着各种研究,他们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但这种乐观当中,其实有非常强烈的苦涩感。”

胡适在1919年8月16日所作的《论国故学》一文中写道:“发明一个字的古义,与发现一颗恒星,都是一大功绩。”在张泉看来,这或许也是这四大机构的学者们所秉持的态度。他们将这种治学的精神内化,在荒野上寻找着属于过去的文字和器物,也探索着有关中华文明的点点滴滴。

文章图片8

梁思成在李庄。/图源网络

屡败屡战的一代人,

依旧在探寻着新的可能

在《荒野上的大师》中,张泉写道:“在一个特殊的年代,学术研究也不得不与汹涌的国家理想、激昂的民族主义激情勾兑在一起,酿成一杯甘苦难辨的酒。”恶劣的外部环境,对于早期的考古从业者来说,可谓是阻碍重重。

文章图片9

傅斯年/图源网络

比如,在发掘殷墟时,傅斯年在河南安阳与当地相关部门不断斡旋,虽然对方口头上答应了,但行动上却是抗拒的状态。回忆这段经历时,傅斯年说自己的鼻子都要被碰歪了。除此之外,更大的阻力来源于战争。抗战期间,国难当头,许多考古学人对学术研究本身产生了怀疑。他们群情激愤,可作为一介书生,却又不清楚报国之道何在。

但这群学人,没有人置身事外。他们之中,有人联名写信,也有人作为参议员,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尽一份力。比如,傅斯年从学术角度,论证了东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土地,与日本毫无关联,以此来印证日本非正义的侵略行为。

尽管这群人也产生过很强的幻灭感,但他们屡败屡战,依旧在探寻着新的可能。

张泉说:“或许本质上他们改变不了太多东西,甚至自己会被拖进一个又一个的泥潭里面,但他们至少做出了一个书生该做的事情。”

张泉觉得,这同样给了当代人启示——在一个剧烈变革的时代,每个人的选择会变得越发重要。

经受了无数挫折的这代考古学人,始终没有放弃为民众普及知识与文化的努力。譬如,在挖掘出第一个“北京人”头骨后,相关机构很快就策划了展览。虽然能接触到的人仅限于北京本地,影响力并不大,但这代学人还是坚持为人们呈现考古发掘,希望把那些尘封的历史重现于人间。

文章图片10

《我在故宫六百年》剧照。

到今天,考古学在中国已有百年,在斑驳的历史褶皱中,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值得铭记的名字。他们是学人,是知识分子,也是生活中的普通人。这群人不再轻信外部的权威,而是走入荒野,去探求物件上留下来的文明线索。在发掘的进程里,他们也在抵抗着战争、偏见与不解,最后给人们呈奉出了历史与文化的更多真相。

张泉在书里写道:“哪有什么黄金时代,从来都是勇毅者于深谷中劈出一线光明。”而《荒野上的大师》并不只是悼念黄金时代的消逝,张泉同样希望,借助勇毅者的故事提醒人们,走入田野,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有朝一日,我们或许就能从偏狭之处进入更为广阔的天地之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