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0高考语文复习“临门一脚”
2022-06-23 | 阅:  转:  |  分享 
  
参考答案:20.①“半岭”三句,实写眼前安乐岩月夜之景,营造了恬静闲适的意境。②“谁幻出”三句、“深樾”五句,联想虚写万里之外的恒阳家山
的风物之美、林泉之乐,表达了对故园的思念。③“老生涯”实写词人当时的处境,“谢公丝竹”虚写(用典),联想谢安曾退居山林终日以音乐娱
情遣兴,前后通过对比表达了词人的遗憾和向往之情。④“好在”五句,想象虚写白鸟归乔木,反衬自己未归家山,表明将来退隐才能享受美景闲情
,满足平生愿望,可见词人在仕隐问题上思想矛盾。(评分标准:共6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相近即可。若学生所答的第①点和第
②点的内容有重合,则酌情给分。)建构与规范——以古诗词鉴赏为例张永飞一、高考试卷是怎样形成的?二、如何构建知识体系?三
、如何规范答题??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临门一脚”一、高考试卷是怎样形成的?1.命题组成员构成:一般由四位大学教师
、两位中学教师、一位教研员组成。2.出卷时间:半个月(6月中旬入关),材料事先准备好带进去。关注时事热点。试题命制好后由1
0位不同层次的学生试做。3.命题依据:《考试说明》、近五年浙江高考语文试卷、近三年全国卷等,凡是网络上已经
有的材料一般都不采用,题目更是原创。大学老师来出,会比较喜欢新理念、新观点。每年出卷的老师70%是不换的,也就是2020年的出题者
大多数是前三年出过的。4.试卷结构:(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二)现代文阅读(30分)1.小阅读(非
连续性文本)(10分)2.大阅读(散文或小说)(20分)2019年选取了萧红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中的第七章(三)古代诗
文阅读(40分)1.文言文阅读(20分)2.古诗词鉴赏(8分)3.文化论著(6分)材料分为两段,一段源自课
内,一段源自课外。4.古诗文默写(6分)(四)作文(60分)2019年新材料作文:……假如你是创造生活
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我的体会:高考题目是变
化的,命题规律是不变的。1.语病题大概率的类型:成分残缺(4)、表意不明(3)、语序不当(2)、句式杂糅(2)、偷换主语(
2)、语意重复(1)、搭配不当(1)2.大阅读大概率的题目:赏析划线句、概括人物形象、分析叙述特征、鉴赏文章结构、探究多种
意蕴(主题)、探究开头或结尾的妙处3.语言表达题大概率的类型:倡议书、图文转换、古诗扩写、名著推介、发微信朋友圈、连
贯逻辑、流程图、宣传标语等。4.语料选择:新冠疫情、劳动教育、地摊经济、脱贫攻坚等。二、如何构建知识体系?1.古诗词
鉴赏的表达技巧有哪些?怎样判断和阐述?(1)修辞手法(2)表达方式(3)表现手法(4)行文结构(1)描写方
式:白描与细描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渲染与烘托观察角度、色彩渲染……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2)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
物言志、用典、对比、衬托……)(3)表现手法:描写方式(动静、虚实、正侧……)抒情方式(景与情、用典、衬托……)
赋比兴联想想象借古讽今对比……(4)行文结构: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伏笔呼应
先抑后扬……(2015年)22.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5分)(2016年)2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
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4分)(2017年)20.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做赏析(6分)(2018年)20.这首诗与
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6分)(2019年)20.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
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2.近五年浙江高考题三、如何规范答题?江南春暮寄家
(唐)李绅洛阳城见梅迎雪,鱼口桥逢雪送梅。剑水寺前芳草合,镜湖亭
上野花开。江鸿断续翻云去,海燕差池拂水回。料得心知寒食近,潜听喜鹊望归来。19.这首诗是作者从洛阳返回故乡无锡途中寄出的家书
。前四句描写▲,后四句想象▲。两个角度相互渲染,描绘出诗人与家人相互思念的动人情景。(2分)
20.前人评价“逐程纪景”是这首诗突出的艺术特色,请结合诗歌的前两联赏析这一特色。(6分)古诗词鉴赏阅卷反馈:1.东拉
西扯,没有读懂诗歌的内容;2.答题思路不清,没有分条陈述;3.学生知识储备欠缺,没理解诗中的鸟类意象包含的深层内涵,“
候鸟归巢”“鸿去燕回”等等。参考答案:19.诗人归程所见(回乡的急切、喜悦心情)家人盼归(2分,意思对即可)20.
①依次叙述了归家途经的地点,从“洛阳城”,经“鱼口桥”“剑水寺”到“镜湖亭”;②通过描写能代表自然界物候特征的雪、梅、草、花四种事
物,形象地写出归程路线由北渐南、归程季节由冬而春的变化;③抒发了诗人归程中的欣喜(或急切)之情。(每点2分,共6分)1.答题
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点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这种手法。(赏诗句)(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什么感情
。(析情感)举例1:(2018年)所谓“点”,指的是点明情感内涵,所谓“染”指的是用景物来渲染烘托所点明的情感。《送王昌龄》①
第一句“送君多暮情”点出了伤别之情(点手法);②接下来详细地描写了景物,“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
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赏诗句);③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
。(析情感)举例2:(2019年)①通过环境描写(点手法),如“高树蝉声”“冷静似闲居”和“重装墨画”“香熏一架书”,分别写出
了将军住处的清幽安静和书斋的素净雅致,表现了将军的文人趣味。(赏诗句)②运用衬托(点手法),用“侍儿知礼数”衬托将军的文化修养。
(赏诗句)③通过“吟哦”“任狂疏”“爱读英雄传”等动作、神态描写(点手法),写出了李将军的豪放和志趣。(析情感)举例3:蝶恋
花【北宋】晏几道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
鱼,终了①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注】①终了:纵了,即使写成。19.全词抒写_____(之情)。用词典雅精
致,如下阕为避免直白重复,分别以____、___指代书信。(2分)20.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称晏几道是“古之伤心人”
,请从上阕赏析词人是如何抒写伤心语的。(6分)参考答案:19.(1)相思(离别之苦)(2)尺素浮雁沉鱼
20.①借事抒情(虚写、想象),梦中进入烟雨迷离的江南,寻找离人而不得,渲染相思离别之苦。②直抒胸臆,用“消魂”与“惆怅”
直接点明内心凄苦。③“江南”和“消魂”反复出现,前后重叠,加强抒情力度。(点手法、赏诗句、析情感)举例4:满江红?安乐岩夜
酌,有怀恒阳家山①[金]蔡松年半岭云根,溪光浅、冰轮新浴。谁幻出、故山邱壑,慰予心目?深樾不妨清吹度,野情自与游鱼熟。爱
夜泉、徽②外两三声,琅然曲。人间世,争蛮触③。万事付,金荷醁④。老生涯、犹欠谢公⑤丝竹。好在斜川三尺玉,暮凉白鸟归乔木。向水
边、明秀倚高峰,平生足。【注】①安乐岩,指诗人仕宦汴京时于庭院中所建筑的假山;恒阳,指诗人故乡河北真定府。②徽:指琴弦。③蛮触:典
出《庄子》,蜗牛左右角上有触、蛮两个小国,时常“争地而战,伏尸数万”。指“蝇头微利,蜗角虚名”。④金荷:酒杯名。醁:美酒。⑤谢公:
东晋谢安。20.全词是如何通过“虚实结合”表达情感思想的?请结合诗句简析。(6分)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
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已逝之景之境,设想的未来之境。
举例:《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
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也是虚象。举例4:满江红?
安乐岩夜酌,有怀恒阳家山①[金]蔡松年半岭云根,溪光浅、冰轮新浴。谁幻出、故山邱壑,慰予心目?深樾不妨清吹度,野情自与游
鱼熟。爱夜泉、徽②外两三声,琅然曲。人间世,争蛮触③。万事付,金荷醁④。老生涯、犹欠谢公⑤丝竹。好在斜川三尺玉,暮凉白鸟归乔木。向水边、明秀倚高峰,平生足。【注】①安乐岩,指诗人仕宦汴京时于庭院中所建筑的假山;恒阳,指诗人故乡河北真定府。②徽:指琴弦。③蛮触:典出《庄子》,蜗牛左右角上有触、蛮两个小国,时常“争地而战,伏尸数万”。指“蝇头微利,蜗角虚名”。④金荷:酒杯名。醁:美酒。⑤谢公:东晋谢安。20.全词是如何通过“虚实结合”表达情感思想的?请结合诗句简析。(6分)
献花(0)
+1
(本文系在羡智库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