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大气环境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为什么会“高处不胜寒”呢?“高处不胜寒”这句话合理吗?太阳辐射能量最 集中的部分是可见光区;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1、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为什么仍是 明亮的?2、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呈蓝色3、为什么早晚的太阳是红色的,正午却是白色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蓝紫光被 散射到天空中早晚阳光斜射,穿过路程长,各色光皆被散射,只剩下红光,不易被散射;到了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穿过的大气层路程短,空气 对色光的散射作用不明显,因此我们看到的是七种颜色混合在一起的白光。大气上界大气太阳辐射100大气和地面的反射、散射3 4大气吸收19地面吸收47地面辐射12023潜热输送10湍流输送114大气吸收射向宇宙空间6 射向宇宙空间60射向地面106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之间的关系对流层为什么会“高处不胜寒”呢?地面辐射是对流层 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高处”离地面较远,接收到的地面辐射较少“高处不胜寒”这句话合理吗?闯关东片段1.影片中所说的“霜头 来了”,一般出现在什么季节?2.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3.影片中,农民为什么要在庄 稼地里点燃烟雾?人造烟幕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水汽和尘埃,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从而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减少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 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使地里的蔬菜免遭冻害。霜冻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辐射弱 ,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三)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纬度低—太阳高度大—经过 的大气路程短—大气削弱少,且光能集中纬度高—太阳高度小—经过的大气路程长—大气削弱多;且光照分散大气上界地球阅读课 文,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地面辐射强度?【典例剖析】如图表示不同地物辐射温度在一天内的变化状况。读图,回答(1)~(2)题:(1) 曲线①~④代表的地物分别可能是()A.沙地、湖泊、林地、草地B.沙地、草地、林地、湖泊C.草地、沙地、湖泊、林地D.草 地、林地、沙地、湖泊(2)该图显示()A.日出前各地物间的温差最大B.日落后地物①的降温速度最快C.地物③的辐射温度白 天夜晚都最低D.地物④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早于其他地物B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