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为功利遮望眼,自做德行第一流

 胡高清 2022-06-23 发布于辽宁

作文材料

11月16日晚在深圳罗湖区,发生了一件事:27岁男子李某在一家面馆检到了一个钱包,里面有2200元现金、身份证和几张银行卡,他本打算去交给民警,可在南湖派出所附近徘徊良久之后,他产生了借“天上掉下来的钱包”让自己“出名”的想法,连夜做了一面表扬自己的锦旗。次日,李某带着锦旗“挨家挨户”找媒体求曝光。一番折腾后,李某按照钱包内身份证上的地址,“终于”找到了整夜焦虑不安的失主,并收了失主200元的红包及一个苹果。

“胡高清作文教室”作文展台

不为功利遮望眼,

自做德行第一流

大连高新一中初升高  唐一娇

当派出所门前几经徘徊的脚步终于败给内心的“贪欲”,当红底金字的锦旗上闪烁的不再是道德的光辉,当一次拾金不昧的正能量传递被生生扭曲成一场啼笑皆非的闹剧,我想呼唤:不为功利遮望眼,自做德行第一流!

明知失主会心急如焚,可他奔走的脚步却是为了自己臆想中的荣耀与光鲜;明知行善动机理应纯粹,可他伸出的手掌却在失主放上了200元的红包后心安理得地攥紧。不可否认,在这“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沦为“精神乞丐”,开始在这近似病态的心理下选择不择手段地获得大众关注。

或许是媒体对善举的过度曝光与公众对善行的争相追捧,刺激着一颗颗躁动不安的心戴着“伪善”的面具攫取功与利。但我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很多人主动选择丢弃自己心中的“道德律”,忘却了“上善若水”的道理。与私藏钱财的行径相比,这种贪婪往往更加可怕,因为同样是昧着良心,前者选择默不作声,而后者却用扭曲的价值观强行向公众索取感激与敬佩。

“美,是无功利性的。”诚哉斯言,善亦是无功利性的。不禁想起“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古天乐,即便已经是影帝,他也没有被功利遮住善念之眼,没有忘记08年四川大地震时他的诺言:为痛苦的人提供帮助,让孩子们上学——目前他已捐建100余所希望小学,十几所卫生所,数百口爱心水窖。当有人问他以自己的名字给学校命名是否为了宣传自己时,他这样说:“不是的,我只是希望如果学校出了问题,他们能够马上找到我。”这种纯粹、温情的善举,才会给人间带来真正的四月天。

我始终坚信特雷莎修女的一句格言:“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特雷莎修女一生也是这么做的。她在印度办收容所,帮助难民,救死扶伤。而她的善良又是毫无利己之心的。在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后,她竟把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奖牌换成钱捐给穷苦人们。正因为有像特雷莎修女、南丁格尔、吴菊萍等这样一些德行第一流之人,我们的社会才不会被功利的乌云笼罩,我们的心才不会在“伪善”之流中迷航。

泰戈尔有句深刻隽永的格言:“鸟翼如果坠上了黄金,鸟就不能飞翔了。”同理,如果道德被功利绑架,社会将会失去有光亮。因此,我呼唤无功利的善意回归。只要我们敢于一针见血,刺破那正以惊人的速度膨胀的虚荣心;只要我们勇于斩断贪妄,让伪善包藏的脓血溃流于地;只要我们善于回归本心,种下纯然行善的道德之树,我们希冀的美好,便会光辉夺目。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守心如金,光鲜自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拨开功利的浮云,还道德一片净土。在那里,淡泊名利的善意之花灼灼盛开;在那里,简单纯粹的人性之美自在生长;在那里,我们才能感受到行善的真谛:不为功利遮望眼,自做德行第一流。

“胡高清作文教室”作文展台

欢迎大家关注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